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 要:文章闡述了鐵路用地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對鐵路用地資產管理和科學利用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鐵路土地;資產;管理
1 基本情況
哈爾濱鐵路局位于全國路網東北端,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鐵路管理機構,自1896年中東鐵路始建已有百年歷史。管內線路營業里程6735.7公里,占全國鐵路的12.5%,路網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2.548公里,超過全國平均密度1.093公里的1.3倍。在2010年中國企業500強中位列207,擁有資產302.81億。
哈爾濱鐵路局共有鐵路用地總量為75723.28公頃,分布在黑龍江省全境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區,占全路用地總量的1/6.5,截止到2013共計領取《國有土地使用證》5086本,領證面積73318.37公頃,領證率為96.82%。
2 鐵路用地資產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鐵路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鐵路用地不可再生的資源特性和巨大的資產價值日益顯化,土地資產在鐵路企業資產中的比重也不斷提高。
鐵路用地資產管理是指鐵路企業經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授權,以國有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從土地所有權中分離出來,通過集約使用優化配置,充分實現資產價值,促進鐵路用地集約、高效、合理配置,實現鐵路企業綜合效益。鐵路用地資產管理是和諧鐵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核心任務。
3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哈爾濱鐵路局經歷了中東鐵路、中長鐵路、南滿鐵路和新中國鐵路幾個階段,一百年來,鐵路用地的取得及流失情況也極為復雜。尤其是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劃撥給鐵路的土地資產沒有納入到鐵路經濟核算中,鐵路用地資產價值意識沒有得到認識,管理問題也非常突出。隨著城市的發展,鐵路用地被非法占用,流失情況十分嚴重。根據近年有關鐵路用地管理資料的不完全統計,國有鐵路用地800多萬畝,有90多萬畝被路外單位、集體或個人占用,約占11%~13%。
3.1 資產意識淡薄 重視程度不足
長期以來,鐵路各級單位對所用土地的資產屬性認識不足,依法用地意識不強。重用輕管現象較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鐵路用地資產沒有進行全面評估,從而沒有納入鐵路資產管理。相對于其運輸安全、生產主業的管理,對管內鐵路用地資產的使用和管理意識淡薄,措施不力。
仍有相當部分各級領導國家土地管理的嚴峻形勢缺乏了解,對不斷更新的國家土地政策和嚴格制度不甚掌握,對鐵路用地資產面臨的實際問題缺乏研究。面對鐵路用地大量流失、鐵路用地資產被荒蕪亂用,缺乏危機意識和緊迫感。面對來自各方面對鐵路用地資產的蠶食、侵占,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和應對能力。這是鐵路用地資產管理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3.2 管理基礎薄弱、管理水平落后
近年來,鐵路用地資產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確權領證、監察管理和規劃利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管理體制不順,管理方式簡單,基礎數據不準,產權爭議較多,遺留問題復雜,監管查處不力,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
鐵路用地資產管理機構及運行機制有待強化,鐵路用地資產管理的基礎性工作還有待于提高。截止到2013年末,全局《國有土地使用證》領證率為96.82%。就領證率這個指標近10年的數據來看,變化率在百分之零點幾左右,鐵路用地資產管理水平有待于提升,鐵路用地規劃管理問題亟待解決。鐵路用地規劃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而且相當迫切的工作,是鐵路用地在法律層面的確認和權益方面的重要保障,要實現基礎工作的全面提升和科學化水平,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3.3 制度有待完善 維權保護乏力
現行的《鐵路用地管理辦法》是1992年頒布實施的,距今已有20多年歷史。作為基層鐵路用地資產管理的主要依據,其中的部分內容已與時代脫軌,據此所制定的相關制度辦法也已無法在實踐中奏效。
經過艱苦努力,哈爾濱鐵路局在黑龍江、內蒙兩省區國土資源廳的授權下,獲得了行政執法的調查權。沒有行政執法權的各級鐵路用地管理機構僅靠這“調查權”維護著鐵路用地權益和鐵路資產的保護,工作難度之大、困難之多可想而知。面對著鐵路用地經常性的被違法侵占,鐵路用地資產出現糾紛,基層鐵路用地管理機構和工作人員克服困難、想盡辦法,甚至采取常規手段在與侵害鐵路權益的行為抗爭,在艱難維護鐵路資產權益時常感束手無策,維權乏力。
3.4 利用效率較低 處置方式單一
傳統的鐵路用地管理是粗放型、看護型的,土地只是一種資源供其所有。其表現是資產顯化不足,資產處置僵化,利用效率較低,閑置荒蕪浪費。
鐵路用地資產意識認識不足、資產顯化不清,對鐵路用地資產利用方式單一。出租收取管理費、租金是最常見的形式,缺乏把鐵路用地資產作為重要資產配置的理念,缺乏對鐵路用地資產的科學規劃和集約管理。對鐵路暫時性的閑置土地缺乏有效規劃,閑置土地利用率不高。對圍繞運輸生產、安全保護和開發經營合理利用鐵路用地資產的指導性工作遠遠不夠。
4 思路與對策
4.1 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鐵路用地是鐵路企業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鐵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對土地資產的價值越來越重視。鐵路用地的逐年流失和資產價值凸顯矛盾越來越突出,鐵路用地作為資源的珍貴及作為資產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現。加強鐵路用地管理,牢固樹立鐵路用地資產觀念,充分認識鐵路用地資產在鐵路運輸安全、鐵路生產經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當前鐵路管理者和各用地單位應該深思和高度重視的嚴峻課題。要不斷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確保鐵路用地保值增值,徹底扭轉以往在鐵路用地資產管理上的被動局面。提高鐵路用地的資產意識,增強鐵路用地管理的責任意識,強化依法用地、集約用地和科學用地理念。
4.2 強化管理 完善制度
面對新的形勢,鐵路用地資產管理的政策法規要盡快完善。制度的完善是政策落實的保證,要從當前鐵路用地資產管理的現實需要和發展要求出發,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機構,注重把業務能力和責任心較強的人員充實到土地管理崗位上來并保持相對穩定。要加強對土地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深刻理解和領會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促進土地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同時,應按照有關土地管理法的要求,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制定一套系統的、完整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充分調動土地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認真做好有關新制度和辦法的貫徹落實工作,使管理人員在開展工作時對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能夠有章可循,正確解決。
4.3 夯實基礎 加快推進
鐵路用地地籍管理、規劃管理、監察管理和利用管理是鐵路用地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是確保鐵路用地資產安全、保值增值的核心任務;確權領證工作要在現有基礎上全面深入細致的加快推進,做到底數清、數據準、資料詳實、依據充分;鐵路用地規劃必須盡快制定并納入城市發展規劃中去;鐵路用地監察工作要把查處違法違規與處理遺留問題結合起來,把集中整治和計劃任務有效銜接,在全面開展動態巡查基礎上,確定目標,制定辦法、落實責任。靈活、合理利用地方政府的授權,依法依據,區別主次,逐項攻克,穩步實施。
4.4 科學利用 盤活提升
對外臨時出借鐵路用地,按省級核定的文件收取土地管理費;對鐵路線路兩側可耕種的土地繼續由農民耕種,辦理耕種承包書;調換鐵路用地,可以將位于城市中心地帶的鐵路貨運站所占土地置換為市郊土地,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市中心地段置換出來的鐵路土地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同時又能保護鐵路土地。通過鐵路房地產部門對原有低層不配套住房進行改造開發,可以壯大鐵路房地產開發,提高鐵路企業經濟效益。
5 結束語
土地資產是國有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土地資源市場化是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的重要一步。在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同時,土地資產管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