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Reverdia BiosucciniumTM生物基琥珀酸將進入中國市場

記者:關于BiosucciniumTM品牌生物基琥珀酸產品,它采用低pH值酵母技術,產品特點或優勢體現在哪里?
Reverdia由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Royal DSM)和法國羅蓋特公司(Roquette Frères)合資建成,Reverdia致力于成為可持續琥珀酸市場上的全球領導者,著重于通過與直接及間接客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立足于客戶需求及Reverdia的實力進行市場開發。
Reverdia借助帝斯曼和羅蓋特的技術與經驗,生產并銷售BiosucciniumTM品牌的生物基琥珀酸。BiosucciniumTM采用了獨特而專有的低pH值酵母技術,在確保客戶生產出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的同時,也有效地改善了對環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中國市場對于生物基琥珀酸來說潛力巨大。Reverdia未來在全球特別是中國市場將如何發展?本刊記者最近訪問了Marcel Lubben總裁。
Marcel Lubben總裁:BiosucciniumTM是100%生物基琥珀酸,能實現生產更加可持續的材料和產品。它是琥珀酸、己二酸和苯二甲酸等化石基化學品的植物基替代物,可改善產品的環境足跡。BiosucciniumTM的主要應用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用于生產聚亞安酯、涂料和復合樹脂的聚酯多元醇,以及(不含鄰苯二甲酸鹽)增塑劑。終端產品包括鞋類、包裝、油漆等。各種研究已經證明了BiosucciniumTM的技術可行性;與其它常見的化石基基準相比,它能夠在各種各樣應用中提供相同甚至更好的性能。
記者:BiosucciniumTM品牌生物基琥珀酸產品目前在意大利卡薩諾·斯皮諾拉(Cassano Spinola)工廠生產,年產能為1萬t,多少是在中國市場銷售?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如何?未來的前景如何?未來會不會考慮在中國建立生產廠?
Marcel Lubben總裁:中國市場對于基于生物基的琥珀酸來說潛力巨大。中國企業已經建立起新的大規模生產能力,能夠滿足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生物降解聚合物新興市場的需求。PBS擁有很好的物理屬性,如較高的延展性、柔韌性,優異的溫度耐受性能,并且易于加工。要想發掘中國市場的潛能,至關重要的是在中國大力進行新業務開發(NBD)工作,包括開展本地運營。這樣對Reverdia來說才能夠站穩腳跟,了解中國客戶的需求,然后通過應用開發來滿足他們的需求。正如Reverdia大中華區
NBD經理Tristen Li所說:“在中國,政府和企業都越來越關注生物基或生物降解產品,因為他們日益注重環保。雖然在中國市場的實際商業細節目前還無法披露,但我們很高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正處于各種批復階段,中方合作伙伴活躍于眾多領域,包括用于生產聚亞安酯、涂料和復合樹脂的聚酯多元醇以及(不含鄰苯二甲酸鹽的)增塑劑等。他們在生產和新商業機會的開發方面都擁有非常強大的實力,其中大部分不僅作為供應商與我們開展合作,而且還與我們聯合開發各類市場,擅長為其下游產品創造市場拉動力,尤其是在中國企業市場運營比較有限的歐洲和美國。”2012年12月,Reverdia啟動意大利卡薩諾·斯皮諾拉的BiosucciniumTM經營,生產能力約為1萬t/a;這是全球第一個專門利用可再生資源生產琥珀酸的大型工廠。該工廠投產之后,Reverdia下一步將繼續擴大其生產和業務開發,在琥珀酸領域確立真正的全球領先地位。目前,我們正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評估,其中商品成本、原料可用性和市場潛力是理所當然的主要評估參數,但同樣重要的是工廠產生的環境足跡,這一因素能夠讓我們從同類企業中脫穎而出。亞洲是我們的評估區域之一。記者:目前是否只生產BiosucciniumTM品牌的生物基琥珀酸這一種產品,還是有系列產品?
MarcelLubben總裁:Reverdia 100%專注于BiosucciniumTM生產和商業化,并積極支持在PBS、聚氨酯、增塑劑和樹脂等領域,進行BiosucciniumTM的應用開發。記者:Reverdia下一步將繼續擴大BiosucciniumTM品牌的生物基琥珀酸生產和業務開發,是擴大意大利廠的產能還是在其他地方建廠?Marcel Lubben總裁:毋庸置疑,擴大我們在意大利卡薩諾·斯皮諾拉的工廠產量是其中的一個發展方向。但是Reverdia肯定不會局限于只對現有設備進行擴容。我們想要成為在全球主要市場都能具有競爭力的全球化公司,當然也包括亞洲、中國市場。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們將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評估,這將意味著繼續擴大我們的生產和業務開發,確立在琥珀酸領域真正的全球領先地位。記者:未來公司的總體發展戰略是什么?特別是對于中國市場的發展有哪些想法或意向?Marcel Lubben總裁:正因為認識到琥珀酸在全球市場上的潛力,所以我們希望在全球主要市場都有我們的生產基地,這樣可以更加貼近我們的客戶,滿足客戶的需求,互惠互利,實現共贏。
(本刊記者Grace 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