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成,苗曉雨,熊 芯,張?zhí)鞁?/p>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機車車輛研究所,北京100081)
27 t軸重貨車動載荷淺析*
姜 成,苗曉雨,熊 芯,張?zhí)鞁?/p>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機車車輛研究所,北京100081)
通過對27 t軸重貨車的動力學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分析軸重、工況和速度對動載荷的影響。
軸重;速度;動載荷
重載鐵路運輸因其運能大、效率高、運輸成本低已被國際公認為鐵路貨運發(fā)展主要方向之一。我國客運專線鐵路網(wǎng)基本建成后,鐵路運輸?shù)目拓浄至鲗⒊蔀楸厝坏陌l(fā)展趨勢。提高軸重是提高運輸效率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過提高軸重、增加載重提高運輸能力和效率,可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車輛載重提高了,勢必對線路、橋梁等造成影響,其中,由于車輛運行中振動引起的動載荷變化,對線路、橋梁的影響尤為引人關心。本文就27 t軸重貨車在動力學試驗數(shù)據(jù)來分析輪軌垂向動載荷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并與C70比較車進行對比。
本文數(shù)據(jù)來源于既有線27 t軸重貨車適應性試驗。該試驗對27 t軸重貨車中的C80E、C80EF、C80EH、KM80、P80、GN80、NX80各1輛和C70 1輛共計8輛車進行測試,車型比較全面。試驗在京廣線上行線古培塘—新開鋪區(qū)段進行,試驗區(qū)段固定。試驗分為道岔、曲線和直線工況。道岔分為9#和12#道岔,曲線最小半徑600 m。9#道岔分為15,25,30 km/h速度級,12#道岔分為25,35,45 km/h速度級,R600曲線分為60,70(27 t軸重裝載時進行)、80 km/h速度級,直線分為60,70(27 t軸重裝載時進行)、80,90(27 t軸重裝載時進行),100 km/h速度級。
對每輛被試車換裝的測力輪對單側車輪在每種工況下、同一速度級的垂向動載荷進行分析。為便于分析規(guī)律,采用同一工況下的動載荷平均值進行分析,計算動靜載荷比,并與C70比較車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
表1中23,25,27 t各數(shù)據(jù)分別是7輛27 t軸重貨車在各軸重級所測垂向動載荷、動靜載荷比的平均值(7輛車平均值);C70比較車數(shù)據(jù)是所測垂向動載荷、動靜載荷比的平均值(3次平均值)。
從表1中不難看出,相對于比較車C70,27 t軸重貨車在裝載23 t軸重時,動載荷增加幅度在-21.27%~-8.97%之間,動靜載荷比增加幅度在-15.93%~-7.09%之間;27 t軸重貨車在裝載25 t軸重時,動載荷增加幅度在-8.87%~10.21%之間,動靜載荷比增加幅度在-13.16%~0.75%之間;27 t軸重貨車在裝載27 t軸重時,動載荷增加幅度在-3.71%~17.10%之間,動靜載荷比增加幅度在-14.81%~1.48%之間。
27 t軸重貨車相比C70比較車,在車輛軸重相同23 t時,垂向動載荷小于C70比較車;在車輛軸重25,27 t時,與C70比較車相比,垂向動載荷變化幅度在上下1.5 k N范圍內(nèi),總體與C70比較車相當。說明大軸重轉向架相比K6轉向架具有更好的低動力作用。
相對于27 t軸重貨車裝載23 t軸重時,27 t軸重貨車在裝載25 t軸重時,動載荷增加幅度在6.03%~21.06%之間,動靜載荷比增加幅度在-2.71%~11.13%之間;27 t軸重貨車在裝載27 t軸重時,動載荷增幅在16.15%~45.04%之間,動靜載荷比增加幅度在-1.48%~20.70%之間。

表1 27 t軸重貨車和C70比較車不同工況垂向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

圖1 不同軸重、不同工況平均動載荷圖

圖2 不同軸重、不同工況平均動靜載荷比圖
從圖1、圖2中可以看出,27 t軸重貨車在與C70比較車相同裝載23 t軸重時相比,車輪垂向動載荷平均值均小于C70比較車。在裝載25,27 t軸重時,垂向動載荷平均值相比C70比較車,總體與C70比較車保持在一個水平上。對于同一種轉向架,軸重從23 t逐級增加至27 t,車輪垂向動載荷也逐級增大。對于不同轉向架,在裝載相同軸重時,27 t軸重貨車車輪垂向動載荷小于C70比較車。
從23 t軸重增加到27 t軸重,軸重增加了17.4%,理論上動載荷也應該相應增加17.4%。相對于C70比較車,27 t軸重貨車在軸重增加到27 t時,動載荷最多增加17.1%,小于軸重增幅,說明27 t軸重貨車轉向架相比C70比較車的K6轉向架,在增加了一系定位后,降低了簧下質量,有效的減少了輪軌間動作用力,體現(xiàn)良好的低動力特性。
在直線工況下,27 t軸重貨車車輪垂向動載荷平均值和動靜載荷比均小于C70比較車。在其他工況下,27 t軸重貨車車輪垂向動載荷與C70比較車相比,總體保持在一水平上。相比較直線而言,27 t軸重貨車在通過側線、曲線工況時,車輪垂向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還是明顯增大,應重點關注。
在側線、小曲線工況條件下,輪軌的動載荷并不全是由車輛振動引起,而是由線路屬性(超高)、運行速度(大于或小于平衡速度)、車輛特性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所以在直線工況下的測試結果比較典型。從圖3在直線工況下,27 t軸重貨車在裝載23,25 t和27 t軸重時,動靜載荷比基本相當,說明在直線工況單位軸重下的動載荷是一定的。且27 t軸重貨車裝在23,25,27 t軸重時,在直線工況下的車輪垂向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均小于C70比較車,低動力作用明顯。在同一軸重下,相對于直線工況,27 t軸重貨車在側向通過9號道岔時,垂向動載荷增幅在18.2%~30.8%之間;側向通過12號道岔時,垂向動載荷增幅在5.8%~32.2%之間;通過R600曲線時,垂向動載荷增幅在28.4%~42.2%之間。
表2是在直線工況下、各速度級時7輛27 t軸重貨車在23,25,27 t時所測垂向動載荷、動靜載荷比的平均值(7輛車平均);C70比較車數(shù)據(jù)是所測垂向動載荷、動靜載荷比的平均值(3次平均值)。

表2 27 t軸重貨車和C70比較車不同速度級垂向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
27 t軸重貨車相對于C70比較車,在60 km/h速度級時,車輪垂向動載荷減小幅度在13.80%~22.31%之間,動靜載荷比減小幅度在19.28%~23.73%之間;80 km/h速度級時,車輪垂向動載荷減小幅度在8.08%~23.54%之間,動靜載荷比減小幅度在18.24%~20.39%之間;100 km/h速度級時,車輪垂向動載荷減小幅度在5.67%~17.99%之間,動靜載荷比減小幅度在12.73%~16.24%之間。各速度級下27 t軸重貨車的車輪垂向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均小于比較車C70。
在相同軸重下,隨著速度的增高,車輪垂向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逐漸增大。當速度從60 km/h增大到100 km/h時,垂向動載荷增幅在23.1%~27.6%之間,見圖3、圖4。

圖3 直線工況不同速度各軸重平均動載荷圖
為了進一步分析速度和軸重對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的影響和變化規(guī)律,應用方差分析方法對直線工況下測試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見表3~表5。

圖4 直線工況不同速度各軸重平均動靜載荷比圖

表3 27 t軸重貨車和C70比較車各速度級、各軸重平均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
5.1 速度和軸重因素對動載荷的影響分析
假設H01軸重對動載荷無影響;
H02速度對動載荷無影響;
H03交互效應對動載荷無影響;
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軸重有3個因素,速度有3個因素,重復2次,即r=3、s=3、t=2。設A為軸重,B為速度,Ti··為速度合計值,T·i·為軸重合計值。

表4 方差計算表
得方差分析見表5。

表5 方差分析表
F(0.05)(2,9)=4.26<FA,所以在水平α=0.05下,拒絕假設H01,即軸重對動載荷的影響顯著。F(0.05)(2,9)=4.26<FB,所以在水平α=0.05下,拒絕假設H02,即速度對動載荷的影響顯著。F(0.05)(4,9)=3.63> FA×B,接受H03,即交互作用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不顯著。值得注意的是FB>FA,所以速度對動載荷的影響大于軸重對動載荷的影響程度。
對結果進行秩和檢驗。
(1)不同軸重載荷表(見表6)

表6 不同軸重動載荷表
假設H0:μ1=μ2,H1:μ1<μ2。
把動載荷按照自小到大順序排列,見表7。

表7 秩和檢驗表
對于第一個總體的觀察值r1=1+2+3+4+7+8.5=25.5。
查表得CU(0.05)=26,即拒絕域為r1≤26。故拒絕H0,認為兩個軸重下動載荷有明顯差異。
(2)不同速度動載荷表(見表8)

表8 不同速度動載荷表
假設H0:μ1=μ2,H1:μ1<μ2。
把動載荷按照自小到大順序排列見表9。
對于第一個總體的觀察值r1=1+2+3+4+5+6=21。
查表得CU(0.05)=26,即拒絕域為r1≤26。故拒絕H0,認為兩個速度級下動載荷有明顯差異。
5.2 速度和軸重因素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分析(見表10、表11)
假設H01軸重對動靜載荷比無影響;
H02速度對動靜載荷比無影響;
H03交互效應對動靜載荷比無影響。

表9 秩和檢驗表

表10 方差計算表
得方差分析表11。

表11 方差分析表
F(0.05)(2,9)=4.26<FA,所以在水平α=0.05下,接受假設H01,即軸重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不顯著。F(0.05)(2,9)=4.26<FB,所以在水平α=0.05下,拒絕假設H02,即速度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顯著。F(0.05)(4,9)=3.63>FA×B,接受H03,即交互作用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不顯著。
對結果進行檢驗,可以驗證軸重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不顯著;速度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顯著。
通過對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27 t軸重貨車與C70比較車相比,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總體相當,甚至優(yōu)于C70比較車,表明27 t軸重貨車轉向架具有較好的低動力性能。
在直線工況下,速度和軸重對動載荷的影響均顯著,且速度對動載荷的影響顯著程度高于軸重對動載荷的影響;速度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顯著,軸重對動靜載荷比的影響不顯著;速度和軸重的交互對動載荷和動靜載荷比的影響均不顯著。
[1] 苗曉雨.軸重與動靜載荷比影響因素分析[J].鐵道機車車輛,2011,31(2):30-33.
[2] 王新銳.既有線27 t軸重貨車(混編)適應性試驗研究.TY字第3734號[R].北京: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4.
Analysis on Dynamic Load of 27 t Axle Load Wagons
JIANG Cheng,MIAO Xiaoyu,XIONG Xin,ZHANG Tianying
(Locomotive&Car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Based on the dynamic test data for 27 t axle load wag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axle load,working conditions and speed on dynamic load.
axle load;speed;dynamic load
U272
A
10.3969/j.issn.1008-7842.2014.04.07
1008-7842(2014)04-0034-04
*鐵道部科技開發(fā)計劃(2012J008-A)
?)男,助理研究員(
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