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華 陳雪 上海明錦畜牧養殖有限公司 202179
近年來,規模化豬場產生的糞污廢水,給豬場的養殖環境,以及周圍生態和大氣環境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因此規模化養殖場成為了我國城市郊區和農村地區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為了改善豬場環境現狀,采用了很多技術和方式處理豬場廢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筆者從事相關工作多年,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就當前我們主要采用的豬場廢水處理技術,談談自身的一些看法。
作為一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豬場糞污廢水不僅會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源產生污染,造成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還有可能使土地喪失生產能力,導致部分區域綠草不生、樹木枯竭。有資料顯示,太湖水負營養豐富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豬場廢水的流入,導致水資源極度惡化,影響整個太湖水域的生態環境。同時,豬場廢水的流入還可能傳播人畜共患病,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因此,我們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控制和清除豬場廢水。
豬場廢水還田技術是國內運用較多,比較傳統的廢水處理技術,這種技術適合運用在距離城市較遠,而且農田資源充足的地區,經濟類作物地區最為合適。這種技術能夠讓廢水不排向外界環境,從而避免了廢水對環境的影響。在美國,這種技術已經被9 成以上的豬場使用,國內在使用這種方式時,一般先厭氧消化后再加以利用,初步處理了廢水并收集了能源-甲烷,同時殺死了部分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產生的肥料(沼渣、液)不會燒壞作物幼苗,也不會引起爛根。
將還田方式利用到豬場廢水處理中,可以節省投資,將有限的資金應用在豬場運作的其他項目中。可以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最大化控制,部分豬場利用這種方式甚至可以達到污染物零排放,同時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提升,免除了專人管理的麻煩,能源消耗量少。
所謂的自然處理技術,就是利用人工濕地、土地處理系統以及氧化塘等自然處理系統來處理豬場廢水,在土地寬闊、濕地資源豐富、離城市距離較遠的地區,這種處理技術最為適宜。同時,要使用這種廢水處理技術,豬場的規模不能太大,年出欄不能超過5 萬頭。
國內有很多豬場在進行廢水處理時,都是先進行厭氧處理后再進行自然處理。厭氧處理分為地下式和地上式兩種方式。杭州燈塔養殖總場就采用地下式厭氧處理方式。而地上式厭氧處理方式要使用厭氧接觸反應器。在我國,廢水自然處理時普遍都要用到氧化塘,國內有很多豬場廢水處理的項目,就是很好的例子。
自然處理模式的優點眾多,費用投資較少,耗能較少,不用高額的運行管理費用;無需繁雜的污泥處理系統,運行簡便;地下式厭氧處理系統在地下完成,沒有臭味產生;所需設備簡單,不需要太復雜的設備,因此管理起來也十分便捷。
豬場廢水工廠處理技術主要應用在大城市周邊郊區內,因為這些地區沒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因此適宜采用工廠處理技術。但是這種技術一般應用在規模較大的豬場內,才能使效果得以充分發揮。
工廠處理模式主要分為生物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物理處理法三種方法。生物處理法主要包括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是當前國內工廠化豬場采用最廣泛的一種處理方式。化學處理法的原理是利用氣浮、混凝法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從而將污水中細小的懸浮物分離出來。雖然這種處理方式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化學處理法的成本較高,因此國內很少有豬場選擇化學處理法來處理糞污廢水,即使有愿意使用的,也很難堅持到最后。物理處理法指的是使用格柵、固液分離機等設備和工具,將污水和廢水中的固態糞渣分離出來,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效果。這些分離出來的固態糞渣還可以被再次利用,加工成有機肥料,運用到種植業中。
總而言之,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規模化豬場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其中還有很多難題等待我們破解。豬場廢水是水源和生態環境的重要污染源,只有加以合理處理和利用,才能使這些污染源轉化為有利于人類生活和生產的材料。因此,我們一定要提高廢水管理和處理的力度,運用先進的技術,對廢水污染進行嚴格的控制。
[1]董峻.我國初步形成畜牧業生產區域化布局[J].草業科學,2011,23(3):50.
[2]張克強,高懷友.畜禽養殖業污染物處理與處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3]彭里,王定勇.豬場廢水的生物處理技術及其效果 [J].家畜生態,2013,24(2):67-70.
[4]萬珊,劉慧,姚宗玉.廢水處理中的人工濕地技術[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38(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