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振江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作為區縣一級的黨委,要嚴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總體部署,加強學習教育,發揮領導示范帶頭作用,聚焦解決“四風”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切身利益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與海淀區當前改革發展工作實際緊密結合,統籌兼顧推動各項工作,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加強學習教育 夯實思想基礎
思想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要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黨的十八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為重點,把學習教育貫穿始終,進一步解決好黨員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同時,緊密結合海淀實際,著力強化四個意識。強化宗旨意識。堅定群眾立場,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牢記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根本標準,緊緊依靠廣大群眾,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強化政治意識。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是首都工作之首要,也是海淀工作之首要。要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在任何情況下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把中央和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強化責任意識。對海淀來說,不但肩負著做好“四個服務”的職責使命,還肩負著創新引領的特殊使命。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五個著力”的要求,指示我們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更好示范引領作用。我們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這個責任使命。強化首善意識。海淀作為首都的重要功能區,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把“建首善、創一流”作為各項工作的基本標準,做到想問題、做決策、抓工作自覺把握首都城市性質功能和歷史方位,自覺把海淀的發展置于首都工作全局中考量和謀劃,為首都新一輪改革發展探索新路、做出表率。
領導帶頭示范 抓好責任落實
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領導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至關重要。領導干部帶頭學、帶頭做,親力親為,以身作則,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教育實踐活動才會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才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一定要從上頭抓起,各級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都要把自己擺進去,帶頭轉作風。中央政治局帶頭貫徹落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帶頭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嚴格要求自己,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一致擁護,為全黨同志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在全市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市委常委班子帶頭下基層調研,帶頭密切聯系群眾,帶頭改進文風會風,為我們基層黨員干部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實踐證明,只要領導干部帶頭,堅持上級帶下級、主要領導帶班子成員、領導干部帶一般干部,不正之風就轉得快、改得徹底。領導干部帶頭,率先垂范,應當貫穿于整個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并實現常態化。要從區委常委會班子成員做起,區級領導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把自己擺進去,高標準、嚴要求地投身教育實踐活動。
弘揚實干精神 破解突出問題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踐行群眾路線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解決 “四風”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切身利益問題,最生動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真抓實干,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以實績折射黨風,以政風引領民風,以實干贏得民心。全力整肅“四風”問題。“四風”問題是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是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要認真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25個方面的“四風”突出問題,深入分析查擺,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抓鐵有痕的力度抓作風整治。對于發現的問題,不回避、不遮掩,不捂著、藏著、掖著、護著,勇于接受批評,能夠及早解決的盡快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積極創造條件抓緊解決,不等待觀望、不敷衍塞責,通過解決問題切實改進作風。同時,要著眼于標本兼治,加快建章立制,實現以好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形成作風建設的剛性約束機制。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切身利益問題。在破解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過程中,強化黨員領導干部為民務實的執政理念和真抓實干的從政操守,讓人民群眾看到作風轉變的成效,增強跟黨走的信心。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深化基層黨建“創新聚力”工程,引導基層黨組織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建好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夯實基層基礎。
抓好“五個結合” 確保取得實效
要以問題為導向,把開展好活動同做好全區重點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黨員干部在活動中激發出的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動力,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要與全面深化改革緊密結合。通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增強黨員干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覺,從群眾的呼聲、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和面臨的主要矛盾出發,尋找改革的主攻方向。要與中關村核心區建設緊密結合。通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使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建設中關村核心區的主體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率先落實好中關村“1+6”、新四條、科技金融、人才特區等先行先試政策,評估、梳理、完善海淀產業促進政策體系,通過深化區域融合發展,打破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瓶頸,釋放科技創新內生動力,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與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緊密結合。堅持“創建為民”宗旨,直面城市轉型期出現的人口、交通、環境等突出矛盾,廣泛發動人民群眾開展創建活動,推動新型城鎮化,抓好生態文明重點工程,促進業態升級和人口調控疏解,打好治理“城市病”的攻堅戰,為首都破解人口資源環境難題探索新路。要與政府職能轉變緊密結合。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承接好市級部門審批事項權限下放的基礎上,精簡事項和再造流程,推進行政審批事項和便民服務事項下沉,抓好區綜合政務服務中心、街鎮、社區服務中心的三級平臺建設,以政府職能轉變的新成效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要與反腐倡廉建設緊密結合。堅持和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推進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依法公開權力運行的流程,構建科技防控管理系統,形成科學有效的制約和協調機制。
(作者:中共海淀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蔡慶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