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可都是石頭喲,現在,你們還舍得把它們丟掉嗎?到底是誰幫這些石頭“美容”的呢?咱們趕
緊來認識一下吧。
取天然石形,露石之本色,以筆為刀,化腐朽為神奇,他就是畫石藝術家吳超。
亞云: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些普通的石頭,您是怎么想到在石頭上作畫的呢?
吳老師:咱們國家的石文化歷史悠久,我傳承的畫石藝術就屬于石文化,只不過,我這門
工藝最大的特點就是充分利用了石頭原汁原味的外形和色澤。
亞云:吳老師,這些石頭都是
您自己去找的嗎?它們原本就是這個形狀嗎?找石頭的時候,您是不是已經想好要畫什么了呢?
吳老師:是的,我定期會到河邊和山上去搜集一些石頭??吹竭@些奇形怪狀的石頭,腦中靈感一現,好的作品就出來了。
畫石藝術有一個特點,就是因石而異,根據石頭天然的外形和色澤,來設想主題。“七分天然,三分畫”,發現石頭天然的特點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尤其重要。
你看這個作品,我拿到石頭的時候,腦海中靈感一現,就決定要將它畫成烏龜了。我在石頭上勾勒了烏龜背部的紋路,并且將突出的部分畫成了烏龜的頭,整個作品就渾然天成了。
亞云:看來要將這些石頭變成精致的作品,除了要精心選石頭,還少不了超凡的想象力。
吳老師:那是當然的,一般我們拿到石
頭,就已經知道,它最好畫什么人或變成什么動物。將石頭表面稍微打毛,然后再經過構思、勾線、設色、填彩、上光等十多個步驟,最終完成創作。
在欣賞作品時,除了關注這些創意、制作外,還要看到作品深層次的韻味。仔細看,這些作品不僅融入了中國畫、水粉畫、雕刻等,更傳達著一種美好的寓意。
同學們,你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嗎?你們還能將哪些再普通不過的事物變成“奇跡”呢?快來“七彩手工坊”展示一下吧。
(責任編輯:司亞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