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斯絮
對于80后、90后的適婚男女而言,2013無疑是個好年景——為了圖個“愛你一生”的好彩頭,無數青年扎堆在這一年定情、結婚。特別是“萬年一遇”的2013年1月4日,全國各地的婚姻登記處更是人氣爆棚,一些新人甚至不惜在瑟瑟寒風中排隊等候數小時,可還沒過幾天,已經有數對怨偶鬧起了離婚。“一生一世”是否已成為“轉瞬即逝”?2013,且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婚戀景象。
這一年,美女們在忙著覓富豪。包括空姐、白領、海歸大學生在內的優質女涌向了富豪相親會,從整形專家到命相大師,甚至用上了測謊儀器,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這一年,蘿莉們在忙著追大叔。現有婚戀調研顯示:18~25歲之間的女性,70%有大叔控情結,欲與大自己10歲以上的男性為伴。而17歲臺灣學生林靖恩與57歲音樂人李坤城的“爺孫戀”更是在微博上頻頻放閃。
可大叔全都那么好“控”?嫁入豪門,就能高枕無憂?
就在這一年,身價數百億美元的傳媒大亨默多克毅然離開了小自己31歲的鄧文迪,這名來自江蘇徐州的傳奇女人14年豪門婚姻終結,只留下還不及前任零頭的分手費。
無獨有偶,明星們再掀一波婚變潮。曾經的模范夫妻董潔和潘粵明恨不得撕破臉皮對簿公堂,逐漸開始被世人接受的李亞鵬和王菲突然宣告和平分手,而在好聲音里的夢想帝汪峰轉身離開了第二任妻子和不到兩歲的孩子,高調奔向了國際章——正如那姐說:“最不可思議的事往往就變成了現實。”
觀察這一年的社會現實,似乎比戲劇還“戲劇”。早有網絡戲謔“結婚登記處就是房市晴雨表”:3月調控房地產的“新國五條”細則出爐,二套房限購限貸愈緊,二手房個稅將從嚴按照差額的20%征收——立竿見影的連鎖反應不是房價下滑,反而是“離婚潮”屢創新高。在動輒上百萬的房款和幾十塊的離婚證之間,你會作何選擇?公開信息顯示,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離婚登記人數都一度成倍增長,刷新了紀錄。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為了結婚而買房,卻為了買房而離婚。
但正如不少婚姻登記處打出的警示牌“樓市有風險,離婚需謹慎”,玩“政策性離婚”并非最終都是一場歡喜。事實上,確有不少“假離婚”因為一方欺詐,或者一方意外而演變成真,讓未得即時利益的另一方雞飛蛋打、人財兩空——畢竟,理想中的假離婚在法律上都是真離婚。
據民政部門的數據顯示,按照官方口徑 “粗離婚率”(即離婚人數與全部人口的比率值)來計算,近年來我國離婚率以平均8%以上的幅度增長已成事實。而將2012年與2008年相比,我國的粗離婚率在5年間增長了近40%。
但在粗離婚率增加的同時,我國的粗結婚率也在增長,同樣以2012年與2008年對比,5年間粗結婚率的增幅也達到了近20%。
無論悲喜與否,我們都無法逃避地走入了“高離婚率時代”,看看周圍,因為出國、戶口,因為房子、拆遷款,以及各種保障性費用,一對又一對荒唐地結了婚,又荒唐地離了婚。結婚率以及離婚率走高雖然從一定程度上凸顯了社會的開放性和個人的自由度,但背后蘊含的作為社會細胞的家庭的高度不穩定性,以及傳統婚戀價值觀的非理性變遷,值得高度關注和警惕。
誠然,結婚抑或離婚是每位公民應有的權利。但每對新人在走進“圍城”之前都應嚴肅面對那句叮囑:“婚姻大事,不可兒戲”,并且懂得“高質量的婚姻并非沒有問題的婚姻,而是非常善于處理問題和危機的婚姻。” (摘自《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