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公司江門鶴山供電局,廣東 江門鶴山 529700)
基于10kV線路談實時線損的統計分析
王錦智
(廣東電網公司江門鶴山供電局,廣東 江門鶴山 529700)
目前我國的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大量能源作為基礎,電力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加強其建設性就成為提高經濟建設的最有效措施。10kV配電線路是用電用戶數量最多的線路之一,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們在管理上存在服務面和人力資源相互矛盾的方面。所以對電力營銷就要使其具備先進性,能夠適合社會發展。
用電性;營銷;分析
新技術的應用使10kV配電線路實時線損的統計和分析更加的科學,并且形成完整的銷售平臺,我們在這一前提下,真實運營中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明確工作思路,將營銷制度和管理流程放在首位。同時時將10kV配電線路納入了績效考核之重,使10kV配電線路線損問題和營銷指標直接掛鉤,實現了營銷指標的可控性。
1.1 實時線損分析所存在的問題
10kV配電線路的實時線損統計,是無法通過系統數據的形式,對實時線損進行監測和分析的。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首先在客戶的基礎信息和實際的用電信息不相符,這對實際的用電統計難度較大,其次很多客戶的電表計量裝置還使用機械式,根本不支持實時的電量收集,有的地區電表的計量效果和終端形式存在兼容上的問題,不能進行正常的電量采集。導致很多系統在實施采集方向急需改進,并且在電量采集、數據推送等方面存在較大問題。
1.2 全面推進需求側監測主站系統應用的重要途徑
需求側監測中心主站系統具備了10kV 線路線損數據的實時化、信息共享化的基本特點,相應的主要功能包括:
1.2.1 自動抄表和運行監測。 實現變電站、公變、專用變客戶及部分居民的自動抄表工作。
1.2.2 電量自動采集與監控。 監測日供售電量總體情況。
1.2.3 實時監測線路、臺區線損指標。
1.2.4 實時監測客戶異常報警信息,分析原因。基于以上功能, 開展 10kV線路實時線損分析,對系統應用的推進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1.3 在營銷管理方面加強控制手段
在10 kV實時線損分析過程中,要將營銷數據作為首要管理對象,并且做到梳理、審核、要保證實際用電情況和營銷數據的統一性,這樣就能夠提高線損的實際監控能力,并且在監測效率和準確性上提供保證。
2.1 完善線損管理機制
在線損管理中,要將核心管理機制和組織結構的優化最為重點,并且根據專人設立合適的系統管理后臺,10kV線路的管理指標作為主線,并且對系統管理中的客戶、計量點等進行數據分析和匯集。要查出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針對相關的管理部門進行實施的落實和處理。并且提高銷售業務實施專業的管理和監督性。
2.2 深化管理系統
針對不同的線路要合理的對營銷信息。用電量、數據傳送、實際設備用電等信息進行和對,要保證在進行影響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溝通范圍,并且組織營銷、開發等部門進行綜合性的探討,積極提高管理系統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且將數據進行合理分配,使其能夠達到相關部門手中,以提高數據利用效率。
2.3 數據資料庫必須做到詳細準確
針對管理區域中的用電用戶可以建立一個完成的數據庫,作為管理的依據,一旦在區域內出現了客戶、公用區、計量點等信息的同時,要通過數據記錄、抄表等形式進行核對,并且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數據信息資料體系,能夠做到提供電線路、變壓器信息、客戶供售電量、計量點信息、表計信息、現場抄表終端信息及辦理的相關用電業務情況。
2.4 建立專項分析討論會和工作日志制度
每天提取核查范圍內的高線損線路,掌握當日的實時線損值,對高線損線路進行逐條逐戶的對照分析,在工作日志中全面記錄當天的核查分析工作的內容,及時掌握線損分析的進度和處理反饋情況,重點歸納存在的問題。分析匯總出影響線損實時數據主要問題:現場抄表設備安裝、抄表穩定情況、信息維護情況及系統信息與現場設備的一致性等。
通過對線損進行實施分析,我們完成了用電營銷和信息庫的建設,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線路、變壓器用戶等進行了系統核查,將過去工作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解決,對于錯誤的線路、信息、計量等關系進行了更正,使客戶信息和實際現場保持相互一致,并列在用電量、線損等指標在統計上更加準確,為提高營銷管理和細化管理項目奠定了基礎。通過對管轄區域的數據統計和過濾,將存在的問題進行很好的分析.我們發現,系統功能完善的過程,也就是對所存在問題處理的過程,通過不斷的完善系統。將所存在的電量變化,線損實時數據、客戶端運營等進行很好的改進,是客戶數據得到了良好的數據支持。
3.1 做好監督管理
針對不同的業務形式可以通過業務評價體系和管理流程進行調度和處理,并且將處理過程中的信息內容。設備問題、線路維護等進行系統性的監控,是業務在受力的過程中更加的規范化。
3.2 完善了實時監測技術手段
實時分析的過程中可以將高科技手段很好的利用,并且形成計算機網絡控制,對于每個客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監控,尤其對于大波動電壓進行檢測,并且通過電流、電壓和功率曲線的分析,對客戶的用電情況進行監督,判斷用電過程中發生的問題,這對提高用電管理,防止竊電現象有著十分良好的經濟效益。
針對10kV線路采取實施分析時進行影響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我們通過對其線損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并且將最新型的自動化信息采集技術相互結合,為降低線損帶來了巨大的成效。使線損能夠被有效的控制,同時使電網的自動營銷系統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保障了在營銷方面的工作效率。
[1]陳益偉.廣西電力線損統計系統軟件在玉林供電局的應用[A].廣西電機工程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6.
[2]陳玉波.解決農村電網小水電并網線損增大實用方法研究[A].2009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優秀論文部分)[C].2009.
TM7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