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阿東 河套學院農學系 015000
疾病預防控制是規模化飼養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巴彥淖爾市肉羊飼養量約為1400萬只(不包括牧區、山旱區200 多萬只山羊),全市有養羊專業戶12.4 萬個、專業村101 個、養殖小區77 個,年出欄1000 到5000 只肉羊的規模育肥戶有589 戶。巴彥淖爾市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地區級肉羊集散地,輻射新疆、陜西、甘肅、寧夏和東北等地區。羊源不足現象嚴重,每年全市外購數量約300萬只。新疆、陜西、甘肅和寧夏等地已經成為羔羊采購的重要地區,很多養殖企業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已經由規模化飼養種羊模式向小區化飼養種羊模式過渡,目前在建的種羊小區就達到數百個。肉羊養殖產業的蓬勃發展,尤其規模化養殖園區的建立,產生很多影響生產環節的問題。其中,大型養殖企業做好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是很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為了降低肉羊生產過程中的風險,保證養殖企業的經濟效益,除了省、市和鄉鎮動物疫病監控體系之外,建立一套企業內部成熟的傳染病預防及監控機制顯得越來越重要。
注意污水、垃圾和廢棄藥品的無害化處理。羊圈內的積水要及時地引導排出,羊糞可采用發酵、烘干或熱膨化處理。死羊和胎衣的廢棄物運到場外深埋,注意殺蟲滅蚊、滅鼠和控制飛鳥,消滅疫病傳播媒介。加強車輛用具等的管理,舍內可移動車輛如飼料車、除糞車等,用具如手推車、鐵锨等定期消毒,妥善管理。大門入口處設置消毒池,并注意經常變換消毒藥物,出入車輛嚴格用消毒液噴灑。為了控制傳染源,防止疫情擴大,每個小區都應該建有相對獨立的隔離圈舍,便于對病羊的治療和健康群的保護,并視情況進行封鎖和隔離。
按照羊只的不同飼養期,將整個羊場劃分為產羔區和育肥區等不同的獨立生產區域,種羊也要分空懷期、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等分開飼養,彼此拉開距離,以便在發生疫情時互相封鎖隔離。采用全進全出的養羊流程,每棟羊舍應同批引進相近月齡、同一品種的羊只進行生產,飼養結束后全群在短時間內處理,進行徹底清群,羊舍要進行消毒。
飼料和飲水都可能成為肉羊病原的傳播來源及媒介,要重視飼料配方和衛生,飼喂優質飼料,注意飼料的消毒工作,不喂發霉變質和污染嚴重的飼料。飼料要儲藏在通風干燥的地方,嚴格杜絕發霉變質、污染不潔的原料進入羊舍和配料車間。注意檢查飼料中添加的食鹽和藥物是否超量,檢查營養成分是否合理,如鈣磷比例、蛋白質、氨基酸和糖等物質是否適當,特別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正常。注意清洗飲水器和料槽,每周消毒1 次。
工作人員也常成為傳播疫病的途徑,要積極建立以場長和獸醫人員監督執行、全體工作人員參加的防疫體系,宣傳防疫知識,定期對飼養員進行技術培訓。注意人體及飼養人員住所衛生,必須穿工作服工作;堅持崗位負責制,嚴禁飼養管理人員串崗,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實行進場人員消毒制,原則上謝絕參觀,一切外來無關人員均不得進入生產區,本場或需進場的外來人員進場前必須經獸醫人員批準并進行消毒;羊場工作人員家中不得飼養動物,嚴禁從事與家畜有關的商業活動和技術服務,如出診等。
在生產過程中適時添加一些藥物以預防疫病的發生,添加藥物的種類、劑量和給藥方法應根據本場疾病的發生情況、用藥歷史、流行特點、羊只大小、健康程度和季節等實際情況,制定較完善的預防性藥物使用方法和程序。為了減少無效藥物的使用而使抗藥菌株的產生和中毒性疾病的發生,對抗菌藥應進行藥敏試驗,以提高藥效。藥敏試驗臨診上常用簡便、快速的紙片法,判定結果時按照抑菌圈直徑大小作為敏感度高低標準(抑菌圈直徑10~20mm 為高敏,10~15mm 為中敏,10mm 以下為低敏,無抑菌圈為不敏感或無效),應選用高敏藥物治療。
在較大范圍內有計劃、有組織地收集流行病學信息,為防疫提供依據。當發生疫情時,通過監測本場羊群的抗體消長及周圍養羊場的發病情況,及時做出反應,迅速采取果斷措施(如封鎖、嚴格消毒等)。羊只外購的過程中,企業應該派出經過系統培訓的員工嚴格針對外購地區不同年齡和品種的豬、牛、羊做好流行病學調查,重點對種羊場、規模化育肥場、屠宰場和發生過疫情的地區以及邊境地區的家畜進行調查。同時要對已經建立好的種羊場及育肥羊場及周圍的散養戶飼養的豬、牛、羊的發病情況及時進行客觀的調查、分析。監測抗體效價變化規律以確定適時免疫接種時間和科學免疫接種程序,更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發生和流行。
已經運行的小區在春秋季進行2 次集中監測,春季集中監測在5月底前完成,秋季集中監測在11月底前完成。每次集中監測要對所有種羊、育肥羊場和小區(血清樣品≥15 頭份/場)進行抽樣監測。公司應該及時將樣品上交市、縣(市、區)進行免疫抗體監測。不具備有關檢測條件的縣(市、區),可采樣委托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或有關具備檢測條件和資質的實驗室監測。
在肉羊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傳染病的預防為獸醫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圍繞日常工作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思想就是需及時消滅傳染病的傳染源,控制疾病的傳播途徑,采取各種方法保持群體的抗體水平。企業要定期到養殖基地進行評比督查,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條例,疾病防控需所有飼養人員全員參與,將疾病預防控制的思想始終貫穿管理及飼養過程中,才能有效地控制養殖成本,降低養殖風險,提高企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