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欣 張迎芬
在人類的所有感覺器官中,視覺和聽覺是最具認識性的,而視覺更是占據了基礎性和主導性的地位。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中,新媒體的出現,促使人們在視覺觀念與方法認知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視覺傳播藝術的形態與特征、傳播媒介與內容、創作者的制作方式及消費者的感受體驗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環顧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我們發現不同時代的大眾傳媒技術,如印刷、廣播、電影和電視等,都對當時的藝術與文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并由此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當今世界是一個信息化高度發達的時代,尤其是以數字電視、互聯網和手機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更是給當代視覺藝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事實上,圖像早在原始人類時期就已經存在,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步形成了一個以視覺圖像為核心的新時期,其中以電影、電視、動漫、游戲、多媒體等視覺化的文化和媒介作為時代的主要標志。這種視覺圖像正在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沖擊著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跨越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也解除了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障礙。
視覺藝術發展到當今的新媒體時期,已經完全突破了傳統藝術所面臨的各種禁忌與束縛,真正體現出了藝術創作的自由與創新特征。應該說,視覺藝術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浪潮,尤其是在新媒體環境下,視覺藝術更是建立在高新科技的基礎之上,標志著視覺文化藝術革命的真正到來。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種文化形態的轉變,是人類社會進入到一個全新文明發展狀態的明顯標志之一。現在的視覺藝術主要以數字技術、網絡、移動互聯網等交互式傳輸作為主要載體與形式,具有跨時代與新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新媒體環境下,視覺藝術的更新與變化主要源于人類的本能視覺需求與視覺欲望,反過來視覺藝術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審美認知方式,尤其是新媒體環境造成的視覺藝術的技術復制性、娛樂性、商業性正在使得傳統的審美文化與審美理念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蝕和消解,視覺藝術正經歷著各種改革與更新。視覺藝術從本質上來說仍然屬于藝術的范疇,具有藝術的本質,即創造性,它將引領視覺藝術進行表現形式、閱讀方式及審美精神的重構,并追求藝術與技術的有效結合,從而展現出不同文化的自我更新與個性化特征。視覺藝術要想實現創新,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創造性思維和新穎的表達方式,進而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力與視覺沖擊力。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需要把傳統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并有選擇性地融入現代化的觀念,提高受眾的審美能力。實際上,藝術本身就是一種開放的結構,其中新媒體技術更是為視覺藝術創新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它將給人們帶來全新的生活藝術體驗。
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作用。新媒體技術為視覺藝術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也使得視覺藝術作品的創作走向了一種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尤其是視覺藝術的表現形式與內容寓意等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發展,不斷向著數字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此外,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視覺藝術呈現出一種“奇觀化”的發展,不僅給人帶來一種視聽方面的震撼感,還包含了豐富且多維化的人文內涵。如《星戰前傳》《創戰紀》等很多超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新媒體技術給了視覺藝術一種全新的詮釋與展現,讓人們看到了一種不同凡響的視覺奇觀,從而讓人們的想像力被無限拓展,讓原本冰冷的新媒體技術支撐下的機器具有了一定的人文情感,在新媒體環境下實現了人與技術之間的良性互動。
新媒體技術仍存藝術不足。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對于新技術的體驗有著較為強烈的視覺需求,很多新技術都趨之若鶩地想營造出一種視覺方面的奇特景象,卻反而忽視了人文主義的訴求,從而使得視覺藝術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顯得少了精神方面的追求,無法真正從人文氣息方面來感動人、愉悅人。因此,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藝術必須實現自我更新,要讓藝術與技術能夠真正融合在一起,通過信息革命的實現來不斷推動視覺藝術的技術化,但同時也不能弱化其藝術性質,要讓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視覺藝術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而不是提供技術依賴。如電影《太空戰士》中,創作者重視影片的逼真場景方面卻忽視了畫面是否具有感情,是否扣人心弦。這就是說,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藝術雖然比原來進步與成熟了,但是,卻變得并沒有多少獨創性,這是一種極為尷尬的發展趨勢。因此,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的確有效促進了視覺藝術及其媒介的快速更新與發展,并催生了視覺藝術的重大變化,甚至在我們還沒有能夠全然理解視覺藝術的手段與方式時,瞬時就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變化之中去了,但我們不能把視覺藝術看成是簡單的技術手段的發展與變更,而應該是在藝術與技術的有機融合下,改變了的視覺藝術的存在和傳播方式。
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藝術創新。事實上,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藝術創新,是從圖像創造發展到視覺世界的創造,這就是虛擬現實技術。這種虛擬的技術不再是對真實狀況的簡單模仿和復制,而是對意境世界積極主動的建構,讓人們沉浸在一種較為直觀和多維的視覺體驗當中。因此,新媒體技術正在把傳統的視覺藝術變成一種具有意境化特征的虛擬現實成果,設計者可以讓人們置身于一種二維或三維的空間中,并喚起人們對這些空間的豐富聯想和想象,讓人們通過對時空的重構來創造一種全新的人為空間。那么,視覺藝術的設計者就應該改變時間進度來改變時間的客觀長度,也可以通過改變人們的特殊經歷來改變人們意識里的時間長度等,從而使人們在新媒體環境下進行視覺實踐的時候,能夠產生一種感覺上的錯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藝術就是通過計算機來創造的思維藝術,讓人們通過一種虛擬的時間表來體驗到不同于現實生活的藝術創造。這是一個技術主宰藝術的時代,它滿足了人們對于新媒體這種信息平臺的視覺沖動,尤其是其中的電影藝術更是具備了視覺媒體的永久性的藝術魅力。這是因為在電影藝術中,人們可以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視覺藝術期望,通過電影中的技術來把一些現實中無法實現的虛擬影像等視覺狀況展現出來,從而讓觀眾不僅面對現代化的新媒體技術帶來的視覺盛宴,還可以讓觀眾沉浸在逼真的技術影像當中,讓觀眾體會到一種新媒體技術帶來的虛擬網絡營造的視覺藝術氛圍,并且通過這種具有高速運算處理能力的計算機技術來對新媒體技術進行進一步的充實與更新,從而為觀眾營造出一個全方位的、綜合感受的虛擬視覺世界。
視覺藝術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形式即為以視覺信息為標示的跨界的多維交互方式。從本質上來說,視覺藝術創新并不是簡單的藝術風格與形式方面的創新,而是其內容方面的創新。這是因為任何一門藝術的創新,除了其藝術表現風格與形式方面的創新以外,更主要的是其藝術想法和藝術意境是否具有創新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藝術形式就是視覺藝術的語言和語法所在,是視覺藝術的具體精神載體。如果我們說視覺藝術要實現創新發展的話,應該使其具有全新的藝術內涵,這些新的藝術精神將給予視覺藝術新的表現形式,并讓視覺藝術顯得更具活力和生命力,也被更為準確、更為理想地表達出來。視覺藝術的精神內涵與價值觀之于其形式與風格來說,顯得更為重要,是其是否能夠實現一定創新的集中體現。因此,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藝術更應該從內容與思想方面下功夫來進行自我創新,通過高科技手段來體現出視覺藝術的互動性、聯結性和轉變性,真正讓視覺藝術作品在新媒體技術的輔助下,進行創新性的思考與探索。
隨著社會變革的不斷推進,傳統藝術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尤其在新媒體環境下,視覺藝術對自己的內容與形式進行了技術的創新,從而實現了新媒體技術對視覺藝術的創新性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得視覺藝術成為現代技術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體。它是多維的藝術跨界性交流與融通,也是基于新媒體技術基礎上的藝術創造,是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對一些傳統生活狀態與文化冷漠的救贖,從而真正實現了新媒體環境下視覺藝術的共生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