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鋼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省以下各級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基層組織作為第二批單位于2014年啟動。豐臺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市委各項工作部署,先后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結合區域實際印發了《貫徹落實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的實施意見》、《關于嚴明若干紀律規定、加強作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制定實施了《豐臺區機關黨員領導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豐臺區街道(鄉鎮)、社區(村)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等十大類十二項制度,為正式啟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前預熱、做好準備。結合豐臺區各項工作中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的情況及自身理論學習,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體會。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
群眾觀點是我們黨的基本觀點,群眾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基本路線,正是有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點,我們黨才贏得了億萬群眾的支持與信任,獲得了力量之源、執政之基,正是有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才有了黨和群眾的心心相印、風雨同舟。近年來,豐臺區重點功能區建設穩步推進、城鄉環境不斷改善、民生保障日益有力,區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回顧區域發展歷程,正是由于將群眾工作貫穿始終,做到讓群眾工作統領各項工作,才取得了現有的工作成績。
當前,豐臺區已經進入到了科學發展、強勢崛起的新的歷史階段,與過去相比,今天豐臺區擁有的經濟實力和財力大大提高了,掌握的各方面資源大大增加了,可以運用的方法手段大大豐富了,這些理應使我們在了解群眾所思、解決群眾所憂、滿足群眾所盼上,有更大決心、更多智慧、更多方法。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與實際要求及人民期待還存在著不小差距。比如,交通工具發達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卻遠了;通信工具先進了,干部與群眾的溝通卻難了;干部的學歷高了,做群眾工作的水平卻低了,種種現實狀況說明我們正面臨著脫離群眾的危險。只有堅持以群眾工作為統領,認真查找在群眾觀念、群眾立場、群眾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實解決好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等思想認識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才能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堅強的保障。
加強群眾工作是加快區域科學發展的動力
豐臺區堅持以群眾工作為統領,近年來先后制定實施了十方面、十二項群眾工作制度,圍繞提高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的能力,全面加強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有力保障了繁榮、文明、幸福新豐臺建設進程。
推進聯系群眾經常化。按照《區領導基層聯系點制度》的要求,區領導帶頭將農村經濟薄弱村、城市老舊小區作為基層聯系點,通過面對面溝通、心貼心服務、實打實辦事,做到情況在一線了解、問題在一線解決、責任在一線落實、作風在一線轉變、價值在一線體現。
推進了解民意全面化。按照《關于群眾反映問題的響應落實和反饋制度》,豐臺區對群眾通過各類渠道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特別是在網絡輿情方面,建立了覆蓋發現、響應、落實、反饋、監督考核等各環節工作制度,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快速響應、迅速解決、及時反饋,不僅使網絡成為政府發現問題隱患的“千里眼”、傾聽群眾呼聲的“順風耳”,也使廣大網民更加關注和理解政府的工作。
推進服務群眾實效化。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堅持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營造了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集中開展環境建設年、環境鞏固年等綜合行動,為居民營造了良好的居住生活環境。在2012年北京市城市環境建設考評中,豐臺區由2011年倒數第一躍升為城六區第二名。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和積極分子的作用,實施“小區事務協管會”及“社區事務自管會”等做法,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使群眾真正成為社區的主人,共同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針對農村地區流動人口較多、社會治安較差問題,探索發揮“村規民約”的作用,將調控人口目標、遏制違法建設、打擊非法經營等工作融入到“村規民約”中,組織村民更好地自我管理,不斷提升農村地區社會服務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深入開展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當前全黨上下首要的政治任務。只有明確目標、找準路徑,才能真正使活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取得實績。
一是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真正觸及靈魂。“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就是要求黨員干部切實從思想上、從作風上、從行動上,對自己進行一次全面的、由內到外的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真正實現從心靈上的“自我革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群眾路線內固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使命,正確把握自己的定位;才能真正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惠及誰”的問題。
二是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領導率先垂范。各級領導干部,既是活動的組織者、推進者、監督者,更是活動的參與者,能不能堅持帶頭、當好表率,自我批評、積極整改,直接影響到“四風”問題的解決效果,直接關系到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門會議,對照檢查八項規定落實情況,討論研究加強作風建設的措施和制度,這些都為全黨上下樹立了標桿,作出了表率。區域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必須牢牢把握“一把手”這個關鍵,對部門和單位“一把手”提出嚴格要求,充分發揮“一把手”身體力行的帶動示范作用,確保取得實踐活動的實際效果。
三是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突出取得實效。群眾路線活動需要的絕不是虛無縹緲、海市蜃樓,而是要實實在在、腳踏實地,真正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讓人民群眾看到成果,見到實效。特別是在區域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通過為民辦實事工程、折子工程等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豐臺區將堅決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精心部署、全力推進,深入做好活動的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確保實踐活動取得成效。
(作者:中共豐臺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