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青,韓美蓮
(常州工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江蘇 常州 213002)
常規測量實驗教學考核點的設置
周 青,韓美蓮
(常州工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江蘇 常州 213002)
測量實驗往往會出現抄襲、編造數據的現象,本文講述如何設置測量實驗教學的檢查點、考核點,旨在最大限度地將不合格的實驗報告剔除出來。
測量實驗;檢查點;考核點
測量實驗是貫穿國民經濟建設各方面的通用性學科,大多數建設工程都離不開測量。同時工程測量又是一門應用性科學,它要求從事測量工作的技術人員具有熟練的操作儀器的基本技能。
筆者所在學校有3個專業、4個專業方向安排有工程測量課程(土木工程(建筑方向)、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工程管理、建筑學),開設工程測量課程必開設測量實驗教學。測量實驗與課堂教學相比,有以下不同:①學生每4~6人分成一組,每組一套儀器;②測量實驗都在野外進行;③教師巡回檢查,現場輔導。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發現學生有抄襲、編造、代做實驗的現象。在目前學生多、教師少、課時緊的情況下,學生不可能一一做給教師看,如何在課堂上解決上述問題?如何保證教學質量?筆者的方法是合理設置測量實驗教學的檢查點、考核點,加大對實驗報告的檢查、考核力度,最大限度地發現抄襲、編造的數據,對不合格的報告,抄襲、編造數據的現象堅決要求重測。其中以常規測量實驗中3次主要實驗成績(等外水準測量、四等水準測量、多邊形水平角觀測)的平均值作為學生測量實驗考核的成績。對于代做實驗的情況,由于學生多、教師少、課時緊,筆者一般在測量實習期間對每位學生進行經緯儀對中整平測試,從完成質量、完成時間上考查學生平時掌握儀器的熟練程度,在此不作展開。下面重點講述筆者在上述3項實驗中是如何設置測量實驗考核點的。
水準測量實驗分兩次:一次是等外水準測量,另一次是四等水準測量。等外水準測量的具體要求是每組每位學生完成三段閉合水準路線各一次,實驗報告當場完成,以組為單位當場上交,教師當場批改,有問題的報告在有時間的情況下當場補測或重測(我們一般把實驗課安排在下午,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做實驗或重做實驗)。檢查批改時將同組學生的實驗報告一齊打開,首先檢查實驗數據有無雷同,第一次實驗經常會發現數據很接近或完全相同的報告,這往往是由于一個學生觀測后另一個學生不改變儀器高度就直接讀數,或完全是抄襲造成的。對于這種情況要求這些學生一律重測,而且進行這樣的檢查后學生下次往往不敢再抄襲。其次檢查規范中規定的“3、3、5 mm”誤差,由于在理論教學中已經作了強調,學生一般不會超差。最后檢查閉合差是否小于閉合差允許值,由于是第一次做這種實驗,經常會查出問題,有時會出現三段高差都為正或都為負的現象,因此在當場批改時可要求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找出問題究竟是出現在什么地方,學生自己能發現的可以不重測,否則要求重測。而本次實驗學生如果編造一些數據,滿足上面幾項限差規定,教師則很難發現。但本次實驗是最基礎的實驗,重點考查學生儀器的操作、測量的方法是否掌握,為四等水準測量實驗奠定良好的基礎。四等水準測量的考核除了檢查上述幾項外,還要檢查視距差和累計視距差。對于視距差和累計視距差的檢查在理論課上都會講到,因此當學生測量不合格,編造數據時會考慮到。因此筆者對四等水準測量實驗的考核重點在檢查十字絲上下絲讀數的平均是否等于中絲讀數,允許最大差10 mm(考慮到學生在讀數方面沒有經驗,允許差值可以大一些)。這項檢查在理論課上不作講授,因其屬隱含的幾何關系,學生在編造數據時不會考慮到這種情況,因此大部分編造數據的情況都會被檢查出來,以后他們再做實驗時就不敢再隨意編造數據。這項檢查方法可以在學生實驗全部通過后再講。
水準儀的操作相對比較簡單,經緯儀的操作則是難點也是重點。筆者首先安排一節理論教學課講解經緯儀測角原理、儀器構造和操作方法,第二節課即進行經緯儀操作練習,使學生對經緯儀構造、各個螺旋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產生感性認識。在做多邊形水平角觀測實驗時,一般要求以3~4名學生為一小組,觀測一個三角形或四邊形的各個內角,組成閉合多邊形,其中每名學生觀測一個內角,每個內角兩個測回。為了較好地完成本次實驗,在做實驗的前一天,對每一小組組長集中強化培訓一小時,由教師手把手指導,步步檢查復核(由于參加人員都是每一小組的組長,人數又較少,這樣的教學是可以做到的),基本上使每一組組長都能夠獨立完整觀測一個角,記錄數據、格式準確無誤。第二天正式開始實驗時由組長先觀測第一個角,邊做邊講解,其他組員觀摩學習;其他組員觀測時,由組長負責指導、檢查,這樣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自覺性。教師則在實驗場地巡回輔導,解答問題。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大減輕教師的輔導工作量。但即使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實驗,學生還是會出各種問題,由于半測回限差、各測回限差、多邊形內角和閉合差允許值都已在理論課上作過講授,學生一旦有以上各項限差通不過的情況,則往往會編造數據,編造的數據一般會滿足上述各項限差的規定,教師于是很難發現學生實驗數據的問題。為避免出現此類現象,應做到學生做一步教師檢查一步,但在現在學生多、教師少、課時緊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除檢查半測回限差、各測回限差、多邊形內角和閉合差等理論課上重點講授的內容外,應重點檢查2c互差,即將任何角任何測回的2c值相比較,看它們的互差是否在正負60″范圍之內(考慮到這是學生初次做角度觀測,范圍可放大一些)。因為2c反映的是經緯儀視準軸和橫軸的誤差,理論上同一臺儀器2c值應該一樣,它的互差值理論上應該為0。這部分內容在經緯儀的檢驗校正中要提到,但學生一般不會提前預習,學習也不會這么深入,編造數據時不會考慮到這點,因此在檢查學生實驗報告時基本上都能夠檢查出來,學生的返工重做率很高,一般重做2~3次都很正常。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促使學生有盡可能多的時間接觸儀器、操作儀器,使學生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逐步發展到靈活、創造性地使用儀器。因此設置2c互差作為多邊形水平角觀測實驗的檢查點、考核點是可行的,可以很有效地發現學生編造的實驗數據,使學生真正掌握儀器的操作要領,有效保證了教學的質量。
通過設置上述測量實驗的檢查點、考核點,可以有效地發現、解決學生抄襲和編造數據的問題,保證實驗教學的質量。實驗環節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理論知識向實際動手能力的轉化,關系到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目標的實現。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付出較大的代價和犧牲,學生正常課時完不成任務、反反復復重做實驗、一次一次的輔導批改都要耗費大量的課外時間。但通過設置這樣的檢查點、考核點,一方面能夠有效地解決測量實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保證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學習風氣,為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測量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讓學生靈活應用知識,注重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以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的綜合培養,這才是教學的真正目的,才能真正培養優秀的應用型本科人才。
[1] 段貽民,杜國標.非測繪專業測量學教學改革方案的研究[J].測繪通報,2004(5):58-60.
[2] 汪祖民.對非測繪專業測量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測繪通報,2002(8):59-60.
[3] 齊冬梅,初湘義.非測繪專業測量學實驗改革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10):100-102.
[4] 戴文琰,鄭琦宏.提高測量實驗教學質量的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2004(4):489-491.
[5] 龍四春,李朝奎.非測量專業測量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6):699-702.
Setting of Testing Points of Conventional Survey Experimental Teaching
ZHOU Qing,HAN Meilian
G64
B
0494-0911(2014)11-0127-02
2014-01-20
2013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2013JSJG048)
周 青(1966—),男,江蘇常州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測量學教學和建筑變形監測工作。
周青,韓美蓮.常規測量實驗教學考核點的設置[J].測繪通報,2014(11):127-128.
10.13474/j.cnki.11-2246.2014.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