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海拉爾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
烏東聯含油污泥的處理
張曉大慶油田海拉爾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
根據烏東聯污水系統排泥呈懸浮狀態,密度比水小,難以自然沉降的特點,通過含油污泥處理工藝調研,開展了采用螺旋壓濾技術的疊螺壓濾脫水機含油污泥處理工藝的現場試驗。螺旋壓濾脫水試驗共運行40余天,處理含油污泥約231m3,脫出污泥114袋,含油污泥脫水率85%~90%,污泥去除率99%;脫出污水中懸浮物含量36~116mg/L,水色較清亮透明,脫出泥可成型易裝袋。
烏東聯;含油污泥處理;疊螺壓濾脫水
烏東聯所處烏爾遜油田為低滲透、特低滲透油田,注水水質要求達到“8.3.2”水質,而油田位于草原深處,含油污水必須全部回注,因此,含油污水處理工藝采用懸浮污泥過濾技術,出水水質達到“8.3.2”標準。污水系統含油污泥定期排泥至回收水池,在回收水池中逐步沉淀,定期清淤外運。含油污泥在回收水池中聚集,在回收污水時,將含油污泥重新帶入污水沉降罐,導致來水水質變差,加大了污水處理難度,增加了管理難度及運行成本。因此,急需尋找適合污水系統含油污泥處理技術。
烏東聯污水系統含油污泥普遍具有含水率高、含泥量少、密度小的特點。從含油污泥靜沉試驗可知,含油污泥在量筒中分為三層:底部是沉積下來的黑色黏土狀泥,所占比例較少;中間層是分離出來的水層;上部為黑色絮狀物,所占比例較大。由此可見,污水處理站SSF懸浮污泥過濾器所排污泥大部分由浮于水層上部的黑色絮狀物組成,而沉積下來的污泥所占比例較少。
根據烏東聯污水系統排泥呈懸浮狀態,密度比水小,難以自然沉降的特點,通過含油污泥處理工藝調研,開展了采用螺旋壓濾技術的疊螺壓濾脫水機含油污泥處理工藝的現場試驗。
疊螺機的主體是由固定環和游動環相互層疊,螺旋軸貫穿其中形成的過濾裝置。前段為濃縮部,后段為脫水部。
壓濾脫水工藝工作原理:一是濃縮,當螺旋推動軸轉動時,設在推動軸外圍的多重固活疊片相對移動,在重力作用下,水從相對移動的疊片間隙中濾出,實現快速濃縮。二是脫水,經過濃縮的污泥隨著螺旋軸的轉動不斷往前移動;沿泥餅出口方向,螺旋軸的螺距逐漸變小,環與環之間的間隙也逐漸變小,螺旋腔的體積不斷收縮;在出口處背壓板的作用下,內壓逐漸增強,在螺旋推動軸依次連續運轉推動下,污泥中的水分受擠壓排出,濾餅含固量不斷升高,最終實現污泥的連續脫水。三是自清洗,螺旋軸的旋轉,推動游動環不斷轉動,設備依靠固定環和游動環之間的移動實現連續的自清洗過程,避免了傳統脫水機的堵塞問題。
試驗工藝流程:污泥濃縮罐/回收水池/地缸→污泥提升泵→2m3/h疊螺壓濾污泥處理裝置→出泥、出水。
螺旋壓濾脫水試驗共運行40余天,處理含油污泥約231m3,脫出污泥114袋,試驗效果較好。含油污泥脫前含水率97%~99%左右,脫水后污泥含水率降至80%~85%,脫水率85%~90%,污泥去除率99%;脫出污水中懸浮物含量36~116mg/L,水色較清亮透明,脫出泥可成型易裝袋。烏東聯污水系統含油污泥處理前、后效果見圖1。

圖1 含油污泥處理前、后效果對比
回收污泥后,含油污水處理效果如下:①污水來水水質見好;②出水水質明顯見好。污泥回收后,進水懸浮物降至150mg/L,高位出水降至10 mg/L以下,過濾后出水懸浮物降至1.60mg/L。
疊螺壓濾脫水機噸泥處理成本2.90元/噸,其中藥劑費1.80元/噸,電費0.24元/噸,設備維護費0.86元/噸。
(欄目主持 張秀麗)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