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杰
佛手瓜又稱合掌瓜,德化縣俗稱掌瓜,原產于墨西哥和中美洲,1915年傳入中國,是一種營養豐富、產量高、適應性強且耐儲運的蔬菜。1947年赤水街居民從外地引進試種,在德化縣已有68年的栽培歷史。德化縣海拔高,山清水秀,云霧多,氣候溫和,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好,地域廣闊,非常適合佛手瓜栽培。全縣18個鄉鎮都廣泛種植,主要產區在赤水鎮赤水街、福全村、吉嶺村、小銘村、錦洋村,上涌鎮西溪村,蓋德鎮鳳山村,湯頭鄉吉山村等地。
佛手瓜是德化縣的一種特色蔬菜,產品不僅供應本縣,還銷往本省福州、泉州、廈門,以及外省的上海等大中城市。佛手瓜具有很強的抗病蟲能力,健身栽培過程可不施用農藥,生產的無公害佛手瓜,深受廣大城鄉居民的喜愛。夏秋為其盛產期,有效地緩解了蔬菜淡季市場。佛手瓜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醬瓜、醬料等食品,還具有健胃、疏肝、幫助兒童智力成長等藥用價值,市場開發潛力大,在山區推廣種植大有可為。
佛手瓜屬葫蘆科塊狀根多年生攀援性宿根草本植物。喜溫暖,不耐高溫和嚴寒,0℃時莖葉出現凍害,-5~-3℃莖葉全部枯死,發芽適溫 18~25℃,幼苗期生長適溫為20~30℃。它是一種短日照作物,葉片長5~15 cm,雌雄同株異花,花淡黃色,根系發達,一般一年生側根長達2 m以上。佛手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據測定,每1 000 g鮮瓜含蛋白質5 g、脂肪1 g、纖維素30 g、碳水化合物77 g,還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以及鈣、鋅、鐵等元素。
①產量表現 種后80天即可開花,生長結果期長,德化從6月開始結瓜,一直到11月中旬下霜前為止,結果期270天左右。氣溫較高地方,還可以提早結瓜。佛手瓜還會生長瓜薯,種植后生長幾年,每株都會結薯2.5~3 kg,植株不再開花結瓜時即可挖薯食用。每株佛手瓜可采300~600個瓜,據實地測產,在赤水街平均株產175 kg,當地種植能手洪英達種植的單株最高產瓜750~1 000 kg,最大單瓜質量1.2 kg。一般每667 m2產量3 500 kg以上,高產可超過5 000 kg。
②效益表現 2013年德化縣市場零售價約為3元/kg,規模種植按批發價1元/kg計算,每667 m2產值可達3 000~5 000元,這是山區農村發展經濟的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的好項目。
選用生長勢強、瓜蔓壯而長、開花結果多、豐產性好的綠皮種,種植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德化目前種植的都是綠皮種。
露地種植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去年留下的佛手瓜種,在立春(2月3~5日)以后,當氣溫達12℃以上時,晴天進行種植;另一種是切根分株種植,一般在清明(4月4~6日)前后,當去年的宿根芽長到10~15 cm時,帶2~3個芽進行切根移栽。佛手瓜生長適應性強,在房前屋后、菜園地、溪邊等均可種植,以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水源充足的地塊最為適宜。定植時要挖穴栽種,采用切根分株法種植的要深挖50 cm見方、60 cm深的穴。要施足基肥,每穴施腐熟家畜肥料、草木灰20~25 kg。種植密度掌握每667 m2種植20~30株。
①引蔓上架 幼苗生長期要及時抹除莖基部的側芽 ,每株保留2~3條子蔓。佛手瓜生長力和攀緣力很強,當瓜蔓長到40 cm左右,就要用竹竿、木棍搭瓜棚引藤蔓上架,上架后不再打側枝任其生長,但要注意調整莖蔓伸展方向,使之分布均勻。瓜棚高1.8~2.2 m,利于通風透氣和陽光照射,促進生長旺盛,多開花、多結瓜,以奪取高產,也較方便摘瓜。
②肥水管理 幼苗期4~5月,定植后一個月內主要做好保溫增溫工作,促進幼苗快速生長,此期間不追肥,只澆小水,使土壤不干燥。
生長開花期6~8月,每月上旬追肥1次,每次每株施腐熟人畜肥5~10 kg,過磷酸鈣500 g,或復合肥500 g,施肥時要離根莖部30 cm。
越夏期7~8月,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防止缺水,且要常除草,做好培土等工作,促進生長。
盛花盛果期9~11月,據赤水街長期種植經驗,這個時期每收一次瓜就要施一次肥,一般每15天追施一次復合肥,每次每株1~1.5 kg。還要及時抹去植株根部萌蘗藤蔓,避免浪費養分,瓜園土壤干燥要及時澆水。葉子長得太多,可適當剪去部分葉片,防止葉子太茂盛,空氣不流通,光照不足而影響開花結瓜。
佛手瓜抗病蟲能力很強,一般病蟲害較少,實施健身栽培措施,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用農藥防治。偶爾發生蚜蟲為害時,可用吡蟲啉3 000倍液噴霧;發生灰霉病,為害花朵、葉片和幼瓜時,可用5%速克靈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
適時采收才能提高商品率和經濟效益。佛手瓜開花授粉后15~20天即可采收食用,即瓜的表皮未老化時采瓜,這樣口感好,一般在瓜質量250 g左右時采收上市,利于提高瓜的質量和產量。采摘時注意不要損傷果皮,以免影響運輸和貯藏。
種瓜要選擇個頭肥壯、質量500 g左右、表皮光滑、蠟質多、微黃色、茸毛不明顯、芽眼微微突起、無畸形、無傷疤的瓜。用開花后30天以上的成熟果作種瓜,但過熟的裂口果及過早發芽果均不宜作種瓜。種瓜要貯藏在窯洞里,地洞溫暖,又有一定的濕度,不易爛種,有利于翌年開春早生根發芽,及時播種,奪取高產。
霜降(10月23日或24日)后開始下霜,佛手瓜地上部分藤蔓就會慢慢枯死,為保護宿根不受凍,要用稻草蓋好,并用竹片圈起來,防止牲畜糟蹋,使來年發芽快,植株健壯,有利于早結瓜多結瓜,產量更高。
根據長期生產實踐結果表明,用宿根苗種植結瓜早,產量比用種瓜種植的產量高,這是影響佛手瓜產量的一個主要因素。
佛手瓜在海拔700 m以上的中亞熱帶山區種植,是奪取高產、生產綠色食品的一個主要條件。
佛手瓜既是一種無公害蔬菜,又是一種觀賞蔬菜。更新農業發展思想,把佛手瓜生產基地建成旅游觀光基地,打響綠色品牌,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觀光農業,是增加山區農戶經濟收入的一個重要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