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勇 胡寶予 李磊 李超偉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空氣污染問題逐年加重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空氣質量指數標準不一,因此用灰色關聯度來驗證空氣質量的指標,驗證空氣質量指數API是最好的衡量空氣質量的單一指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對空氣污染影響較大的3個關鍵因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經濟發展方面選取人均GDP作為研究指標,再利用SPSS19.0對上述進行多元線性規劃,建立空氣污染與經濟發展的預測模型。從預防、防治、宣傳法制多方面入手,給出合理建議:加強預防;加強治理;嚴格法律制度;強化環境管理。
關鍵詞:灰色關聯度;主成分分析;多元線性回歸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051-02
一、武漢市空氣污染概況
(一)研究對象分析
近年來武漢市為了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忽略對環境的保護,進而導致空氣質量與經濟發展嚴重失調。針對于空氣質量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一個權衡,最大化的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研究。以武漢市1996-2012年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和社會經濟發展數據為依據,著重分析空氣污染對武漢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空氣質量管理的對策建議。分析研究對象策略見圖1。
(二)合理研究假設
1.API值對不同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具有可度量性,即:相同API值對應的不同污染物危害程度相等。2.忽略數據更新頻率為每小時一次,發布的數據或會有所延滯,或不能及時更新的影響。3.當遇到監測儀器校零、校標等日常維護行為,或出現儀器故障、通信故障、停電等情況,可能會出現不能及時更新或某些站點沒有數據。本次發布旨在盡最大努力及時滿足公眾知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需求。
二、武漢市空氣質量研究的定量分析
(一)概論
環境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所以,空氣污染現象也一定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的因素對污染程度的影響的大小不同,其中,對空氣污染程度影響最大的作用因素,我們稱之為“主要因素”。而“影響”這個概念是一個模糊的,定性的概念。因此,欲確定空氣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應該收集不同作用因素的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引入量化指標對其影響程度進行評估,并根據這個量化指標,最終確定其對空氣污染程度影度大小。根據相關的大氣科學資料,我們需要確定對城市空氣污染程度影響較大的幾個因素。
四、武漢市空氣污染治理的建議
加強預防,預防是環境空氣污染防治的基礎,沒有檢測手段就很難對環境空氣進行有效的監督預警,要進行預防,這就要求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監測,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管理,及時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居民進行生產生活,以促進生產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治理,需要在管理制度、技術上綜合進行,管理上:實施流域綜合管理計劃,統一規劃空氣污染控制政策和設立執行部門,進行空氣污染的綜合治理。從領導層開始加強對空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視,增強領導工作的針對性、超前性,抓好組織落實,完善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建立目標責任制,分階段、有重要地推動工作開展。
嚴格法律制度,強化環境管理,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要抓緊制定和完善農業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障生態環境建設的順利進行,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行為。
參考文獻:
[1] 司守奎,孫璽菁.數學建模算法與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2] 鄧維斌,唐興艷,胡大權,周宇敏.SPSS19.0統計分析實用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 汪曉銀.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4] 張德豐.Matlab數值分析與仿真案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蘭欣卉]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空氣污染問題逐年加重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空氣質量指數標準不一,因此用灰色關聯度來驗證空氣質量的指標,驗證空氣質量指數API是最好的衡量空氣質量的單一指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對空氣污染影響較大的3個關鍵因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經濟發展方面選取人均GDP作為研究指標,再利用SPSS19.0對上述進行多元線性規劃,建立空氣污染與經濟發展的預測模型。從預防、防治、宣傳法制多方面入手,給出合理建議:加強預防;加強治理;嚴格法律制度;強化環境管理。
關鍵詞:灰色關聯度;主成分分析;多元線性回歸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051-02
一、武漢市空氣污染概況
(一)研究對象分析
近年來武漢市為了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忽略對環境的保護,進而導致空氣質量與經濟發展嚴重失調。針對于空氣質量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一個權衡,最大化的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研究。以武漢市1996-2012年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和社會經濟發展數據為依據,著重分析空氣污染對武漢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空氣質量管理的對策建議。分析研究對象策略見圖1。
(二)合理研究假設
1.API值對不同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具有可度量性,即:相同API值對應的不同污染物危害程度相等。2.忽略數據更新頻率為每小時一次,發布的數據或會有所延滯,或不能及時更新的影響。3.當遇到監測儀器校零、校標等日常維護行為,或出現儀器故障、通信故障、停電等情況,可能會出現不能及時更新或某些站點沒有數據。本次發布旨在盡最大努力及時滿足公眾知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需求。
二、武漢市空氣質量研究的定量分析
(一)概論
環境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所以,空氣污染現象也一定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的因素對污染程度的影響的大小不同,其中,對空氣污染程度影響最大的作用因素,我們稱之為“主要因素”。而“影響”這個概念是一個模糊的,定性的概念。因此,欲確定空氣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應該收集不同作用因素的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引入量化指標對其影響程度進行評估,并根據這個量化指標,最終確定其對空氣污染程度影度大小。根據相關的大氣科學資料,我們需要確定對城市空氣污染程度影響較大的幾個因素。
四、武漢市空氣污染治理的建議
加強預防,預防是環境空氣污染防治的基礎,沒有檢測手段就很難對環境空氣進行有效的監督預警,要進行預防,這就要求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監測,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管理,及時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居民進行生產生活,以促進生產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治理,需要在管理制度、技術上綜合進行,管理上:實施流域綜合管理計劃,統一規劃空氣污染控制政策和設立執行部門,進行空氣污染的綜合治理。從領導層開始加強對空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視,增強領導工作的針對性、超前性,抓好組織落實,完善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建立目標責任制,分階段、有重要地推動工作開展。
嚴格法律制度,強化環境管理,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要抓緊制定和完善農業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障生態環境建設的順利進行,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行為。
參考文獻:
[1] 司守奎,孫璽菁.數學建模算法與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2] 鄧維斌,唐興艷,胡大權,周宇敏.SPSS19.0統計分析實用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 汪曉銀.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4] 張德豐.Matlab數值分析與仿真案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蘭欣卉]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空氣污染問題逐年加重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空氣質量指數標準不一,因此用灰色關聯度來驗證空氣質量的指標,驗證空氣質量指數API是最好的衡量空氣質量的單一指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對空氣污染影響較大的3個關鍵因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經濟發展方面選取人均GDP作為研究指標,再利用SPSS19.0對上述進行多元線性規劃,建立空氣污染與經濟發展的預測模型。從預防、防治、宣傳法制多方面入手,給出合理建議:加強預防;加強治理;嚴格法律制度;強化環境管理。
關鍵詞:灰色關聯度;主成分分析;多元線性回歸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051-02
一、武漢市空氣污染概況
(一)研究對象分析
近年來武漢市為了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忽略對環境的保護,進而導致空氣質量與經濟發展嚴重失調。針對于空氣質量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一個權衡,最大化的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研究。以武漢市1996-2012年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和社會經濟發展數據為依據,著重分析空氣污染對武漢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空氣質量管理的對策建議。分析研究對象策略見圖1。
(二)合理研究假設
1.API值對不同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具有可度量性,即:相同API值對應的不同污染物危害程度相等。2.忽略數據更新頻率為每小時一次,發布的數據或會有所延滯,或不能及時更新的影響。3.當遇到監測儀器校零、校標等日常維護行為,或出現儀器故障、通信故障、停電等情況,可能會出現不能及時更新或某些站點沒有數據。本次發布旨在盡最大努力及時滿足公眾知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需求。
二、武漢市空氣質量研究的定量分析
(一)概論
環境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所以,空氣污染現象也一定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的因素對污染程度的影響的大小不同,其中,對空氣污染程度影響最大的作用因素,我們稱之為“主要因素”。而“影響”這個概念是一個模糊的,定性的概念。因此,欲確定空氣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應該收集不同作用因素的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引入量化指標對其影響程度進行評估,并根據這個量化指標,最終確定其對空氣污染程度影度大小。根據相關的大氣科學資料,我們需要確定對城市空氣污染程度影響較大的幾個因素。
四、武漢市空氣污染治理的建議
加強預防,預防是環境空氣污染防治的基礎,沒有檢測手段就很難對環境空氣進行有效的監督預警,要進行預防,這就要求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監測,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管理,及時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居民進行生產生活,以促進生產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治理,需要在管理制度、技術上綜合進行,管理上:實施流域綜合管理計劃,統一規劃空氣污染控制政策和設立執行部門,進行空氣污染的綜合治理。從領導層開始加強對空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視,增強領導工作的針對性、超前性,抓好組織落實,完善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建立目標責任制,分階段、有重要地推動工作開展。
嚴格法律制度,強化環境管理,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要抓緊制定和完善農業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障生態環境建設的順利進行,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行為。
參考文獻:
[1] 司守奎,孫璽菁.數學建模算法與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2] 鄧維斌,唐興艷,胡大權,周宇敏.SPSS19.0統計分析實用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 汪曉銀.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4] 張德豐.Matlab數值分析與仿真案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蘭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