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德
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發現,PPH 比較常見的并發癥是手術后的出血狀況及痔塊再脫[1]。對于重度痔瘡患者采取PPH 術,治療效果比較理想,具有較低的復發率,有臨床推廣價值。本研究針對PPH 術后比較常見的并發癥進行相應的處理,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效果較為理想,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 年4 月~2013 年4 月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收治的47 位重度痔瘡患者,所有患者都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女15 例,男32 例,年齡25~84 歲,平均年齡為43 歲。注射過硬化劑的患者有14 例,已經進行痔核切除術的患者有31 例。
1.2 方法 對患者采取腰麻或持續的硬膜外麻醉方式,在齒線上的2~4 cm 位置,使用縫合滑線繞著直腸粘膜進行一圈的縫合[2],將吻合器放入,然后在3、9 時位處將縫線從側孔引出,進行連續的牽引,將吻合器收緊,將板機打開,吻合器需要激發,維持30 s 的關閉狀態然后再松開,要對吻合器進行檢查,使用3~0 吸收線對出血點進行八字縫合止血,將碘仿紗布放在吻合口的位置。
在手術以后的第7 d、第15 d、第3 個月進行隨訪,手術后脫出肛門以外的痔塊回縮率概率是100%。經過治療全部患者都治愈出院,手術所需要的平均時間是20 min,手術后住院2~15 d,住院所需要的平均時間為3.5 d。手術后出現的并發癥有:在手術過程中有22 位患者需要進行縫合止血,占46.81%;有2 位患者手術后發生出血的情況,發生出血的概率為4.26%;有18 位患者發生肛門疼痛需要進行止痛,占38.30%;有34 位患者發生尿潴留,占72.34%;有7 位患者仍有外痔皮贅,占所有患者的14.89%。脫痔塊回縮比較完全的患者有43 位,占91.49%;仍然有少量痔塊脫出的患者有4 位,占8.51%。
手術后出現肛門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吻合口發生感染。通常情況下荷包縫線應該離距齒線3.5 cm,擴肛的過程要緩慢,能將肛鏡放進為宜;擴肛過度或突然發力,容易造成肛門括約肌的損傷或肛裂;受到吻合口處較低的影響,吻合口發生腫脹壓迫的情況或齒線之下的組織受到損傷而引發的,這主要是因為脊神經支配了齒線之下的組織,會加強對疼痛的敏感度。在進行手術以前,要對腸道進行清潔,并且荷包縫合技術要熟練,這樣能使手術以后的疼痛感得到減輕。預防和治療手術以后痔塊脫出的方法為:直腸粘膜在吻合口的位置進行再次懸吊,在將吻合口縫扎過程中發生出血時,采取八字縫合的方式,將肛門位置懸吊,進而使發生痔塊脫出的概率得到減少;在對吻合的反作用力進行消除以后,再對荷包縫線做牽引;在進行荷包縫合的過程中,進針要在齒線2 cm 以上,距離1 cm 左右的荷包縫合,將荷包線收緊,觸摸荷包位置,對粘膜層縫合的程度進行感覺。縫合的太淺,會造成切割吻合處的直腸粘膜太短,可以在這個位置增加1 段的粘膜再進行縫合,在對荷包線進行收緊牽拉的過程中,要將這段的縫線同時的進行收緊,這樣才能使吻合器將直腸粘膜均勻的拉入,然后進行切除,做吻合[3]。本組研究顯示,手術后出現的并發癥主要有:在手術過程中的檢查有22 例患者需要進行縫合止血,占46.81%;有2 例患者手術以后發生出血的情況,發生出血的概率為4.26%;有18 例患者發生肛門疼痛需要進行止痛,占38.30%;有34 位患者發生尿潴留,占72.34%;有7 例患者仍有外痔皮贅,占所有患者的14.89%。手術后發生出血情況的主要原因有:要避免荷包縫合過程的反復進出針,能使形成血腫的情況得到減少,在手術的過程中要使吻合器保持30 s~1 min 的閉合時間,在將吻合器取出以前,要使吻合頭維持最大的張開程度。在吻合以后要將吻合器取出,或在手術以后在對吻合口進行檢查過程中力度過大;在進行荷包縫合的過程中,縫合的如果比較深,會造成患者局部發生血腫;在進行荷包縫合過程中位置比較潛,在粘膜之下,組織牽拉的比較少,有時會將粘膜割破,無法有效地對其進行止血。
[1]俞一峰,馮強,李森,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治療環狀混合痔31例臨床觀察[J].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22(1):1122-1124.
[2]何琳,謝景泉,陳春雷,等.國產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環切術的并發癥及應用價值[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10,2(4):1133-1135.
[3]許煥玲,徐萬里,趙景林.PPH 術中采用常規縫扎動脈搏動部位防止術后早期出血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10,12(7):114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