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顏

親子溝通三重境界
專家認為親子溝通有三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蹲下來跟寶寶說話。
因為只有“蹲下來”,才能更清楚地聽到寶寶說的每一句話,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準確的回應。同時也能讓寶寶感覺到自己和父母之間是平等的。雖然“蹲下來”只是一個肢體動作,但它反映出的是一種對寶寶真正的尊重,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是父母教育理念的一種轉變。
第二層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現實生活中,大人也總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如:被領導批評、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這些不愉快會使我們心煩氣燥或者神情抑郁。同樣,當著別的小朋友的面批評寶寶,或者強迫寶寶去做他們不愿意做的事,寶寶也會不高興、郁悶。因此,爸媽要記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層境界: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在人際溝通中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它的深層含義就是理解。
這三層境界,其實都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熟知的,但是,在進行親子溝通的時候,我們往往因為血緣關系而不自覺地忽略了這些常用的溝通方式。如果把親子關系看成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個體之間的關系,而不是隸屬關系,用尊重、信任、理解的心態來對待寶寶,那么親子溝通就會順暢很多。
親子良性溝通三關鍵
要形成良好的親子溝通,以下幾點很重要
Keys1:明確溝通的內容
1.溝通不等同于一般的聊天。
聊天相對隨意,也不用挑選話題、內容。常聽到家長問寶寶:“今天幼兒園吃的什么午點啊?”“今天老師有沒有表揚你啊?”等等。而溝通應該是有一定主題和內容的,比如:老師和家長反映寶寶在幼兒園不太合群或者活動中注意力不能集中,那家長就應該思考以什么樣的方式和寶寶進行溝通,以改變這種狀況。
2.關注寶寶的喜好,增強溝通的效果。
父母有父母的喜好,寶寶有寶寶的喜好,如果父母能主動了解關注寶寶的喜好,并適時加入到與寶寶的溝通中,如:他喜歡吃的甜品,愛看的動畫片,喜歡玩的玩具,喜歡聽的故事等等,對于促進親子間的關系、改善寶寶的行為模式會有很大的幫助。
Keys2:選擇合適的溝通時間和場合
有許多父母喜歡選擇在接送寶寶的路上、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寶寶晚上臨睡覺前等時機和寶寶交流溝通,然而,這些時間和場合都不是合適的親子溝通時機。接送寶寶的路上,或開車或坐車或走路,要么需要集中注意力,要么周圍環境比較嘈雜,都不利于交流;在寶寶吃飯的時候和他溝通,與幼兒園要求的專心吃飯原則相違背,不利于寶寶好習慣的養成;睡覺前,寶寶的情緒應該是愉悅的,相對平靜的,這個時間交流不利于寶寶的睡眠。
爸媽應該抽出一個相對集中和固定的時間與寶寶溝通。比如:每天晚上陪寶寶一起玩游戲、講故事的時候;也可以是每個周末陪寶寶一起運動、散步的時候……因為“專時專用”時間長了,既能在父母和寶寶之間形成一個良好溝通的習慣,又能讓寶寶覺得父母對他足夠尊重和重視,有利于親子關系的融洽。
Keys3:學習溝通方法和技巧
1.認真專注地傾聽寶寶說話,而且最好是“立刻”。
因為當寶寶主動與你溝通時,你一邊看電視劇或者一邊看報紙一邊聽,一次、兩次、三次,你就會傳遞給寶寶這樣一個信息:“我的媽媽或爸爸并不太在意我說的是什么。”試想一下如果你不關注別人說的什么,那么他為什么要關注你說了什么呢?久而久之,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和你溝通的興趣。因此,在寶寶和你談話時,你不能分散注意力,要專注,如果還能夠及時提問,那么效果會更好。因為寶寶會覺得他受到了關注,還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2.設身處地站在寶寶的立場,體會他們的感受。
當寶寶和您講述在幼兒園里的不開心時,即使在您聽來似乎是很幼稚的理由,也不要簡單地認為沒什么,而是要站在寶寶的角度,這樣才會更好地理解寶寶的感受。畢竟他們也不想幼稚,不想犯錯,不想打碎花瓶……有些時候實在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有限。
3.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示對寶寶的關注,對寶寶說的話有興趣。
比如:爸媽看著他的眼睛,或者是拍拍他的肩膀,或者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或者蹲下身子保持和寶寶的眼神接觸是平視的,等等。這些表情和肢體語言都傳達著:“爸媽在關注寶寶,認真傾聽寶寶的談話。”這種信息會鼓勵寶寶繼續說下去。
4.與寶寶溝通時不要用貶低寶寶的話。
寶寶的世界與想法和大人是不同的,尤其當寶寶很認真地告訴你什么時,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只會傷害寶寶,甚至讓寶寶以后也不會再跟你談了。嚴重者還會對寶寶自信心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而童年形成的自我價值將會延續到成年的發展,從小缺乏自信心,將會使寶寶的人格無法朝向健康而完整的方向發展。
5.溝通中停止喋喋不休的說教和“和尚念經般”的重復。
再喜歡吃的東西,總吃也會膩,所以父母在溝通中還要減少重復。不停地重復同樣的話,只會增加寶寶的厭煩,讓寶寶習慣于直到你說到一定的遍數時才對你的話有所回應。所以,即使同樣的話,也要改變所用的語氣、文字和說話時的態度,只有這樣,寶寶才會有可能愿意聽你說的話,并且按照你的話去做。
6.溝通中父母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全家一起從外面吃飯回來,一起逛街歸來,一起游玩回來……父母不妨主動與寶寶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以及對事情的看法,這樣寶寶當然也就比較容易毫無拘束地說出他的心里話,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
7.表達對寶寶無條件的愛。
讓寶寶清楚明確地了解到你是接納他、關心他、愛他的!而這份愛和他是一個聽話的乖寶寶還是一個經常受到老師批評的、惹禍的寶寶無關。
(摘自《家庭·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