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 一繼克里米亞之后,位于烏克蘭西南部的摩爾多瓦共和國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近日也要求加入俄羅斯,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沿岸地區”與克里米亞有相似的部分,但也有一些差異。那么“沿岸地區”會成為第二個克里米亞嗎?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處于德涅斯特河在摩爾多瓦境內的東岸,在它長達816公里的邊界線上,有411公里與現在的摩爾達維亞共和國接壤,405公里與烏克蘭交界。它和克里米亞一樣,與俄羅斯沒有陸地上的邊界,但處于俄國通往歐洲的直線通道上。對俄羅斯來講,克里米亞是海上生命線,而“沿岸地區”則是連接歐洲大陸的神經。就行政狀況而言,在蘇聯時期,“沿岸地區”與克里米亞一樣都是加盟共和國下的自治地區。1940年,蘇聯組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將“沿岸地區”劃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1990年9月2日,德涅斯特河沿岸各級蘇維埃代表大會緊急會議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沿河地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并要求以此身份加入蘇聯,這一決定表明“沿岸地區”將不聽命于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而是直屬于莫斯科。但當時的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于同年12月22日簽署了不承認這一決議的命令——《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局勢正常化措施》。結果“沿岸地區”共和國宣布獨立,發布了《獨立宣言》。而摩爾達維亞共和國也宣布獨立。于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了一個既不被摩爾達維亞、烏克蘭、蘇聯,也不被聯合國所承認的國家。這個“不被承認的國家”的存在導致了一種世界性政治現象——“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矛盾”的出現。這里成了歐盟、美國與俄羅斯爭奪的焦點地區。這種沖突從蘇聯末期持續至今。2006年9月17日,“沿岸地區”舉行了主題是“您是同意加入俄羅斯,還是加入摩爾達維亞?”的公投。近39萬居民中約有30萬人參加了公投,結果有97%的人同意加入俄羅斯。這次公投的結果被摩爾達維亞、歐盟等宣布為不民主和非法。俄羅斯隨后并沒有采取強行合并的措施。然而,與克里米亞不同的是,俄羅斯在“沿岸地區”雖有軍隊和基地,但沒有如同塞瓦斯托波爾那樣的戰略和戰術要地。軍事力量的解決辦法會遠不如克里米亞那樣容易。而且“沿岸地區”與歐洲連成一體,在這里采取軍事行動后果會很嚴重。較之克里米亞,“沿岸地區”的民族關系和信仰差異更深、矛盾更錯綜復雜。目前該地區主要生活著摩爾多瓦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三大民族人口各占30%左右。對各方來說,地區穩定都是第一位的。“俄羅斯人的生存”和“講俄語的民族”的利益問題,在這里不像克里米亞幾乎純粹表現為“多數俄羅斯人的利益和要求”,而千絲萬縷地交織在不同民族的居民的訴求之中。此外,在這里贊成加入俄羅斯的并不都是俄羅斯人,盡管他們都講俄語。更重要的是,這里親羅馬尼亞的力量不可小看。另外,俄羅斯在接納了克里米亞后,在經濟援助方面的可能性和保證程度已經減弱。俄羅斯不可能在保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下,陡然增加更重的經濟負擔,并進而背上更大的政治包袱。因此,“沿岸地區”有可能成為克里米亞第二。但就目前情況而言,該地區還不會出現“克里米亞多米諾骨牌效應”。▲
環球時報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