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剛


在元代王冕以前,印章的制作分為兩步,先由專業人員寫好印稿,再將印稿交給專業刻制的工匠制作。在那個年代,印章的材質多為質地較堅硬的金屬和玉石,一般文人無法刻制。由于工匠的文化素質不高,有時很難理解、把握印稿的意圖、筆墨情趣,更難以把握精微的金石意味和韻致,由此促使了文人自己篆寫印稿,自己刻制印章。
王冕就是自篆自刻的開創者。
王冕,字元章,是元代的書畫家和詩人。他好讀兵書,滿腹經綸,但一生都不得志,書、畫、詩伴隨了他的一生。王冕刻印所用的材料與之前不同,他用的是一種名為“花藥石”的石質印材刻制印章。
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王冕用花藥石刻制的印章原物。在他的畫作上我們還能夠找到十余方他的自用印,這些印章多為白文印。我們能夠清楚看出,這些印作沒有工匠刻制的那種機械、生硬的雕琢痕跡,而有著一種自然樸拙的趣味。可以相信,這些生動活潑的文字、筆畫應該出自王冕之手。
從王冕的印作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印作以仿漢印為整體基調,注重朱、白的空間搭配,面貌古樸。作為初期的自刻者,王冕在用刀技法的表現上還不夠嫻熟,但卻開創了一個新的開始。
王冕是自篆自刻的開創者,同時也發掘了多樣化的印材,通過他的嘗試,讓可用作篆刻的材質范圍進一步得到擴大,為其他篆刻家、篆刻愛好者尋求篆刻材質提供了啟示。
同時代值得一提的還有朱珪。他由原本刻碑、刻匾、刻印的匠人轉變為職業篆刻家。他的華麗轉身得益于平時的刻制過程中注重對篆書的學習,并在時代背景的要求下主動順應時代的審美需求。可惜的是,朱珪的印作現在很難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