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力,李曉榮,石翎雁
(1.民勤縣人民醫院,甘肅 民勤 733399;2.民勤縣婦幼保健院,甘肅 民勤 733399)
乳牙是兒童時期主要的咀嚼器官,乳牙健康至關重要。許多因素導致乳牙廣泛齲壞和齲失,影響兒童咀嚼功能和生長發育。兒童咀嚼功能障礙,上下頜骨得不到正常生理刺激,造成各種錯畸形,直接影響美觀。為有效降低乳牙患齲率,改善乳牙健康狀況,我院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于2013年對民勤縣城區、城郊3所幼兒園346名5歲兒童進行了口腔健康檢查,并對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現介紹如下。
以民勤縣城區、城郊3所幼兒園大班5歲兒童346人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185人,女生161人,兒童及其家長生活地區和生活習慣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1 調查內容 根據《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家長口腔保健意識、口腔健康行為、兒童飲食習慣、口腔健康行為等方面,由家長填寫問卷。
1.2.2 檢查儀器 統一使用符合國家衛生監測標準的一次性口腔治療盤(包括一次性口鏡、5號探針、鑷子),在自然光源下,采用視診、探針方法檢查診斷。齲病的診斷標準為:牙窩溝點隙或光滑面有明顯的齲洞或明顯的釉質破壞,可明確探及的軟化洞底、洞壁的病損。
1.2.3 質量控制 由兩名專業口腔醫師做檢查,檢查前經過統一培訓,并通過標準一致性檢驗。由口腔醫師、口腔科護士、兒科醫師對問卷進行指導填寫,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當場收集問卷,分類歸納統計問卷。
1.2.4 統計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6名5歲兒童中,患齲245人,患齲率70.81%?;箭x牙數1 428顆。
大部分家長思想觀念陳舊、口腔保健意識差,從不帶孩子檢查治療。從不檢查治療的兒童乳牙患齲率明顯高于定期檢查治療的兒童(P<0.01),見表1。
表1 家長口腔保健意識對兒童乳牙健康的影響
家長的口腔健康行為直接影響其子女的口腔健康,兒童常常模仿父母的行為,父母每天堅持刷牙,其子女的乳牙患齲率低于父母偶爾刷牙或不刷牙的兒童(P<0.01),見表2。
表2 家長口腔健康行為對兒童乳牙健康的影響
兒童喜食甜食、睡前喝牛奶的飲食習慣嚴重影響其乳牙健康,乳牙患齲率高達80%以上,見表3。
表3 兒童飲食習慣對其乳牙健康的影響
兒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能明顯降低其乳牙患齲率,不刷牙與每天刷一次、不刷牙與早晚刷牙,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4。
表4 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對其乳牙健康的影響
2011年《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為66.0%,治愈率為2.6%[1]。
通過調查可知,民勤縣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達70.8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父母口腔保健意識、口腔健康行為,兒童的飲食習慣、口腔健康行為是影響兒童乳牙健康的重要因素。家長的口腔保健態度、行為影響兒童的口腔健康,接受較多口腔健康知識的家長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口腔健康行為,有效保護乳牙健康,降低乳牙患齲率[2]。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和父母共同生活,對父母的各種行為有很強的模仿性,父母重視口腔健康,飯后漱口,早晚有效刷牙,使用保健牙刷,定期看牙醫,對兒童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兒童也會重視牙齒健康。父母對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的指導和監督作用對保護兒童乳牙健康的作用不可忽視。因此,針對我縣5歲兒童患齲率高的情況,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長宣傳有關兒童口腔保健方面的知識,改變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的態度,通過家長、幼兒園、醫生的相互配合,幫助兒童改善口腔健康行為,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
從齲病的病因學可知,糖是發生齲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調查可知:喜食甜食的兒童乳牙患齲率為83.18%。齲病的發病率和糖的攝入量成正比,而多數兒童喜歡吃甜食(如餅干、糕點、糖果等),這些食品黏度高,容易在牙表面附著,為齲病的發生提供了條件。兒童時期要限制糖的攝入量,尤其是睡前不能吃甜食。因為兒童睡眠時間長,睡眠時口腔處于靜止狀態,唾液分泌減少,流動性差,牙齒自潔作用差,高黏度的含糖食品在牙表面附著時間長,容易被致齲菌利用發酵產酸,破壞牙齒[3]。所以,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能有效降低乳牙患齲率。
細菌和菌斑是牙齒發生齲壞的最主要因素,這些致齲菌對牙釉質有特殊親和力,產酸力強而快,大量酸的貯留造成牙齒結構脫礦、塌陷、破壞。餐后滯留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在口腔溫濕度適宜的環境中易滋生細菌。有研究表明,6小時以上不進行口腔清潔,牙面就可以形成牙菌斑。停留在牙齒不易清潔部位的食物殘渣,不易被流動的唾液和漱口水沖洗掉,很容易形成牙菌斑,附著于牙表面。牙菌斑必須借助機械清洗才可清除,因此徹底到位的有效刷牙就顯得非常必要。建議兒童在1歲左右由家長用手纏紗布擦洗停留在牙表面的食物殘渣軟垢,2~2.5歲左右就應該培養兒童刷牙的習慣,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時間要在3分鐘左右才能完全徹底清除牙表面的牙菌斑,防止齲病發生,保護乳牙健康。
預防兒童乳牙患齲,僅憑口腔醫務人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借助社會、團體的力量,做好口腔衛生知識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加強中小城市和農村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和家庭口腔健康行為的教育,從社會因素、家庭因素、飲食行為、刷牙行為、就醫行為等幾方面入手,廣泛而有效地預防兒童齲齒的發生,保護乳牙健康。
[1]周春泉,梅銀娥,張麗萍,等.武漢市東西湖區5 歲兒童口腔健康行為調查[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2,28(9):549-550.
[2]石四箴.兒童口腔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3]張震康,俞光巖. 實用口腔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