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紅
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分析
王慶紅
目的 觀察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勝利石油管理局測井醫院就診的84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42)。觀察組給予貝那普利(輝瑞制藥生產)10 mg/次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氯沙坦(由默克公司生產,批號:X 1247)5 mg/次進行治療,1次/d,療程為4周。統計治療后2組患者病情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率(4.76%)明顯低于對照組(11.90%)(P<0.05)。結論 貝那普利在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上,要優于氯沙坦,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相對更高。
貝那普利;氯沙坦;高血壓;臨床療效
正常人的血壓保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隨內外環境的變化在該范圍內上下波動[1]。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水平呈現上升趨勢,以收縮壓最為明顯,在50歲之后,舒張壓呈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增大。隨著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高血壓患者的易感人群不斷擴大,對社會穩定產生不利的影響。許多高血壓患者對自身病情并沒有深入了解,也不知道選用哪種藥物來控制血壓,同時治療高血壓的選用用藥也一直是臨床上的一個難題。本研究觀察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效果, 并與氯沙坦做比較,為醫院和高血壓患者的選藥用藥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勝利石油管理局測井醫院就診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共有84例,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51.2±12.4)歲,采用數字雙盲法將84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32~65歲,觀察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32~65歲。在保證用藥的選擇對患者病情沒有明顯影響的前提下,向患者說明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后,方能納入本次研究。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1)有嚴重并發癥的;(2)在治療之前1周內,服用類似的降壓藥物的。經診斷,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國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非同日2次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臨床表現和其他疾病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貝那普利10 mg/次,對照組患者給予氯沙坦5 mg/次,1次/d,療程4周[2]。專業醫師對2組患者每天做詳細的檢查,并詳細記錄患者的臨床表現(如癥狀緩解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給予患者在自我護理(如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煙禁酒、活動方式等)方面的指導,有效量化患者恢復的具體情況,做好詳細的數據統計。
1.3 療效評判標準 根據療效指標判別標準[3]:降壓療效分成顯效、有效和無效3個等級,其中顯效是指(收縮壓)SBP降低≥20 mmHg或(舒張壓)DBP降低≥10 mmHg并降低到正常血壓的范圍;有效是指SBP降低10~19 mmHg或DBP下降但沒有達到10 mmHg的幅度;無效是指血壓水平沒有達到規定的范圍,患者的癥狀沒有明顯的緩解甚至有加重的趨勢。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統計。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兩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4周后,觀察組42例患者中,顯效38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24%;對照組顯效30例,有效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0.9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0.95%)(P<0.05)。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之后,觀察組的不良反應有1例,表現為干咳;對照組的不良反應有4例,干咳2例,皮疹1例,乏力1例。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2.38%)明顯低于對照組(9.52%)(P<0.05)。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人群基數不斷擴大,但同時人們對高血壓等疾病也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選用安全性更高、有效性更佳的降壓控壓藥物,對整個社會和患者個體本身,意義重大。本研究結果表明,貝那普利在治療緩解原發性高血壓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明顯優于氯沙坦[4]。貝那普利屬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的有效抑制劑,其原料是一種手性藥物,所以在治療高血壓方面療效更為顯著;而氯沙坦的治療機制與貝那普利不同,它是通過特異性地與血管緊張素(AT 1)受體結合,從而充分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5-7]。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而言,藥物的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率會對患者本身治療成功率和治療速度上產生很大的影響。通過對兩類藥物的臨床表現比較,我們發現,貝那普利在緩解高血壓癥狀以及在臨床治療高血壓體現出較高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可以為醫院和患者在用藥方面提供參考[8]。
[1] 張燚.不同西藥治療高血壓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7):500.
[2] 劉靖語.122例高血壓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分析[J].醫學前沿,2012(36):73.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中國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2):1060-1064.
[4] 季海峰,孫玉周,戴孟.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臨床分析(附80例)[J].當代醫學,2007(17):93-94.
[5] 岳高峰,黃梅,伍磊,等.氯沙坦與貝那普利治療高血壓合并左心室肥厚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1):71-73.
[6] 李春蘭,董鈺明,張振義.貝那普利聯合氯沙坦對老年高血壓脈壓、心功能及左室肥厚的影響[J].蘭州大學學報,2005,31(4):25-28.
[7] 錢衛紅,蔣文.氯沙坦和貝那普利聯合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的療效[J].中國藥師,2007,10(8):768-770.
[8] 楊凱,張經良.鹽酸貝那普利片單用與氯沙坦鉀片聯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28-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108
山東 257000 勝利石油管理局測井醫院(王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