薩仁其其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巴彥查干蘇木動物衛生監督站
一例牛前胃弛緩病的防治
薩仁其其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巴彥查干蘇木動物衛生監督站

牛前胃弛緩是牛前胃神經受到刺激,神經興奮性降低,收縮力減弱,采食進胃內的牧草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動,積蓄于前胃,腐敗分解,產生有毒物質,引起消化機能發生障礙,出現全身功能紊亂的疾病。
巴彥查干蘇木鄉某養殖戶,三只母牛,出現采食量逐日減少,反芻次數減少,咀嚼無力,異嗜、舔食沾污糞尿的牧草,喜食泥土,不愿移動,臥地不起。用多種藥物內服和注射未見病情好轉,拒絕采食,不喜活動,故求診。
患畜牛體況瘦弱、被毛蓬亂,皮膚干燥、失去彈性。食欲減退,反芻緩慢,次數減少,瘤胃蠕動無力,腸蠕動音減弱。排糞遲滯,便溺,鼻鏡干燥,口腔檢查可見潮紅、唾液粘稠、氣味難聞、舌面粗糙度增加,體溫正常。由于病程較長,出現消瘦現象,觸診瘤胃有痛感,胃內充滿半粥樣內容物。牛舍內見所排糞便黏稠,有溺狀,味酸臭。
經詢問畜主,結合臨床診斷,可能是由于進入冬季后,飼料單一,礦物質與維生素缺乏,加上飼養不當,應激反應等所導致發生前胃弛緩。
1.加強胃腸蠕動。10%濃鹽水500 ml、10%葡萄糖2 000 ml、10%葡萄糖酸鈣250%、10%安鈉咖20 ml、磷酸二氫鈉30 g,分節靜脈注射,一天一次,連續3 d。
2.促進反芻。用10%高滲氯化鈉溶液500 ml,青霉素3200萬IU+0.9%生理鹽水500 ml+VB1針劑10~30 ml,一次靜脈注射。
3.中醫治療。白術75 g、茯苓75 g、甘草25 g、陳皮40 g、當歸50 g、大棗200 g、黨參100 g、黃芪50 g,水煎去渣內服,一劑一天,連用2~3劑。中西醫結合治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改善飼養管理。合理調配飼料,不喂霉敗、冰凍等質量差的飼料,防止突然變化飼料。加強運動,不要久臥。對病牛先禁飼1~2 d,但不限制飲水,以后則少量多次飼喂易消化的優質飼草。
加強飼養管理,按時定時定量喂料,根據科學合理配料,注意不要隨意變更飼料喂法。認真抓好飼料儲存工作,避免意外情況發生,造成飼料短缺。注意適當運動,避免不利因素的刺激感染,引起應激反應,注意牛舍清潔和通風保暖。做好預防性保健工作,一方面按照程序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另一方面在平時適當添加電解多維等抗應激反應并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有效促進牛群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