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磊(天津股權交易所,天津 300457)
資本的力量——佳音生物的企業傳奇
◎ 趙磊(天津股權交易所,天津 300457)
最近幾個月,韓鈺松成了名符其實的空中飛人,在天津和海南兩地不停往返。他所在的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本只是扎根北方的企業,而不停的海南之行是因為他們把業務觸角已經伸向了中國的最南端。在那里,佳音生物在被海洋環抱的地方,打造了一座城市中的海洋牧場。
今年年中,海南德益豐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省瓊海市開業。作為佳音生物的全資子公司,德益豐是佳音生物不同以往的全新嘗試,標志著企業向原有產業鏈下游的延伸。
在德益豐開業之前,海友佳音是一家專注于天然生物餌料研究與應用的公司,主要業務是豐年蟲卵、小球藻和冷凍生物餌料的加工銷售。
經營生物餌料多年后的佳音生物似乎遇到了問題,企業規模很難擴大。于是,他們決定用自己生產的餌料進行育苗,進軍產業鏈下游。“用來養殖的水體資源越來越少,而環保要求對于養殖污染要求越來越高,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是一個趨勢,這也是佳音生物在海南設立這一高標準基地的重要原因。” 韓鈺松說道。
韓鈺松所提到的基地正是德益豐公司旗下的重要資產,這個已經建成的基地占地約4300平方米,投資近2000萬元,其中單是水處理設備就投入了約500萬元。如今,這個基地已經成為佳音生物為推廣全生物餌料、工廠化、循環水育苗技術的示范性基地。通俗說就是基地通過自身循環水來進行高檔魚蝦的育苗養殖,采用的是自己生產的生物餌料,實現了工廠化生產。相對于常見的室外池塘養殖,這相當于打造了一片室內海洋,并且通過溫度調節可以不受季節影響。
佳音生物的巨大變化引得同行紛紛側目,“海洋牧場”的概念也在業內叫響。
8月上旬,德益豐正式開始培育第一批石斑魚苗,預計首批產珍珠石斑苗與龍膽石斑苗共50萬至100萬尾。據韓鈺松估算,從8月到年底,基地可以完成3批育苗,實現產值1500萬元,迅速為公司今年的業績作出貢獻。
海南基地建成并投產,毫無疑問可以看做是佳音生物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一個當年苦苦尋覓發展道路的小微企業,如今正在行業內分食越來越大的蛋糕。
當韓鈺松走進坐落在天津津南區的生物餌料生產基地,想起公司近年來的發展,感概頗多。其實,有同樣感概的不止他一人。與負責對外事務的韓鈺松相比,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何家瑞盡管很少拋頭露面,卻更加了解這家企業從無到有,有小到大的變遷。
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何家瑞以前是名建筑工人,20多年前的他根本想不到10年之后他會從事水產這個行業,也不會想到20多年后他會擁有一個生物餌料行業的領軍企業。“我喜歡到處走,基本上一個月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外出差。”何家瑞認為行萬里路如讀萬卷書,好學、愛問、愛想、做標準化也是他把海友佳音從小做到大的心得。
“進入水產純屬偶然,那時自己的心態也是為了謀生。但經過多年的摸索打拼,我越來越喜歡這個行業。”何家瑞坦言。從1998年進入行業,他的足跡遍布我國大部分的地區及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用他的話說是“14年追夢豐年蟲,遠足世界”。依靠著自己的勤奮,2003年海友佳音首創的“生物餌料工廠模式”在競爭激烈的豐年蟲卵領域奠定了行業地位。“我非常喜歡問,也喜歡想問題,我相信勤能補拙,邊走邊看,可能會比別人走得更快更高些。這也許不是最好的方法,但肯定是一個好方法。”
“我待在辦公室的時間很少是因為我給每個部門都制定了一個標準。”給各部門制定標準也是何家瑞在多年摸爬滾打之中總結出來的有效管理方式之一。當年何家瑞正是依據標準化的自我要求,慢慢從臺資企業的倉庫保管員做到營銷主管,成為當時臺資企業里唯一一個低學歷卻拿高工資的人。“我認為水產行業也缺乏標準,所有養殖涉及到的方面都應該要有標準化。”何家瑞直言,“現在有的苗場老板受制于技術員,歸根到底是沒有掌握方法,沒有總結規律。如果做到標準化,老板會比其他人更早知道漏洞,更好地進行指導。”
當年,以豐年蟲卵起家的海友佳音雖然已經擁有了一定競爭優勢,但何家瑞仍看到未來的危機,于是積極豐富公司的業務范圍。2010年,海友佳音啟動了輪蟲的高密度培養研發,實現一毫升水體輪蟲數量達2至3萬個,大大提高了培養效益。就在那時,公司又制定出從生物餌料向下游育苗及養成發展的戰略規劃。
當規劃躍然紙上的時候,佳音生物上上下下每個人都感到興奮。根據這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他們對自己的規劃信心十足。然而,規劃的實現又談何容易,尤其是對于一個在行業內缺少話語權的中小企業來說。
海南德益豐——高標準的生態育苗基地,這就是佳音生物當年的規劃。在如今看來,4年前的規劃被證明并非妄想。然而,這個規劃的實現不僅僅是依靠何家瑞和韓鈺松敏銳的判斷和艱苦奮斗,一股來自資本市場的力量助推了佳音生物實現了質的飛躍。
在2014年天津舉辦的國際融資洽談會上,佳音生物與天交所初次相識。正是這次接觸,開啟了佳音生物日后三年飛速的發展。何家瑞和韓鈺松等公司高管十分認同天交所平臺的市場功能和服務體系,迅速啟動了掛牌程序,僅僅用了3個月時間,就順利登陸天交所,并成為天交所第100家掛牌企業。
韓鈺松介紹說,在掛牌之后,企業信用提升,上海銀行天津分行提供了1000萬元的股權質押貸款,北京銀行提供了2000萬元房產和土地質押貸款。企業一夜之間從找銀行無門到銀行上門提供服務。這3000萬元幫助企業在當年超額完成采購計劃,并大幅度降低了資金成本。
有了資金的支持,那個寫在紙上、埋在心里的規劃已經具備了夢想成真的可能。就在企業掛牌的當年,海南新基地的建設工作逐步展開。
韓玉松對掛牌后那段時間的事情記憶猶新,可以說那是公司上上下下最忙的一段時間:何家瑞和韓鈺松經常要見各類客人,前來面試的高端人才、想要投資的投資機構、想要貸款的銀行,還有絡繹不絕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當年,公司客戶訂單量大幅上升,使得企業超額完成生產任務。隨著企業知名度迅速提高,陸續有12名碩士和2名博士慕名而來,充實到研發團隊,還有外企高管加入到管理團隊,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
如今的韓鈺松回想起3年前那段日子仍是歷歷在目,笑稱“我們從來沒有那么忙過。”
在天交所掛牌后的佳音生物不僅走向了正軌,更邁向了發展的快車道。在掛牌前,公司只是一家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利潤100多萬元的小企業。經過天交所的培育,公司在2013年銷售額突破一個億,利潤逐年增加。兩年多時間里經營業績增長近十倍。
在天津津南區的佳音生物總部,有一座3700平方米的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這也是在掛牌之后建立的。今年,中心被評為天津市級企業研發中心。
韓鈺松穿過寬敞明亮且極其潔凈的實驗室,來到了研發中心的咖啡廳。咖啡廳柔和的燈光和放松的氛圍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公司給研發人員提供休息的地方。“要給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這也是我們在掛牌后在觀念上的一個重大提升。”韓鈺松說。
天津基地負責技術研發和生物餌料的生產銷售,海南基地負責石斑魚苗及蝦苗的健康繁殖,佳音生物的產業鏈條就這樣完善起來。
8月22日,上海,天交所路演中心。韓鈺松翻著修改多遍的PPT在臺上進行著演講,臺下坐著的是天交所請來的數十家專注于農業領域的投資機構。
他此行的目的十分簡單:融資。隨著海南新基地投產并產生效益,佳音生物開始籌劃更大的發展。
就像4年前那個延伸產業鏈的規劃一樣,他們如今又有了新規劃,就是繼續在南方其他省份復制海南基地的成功模式,打造更多的海洋牧場。與4年前不同的是,那時的佳音生物還沒有和天交所結緣;如今的佳音生物已經站上了天交所這個助推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強大平臺。
由于可以依托天交所平臺的綜合服務體系,愛思考的何家瑞如今也更有底氣。“海南基地的業務將逐漸成為重點,魚苗和蝦苗業務并肩發展,下一步就將在此基礎上往外邁。因為現有養殖基地面積有限,計劃明年再建一間養蝦工廠。將來還要建城市農場,把養殖場搬到城市附近,給城市做配套。”他如此規劃公司的未來,“未來的佳音生物將形成以生態育苗和銷售為紐帶,以后續生物飼料和相關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格局,構筑以種苗、生物餌料、養殖技術服務一體化的產業鏈模式。”
上海路演結束后,多家投資機構對佳音生物十分感興趣,紛紛找到韓鈺松了解更詳細的信息。在熱情解答完畢過后,他馬不停蹄地回到了天津。
緊接著,韓鈺松再次打開那個已經被修改多遍的PPT,并找來相關人員繼續進行修改。他知道這個展示平臺來之不易,公司下一步的規劃想要實現,就要從眼下的每一份企業展示文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