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指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包括雙腳)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觸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體[1]。老年人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問題,也是一個公眾健康問題,即使是身體狀況良好的老年人也容易跌倒,給老年人造成了巨大身心傷害,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本研究對在我院住院期間發生跌倒的8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旨在明確跌倒發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為臨床護士提供相應的護理干預和預防跌倒發生的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 對2008~2012年在我院住院期間發生跌倒的8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男59例,女21例; 年齡61~70歲15例(18.75%),71~80歲41例(51.25%),81~90歲20例(25.00%),91~103歲4例(5.00%);57例(71.25%)為自行或借助輪椅活動者,23例(28.75%)為臥床患者;所患疾病主要是腦梗死、老年癡呆、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80例發生跌倒患者的病歷中的相關信息。具體信息包括: 跌倒患者的一般信息、跌倒發生的原因、地點、發生前的活動、伴隨癥狀、跌倒前后的軀體功能情況、跌倒損傷情況等。
2.1 我院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發生率為0.41%;80例跌倒患者中,在跌倒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正常者7例(8.75%),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輕度受限、部分自理者29例(36.25%),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明顯受限、不能自理者44例(55.00%),因跌倒而導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者52例(65.00%);跌倒的患者中年齡71~80歲的患者占51.25%。
2.2 80例跌倒患者中生理因素引起的跌倒有10例 (12.50%);80例跌倒患者診斷有腦梗死23例(28.75%),癡呆19例(23.75%),冠心病13例(16.25%),高血壓12例(15.00%),糖尿病9例(11.25%),體位性低血壓4例(5.00%);心理因素引起跌倒21例(26.25%);社會因素中患者無陪護人員14例(17.50%),有陪護人員66例(82.50%);環境因素引起的跌倒有22例 (27.50%),其中在室內發生61例(76.25%),室外發生19例(23.75%);藥物因素引起的跌倒有24例(30.00%)。80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詳見表1。

表1 80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
3.1 跌倒的發生率 有研究報道,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發生率為40.2%,且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長期生活在養老機構的老人跌倒發生率則高達50%[2]。35%~40%在社區居住的老年人(≥65歲)每年跌倒≥1次;50%在醫院或者護理院居住的老年人每年至少跌倒1次,而且其中約50%會反復跌倒[3-4]。我院是一所以收治老年患者為主的三級綜合醫院,為提高老年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凡是≥60歲的住院患者入院時均要做老年綜合評估,其中包括跌倒風險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統計結果顯示我院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發生率僅為0.41%,我院自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護理管理模式建立以來,有效地減少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發生率[5]。
3.2 跌倒的后果 老年人跌倒是老年綜合征中最常見的問題,其中老年綜合征一般是指老年人由多種疾病或多種原因造成的同一種臨床表現或問題的征候群[6]。老年跌倒綜合征已成為嚴重妨礙老年人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對現存的醫療保障體系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從我院80例跌倒患者中看出,跌倒后造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者可達65%。
3.3 跌倒的原因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各生理功能均減退,導致老年人肢體協調能力和平衡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使跌倒的危險性明顯增加。本研究中主要為疲乏、雙下肢無力和視覺障礙。老年人的跌倒還與老年人的疾病特點息息相關。本研究表明,腦梗死、癡呆、冠心病以及高血壓患者跌倒的發生率顯著增高。老年人認為能夠生活自理,或者不愿麻煩別人,從而拒絕承認或者忽視了行動緩慢、活動能力下降的衰老事實,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估計不足,對自己的行動不加限制,自主能力過強從而容易發生跌倒。本研究中因心理因素引起的跌倒共21例,在老年人群中跌倒可反復發生,并引起不同程度的損傷,這使老年人產生恐懼心理,形成“跌倒—喪失信心—更容易跌倒”的惡性循環。陪護人員暫時未在患者身旁、陪護人員保護方式不當、責任心不強等也是導致跌倒的主要社會因素。
環境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大多數老年人跌倒發生在室內,老年人對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比較差,不熟悉環境,地面濕滑或有障礙物,過強或過暗的燈光,浴室、馬桶缺少扶手,馬桶座椅過低,病房座椅無靠背、無扶手,輪椅或床制動不好或未及時制動,病床高度不合適、無床檔或床檔固定性差,不合適的鞋子和助行器等都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潛在危險因素。
老年患者長期服用鎮靜安眠藥、心血管藥、降糖藥、鎮痛藥等,可導致老年人出現定向力障礙、共濟失調、頭暈眼花、體位性低血壓、低血糖、幻覺及精神錯亂,易造成意外跌倒。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疾病,容易造成多重用藥或用藥過量,因此藥物因素使老年人發生跌倒的危險性增高。
80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結果體現了跌倒發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需要多學科的干預。由于導致跌倒的影響因素復雜多變,多學科的干預措施對于預防跌倒的效果已經獲得充分肯定[7-8]。預防老年人跌倒的措施應包括加強跌倒的健康教育,多因素跌倒的風險評估,加強運動和平衡功能的訓練,改善關節功能,克服跌倒恐懼心理,嚴密監控藥物的使用,積極治療相關疾病等。因此,要預防老年人跌倒應該建立一個比較系統的體系,包括對跌倒風險的評估,對患者及其陪護的健康宣教,醫護人員的培訓,讓醫護人員、患者及其陪護人員共同參與到預防跌倒的管理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才能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發生。我院通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護理管理模式的建立,對預防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初見成效[5]。因此,應強化老年人對跌倒的認識并采取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這是預防跌倒發生的最有效保障;醫護人員應該更加細致、全面、動態地評估和監測老年人的跌倒風險,采取有效、必要的措施來預防跌倒。
[參考文獻]
[1] FederS G, Cryer C, Donovan S,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in people over 65[J].BMJ,2000,321(7267):1007-1011.
[2] 王秀華,幸德珠,陳海波,等.老年病人跌跌倒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2,12(12):78-79.
[3] Gillespie L. Preventing falls in elderly people[J].BMJ,2004,328(7441):653-654.
[4] Bergland A, Wyller TB. Risk factors for serious fall related injury in elderly women living at home[J].Inj Perv,2004,10(5):308-309.
[5] 鄧寶鳳,王艷艷,李海芳,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與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345-347.
[6] 陳崢.老年綜合征管理指南[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5.
[7] Salminen M, Vahlberg T, Sihvonen S, et al.Effects of risk-based multifactorial fall prevention on postural balance in the community-dwelling aged: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rch Geront Geriatr,2009,48(1):22-27.
[8] Gerdhem P, Ringsberg KA, Akesson K, et al.Clinical history and biologic age predicted falls better than objective functional tests[J].J Clin Epidemiol,2005,58(3):22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