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櫟仁 陳德敏(江西省產權交易所,南昌330077)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講話體會(之一)
——深刻認識我國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的積極意義
◎盧櫟仁 陳德敏(江西省產權交易所,南昌330077)
據“新華視點”微博報道,習近平總書記3月9日在十二屆二次全國人代會期間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基本政策已明確,關鍵是細則,成敗也在細則。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改革的關鍵是公開透明。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尖銳地指出了過去國企改革和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因此,健全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督制度,加強我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對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防止和治理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領域權錢交易、自賣自買、藏匿侵吞國有資產、賤賣國有資產、逃廢銀行債務、侵犯職工權益等腐敗問題,保護國有資產和群眾利益,保障企業國有產權公開公平公正交易,維護社會穩定,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要充分認識我國開展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的積極意義,先要認清企業國有產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屬性。
1.1 企業國有產權的基本概念
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包括物權、股權、債權和知識產權等各類財產權,它是包含財產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經營權、收益權以及處置權的一組權利。
關于企業國有產權,《企業國有資產法》表述為“國家對企業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頒發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表述為“國家對企業以各種形式投入形成的權益、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各種投資所形成的應享有的權益,以及依法認定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財政部《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表述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授權投資主體對金融企業各種形式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企業國有產權分為非上市企業國有產權和上市企業國有產權。
1.2 企業國有產權的基本屬性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國有產權是產權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與其他產權具有相同的基本屬性,即排他性、獨立性、可交易性、收益性、法律性、價格不確定性。這些基本特性為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提供了理論基礎。
1.3 企業國有產權的主要類別
企業國有產權包括: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對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國有參股公司所享有的權益;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對下屬全資、控股、參股企業享有的權益;國有參股公司對重要子公司所享有的權益。
1.4 我國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
簡單的說,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是企業國有產權所有者將其擁有產權的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及相關權利作為商品進行買賣的經濟活動。舉一個例子可以形象地說清交易的四重概念。某政府出資興辦了一家企業,該政府就有了這家企業的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及相關權利(如商標權、專利權)。如果他把整個企業賣了,就是賣了這家企業的所有權;如果他把這個企業有償轉讓給別人經營了,就是賣了這家企業的經營權;如果他把這個企業收益權有償轉讓給別人,就是賣了這家企業的收益權;如果他把這個企業的商標權或專利權賣了,就是賣了這家企業的相關權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經濟體制改革。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我國國企先是進行放權、讓利改革,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國企按照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的原則,開始探索多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當年,馬勝利以承包方式獲得石家莊造紙廠的經營權,開我國產權交易先河。1995年9月,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要著眼于搞好整個國有經濟,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即“抓大放小”。在山東諸城等很多地方,“抓大放小”不僅使地方國有企業順利轉制,搞活了縣域經濟,而且提高了就業率和工人收入水平。“抓大放小”戰略舉措為中國經濟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但在一些地方,“放小”成為簡單地“一賣了之”,使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出現了很多弊端。
實踐證明,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有利于避免權錢交易,有利于禁止管理層自賣自買,有利于杜絕藏匿侵吞國有資產,有利于防止賤賣國有資產,有利于避免逃廢銀行債務,有利于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對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保障企業國有產權陽光交易、維護社會穩定、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2.1 避免權錢交易
2002年,在四川犍為縣川犍電力改制中,四川省犍為縣原縣委書記田玉飛受賄1800萬元,幫助王德軍收購川犍電力70%股份。2006年7月,田玉飛因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死緩。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頒發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號)規定,一項企業國有產權要不要轉讓,必須經過嚴格的決策和批準程序;對以什么條件、什么價格轉讓和在什么場所交易,都做了具體規定。因此,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可以盡可能減少書記、市長在交易中的話語權,盡可能避免決策關鍵人進行權錢交易。
2.2 禁止管理層自賣自買
2003年,原海口市電子工業總公司(國有企業)宣告破產,2004年2月,原企業職工發現,以431萬元價格買走這家國企的海南錦源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原電子公司的黨委書記、總經理羅昌兆的妻子楊健瓊。《企業國有產權向管理層轉讓暫行規定》(國資發產權[2005]78號)規定,不允許國有企業經營者(或管理者)不經評估機構評估,自己或指派代理人購買。如果按照《企業國有產權向管理層轉讓暫行規定》執行,這家破產國企就不會落入羅昌兆的妻子楊健瓊之手。
2.3 杜絕藏匿侵吞國有資產
2000年2月,原成都市旅游服務公司總經理劉子皿、副經理趙洪遠利用公司改制,采用隱匿資產、虛假做賬、隱瞞改制真相欺騙職工轉讓股份等手段侵吞國有資產4700余萬元,成都市法院判處劉子皿死緩,趙洪遠無期徒刑。2002年6月,徐州市新苑房地產開發公司(國有企業)公司經理肖平在改制審計評估中,隱匿債權131.3萬元并占為己有,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按照2003年以來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必須清產核資、財務審計(包括法定代表人離任審計)、資產評估,公告信息,公開征集受讓人。因此,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可以杜絕一些國有企業經營者(或管理者)故意將企業優質資產不列入會計報表中或資產評估范圍,在企業產權改制轉讓后,再把藏匿的優質資產轉入改制后的新企業或買方。
2.4 防止賤賣國有資產
2001年9至10月,原湖南省邵陽市常務副市長戴松林在湖南第一紙板廠(國有企業)改制中,以市政府名義強令邵陽市天瑞會計師事務所為買方鄭某提供525萬美元的虛假驗資證明,國家因此損失2000余萬元,事后鄭某數次送給戴松林近20萬元人民幣。戴松林依靠這種手段,先后收受“好處費”折合人民幣200余萬元。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可以防止一些國有企業管理者(或經營者)與買方合謀,以零資產、負資產為借口,故意壓低轉讓價格,賤賣國有資產,并在轉讓成功后收受買方巨額好處費。
2.5 避免逃廢銀行債務
據新華社2001年6月8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布的統計表明,截至2000年末,在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商業銀行開戶的62656戶改制企業,經金融債權管理機構認定,有逃廢債企業32140戶,逃廢銀行貸款本息1851億元。2004年6月青島市一份《關于企業逃廢銀行債務的調查報告》指出,近年來,一些企業借改制之機實行假分立、假兼并、假租賃、假出售等,以達到懸空、逃廢的目的。據調查統計,截止到2004年6月末,青島市國有企業因改制和產權轉讓,逃廢農業發展銀行等9家銀行本息32.4億元。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方案應當載明轉讓標的企業涉及的債權、債務包括拖欠職工債務的處理方案。按照這樣的規定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就可以避免逃廢銀行債務。
2.6 保護職工合法權益
1998年,為了鼓勵企業改制,青島市國有資產管理局在《關于整體出售國營青島制針廠國有凈資產的批復》規定,“同意將青島制針廠的國有凈資產無償轉讓企業全體職工”。然而,從1998年底開始至2010年,新的經營者陸續強迫400多名職工失業(其中部分職工沒有得到分文的補償),使這部分職工應享受的原企業資產被剝奪。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轉讓企業國有產權導致轉讓方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應當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處理好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解決轉讓標的企業拖欠職工的工資、欠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以及其他有關費用,并做好企業職工各項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工作。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可以避免一些地方在企業改制產權轉讓中通過掠奪職工改制補償金、不簽訂勞動合同、無故辭退員工、壓低工人工資、不按時發放工資、不繳或少繳社會保險費等行徑,保護職工的勞動和經濟上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