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指由于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癥性的病變。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疾病之一,容易反復發作,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的發病率顯著升高重者可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1-2]。臨床上以反酸、噯氣、飽脹以及上腹部疼痛不適等癥狀為主,最常見的原因是幽門螺桿菌(Hp)感染所引起[3]。本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水北中心衛生院消化內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奧美拉唑聯合克拉霉素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水北中心衛生院消化內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80),對照組中男41 例,女 39例,年齡 24~74歲,平均(51.5±4.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22~75歲,平均(50.2±4.5)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長短、病情輕重程度等各個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80例患者給予口服克拉霉素250 mg,2次/d,療程為14 d;觀察組80例患者給予口服克拉霉素250 mg,2次/d,同時加用奧美拉唑10 mg(每日早晨空腹服用),療程也為14 d。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在治療的全過程中注意觀察惡心嘔吐、腹脹腹痛、頭暈、失眠、焦慮等不良反應。比較2組患者的治愈率、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差異。
1.4 療效判斷標準[4]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胃鏡檢查胃黏膜病變消失,胃黏膜活檢Hp陰性;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胃鏡檢查胃黏膜病變范圍與程度大幅縮小,胃黏膜活檢Hp陰性;有效:臨床主要癥狀減輕,胃鏡檢查胃黏膜病變范圍有所縮小,程度有所減輕,胃黏膜活檢Hp弱陽性或者陰性;無效:臨床癥狀基本無改善,胃鏡檢查胃黏膜病變范圍與程度基本無變化;胃黏膜活檢Hp陽性。治愈率=治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SPSS 16.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愈25例,顯效21例,有效16例,無效18例,治愈率31.3%,總的有效率為77.5%;觀察組患者治愈42例,顯效18例,有效14例,無效6例,治愈率52.5%,總的有效率為92.5%。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和治療的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n)
2.2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4例,腹痛腹脹8例,頭暈3例,失眠6例,焦慮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7%;觀察組出現惡心嘔吐2例,腹痛腹脹3例,頭暈1例,失眠2例,焦慮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慢性胃炎是消化內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的疼痛不適感,可伴有惡心嘔吐、反酸噯氣、胃部燒灼感等等[5-6]。慢性胃炎易反復發作,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工作有著嚴重的影響。慢性胃炎的病程遷延,其病程長短不一,癥狀時重時輕。
有研究顯示[7-8],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Hp)的感染有著一定的相關性。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Ribin Warren和Barry Mashall在胃活檢標本中發現并且分離出Hp,讓人們認識到這種細菌對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揭開了治療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新紀元[9],因此控制Hp感染對于治療慢性胃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克拉霉素是一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可以在胃中達到很高的濃度,就目前來說它是對Hp控制作用最強的藥物之一[10]。而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有研究顯示[11],作為抑酸劑的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對于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H2受體阻滯劑。奧美拉唑是壁細胞H+-K+-ATP酶抑制劑,通過抑制壁細胞H+-K+-ATP酶,從而減少胃酸的分泌,研究表明其在體內的作用時間可以達到24 h以上,臨床上可迅速緩解不適癥狀。此外奧美拉唑抑酸的效應有著一定的劑量依賴性,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調整給藥量從而控制其抑酸強度,達到維持治療慢性胃炎的作用。奧美拉唑每日早晨空腹服用10 mg可維持胃內的pH值大于3,并持續保持12 h以上,這樣便可以有效地改善因慢性胃炎而產生的上腹部疼痛不適、惡心嘔吐、反酸噯氣、胃部燒灼感等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52.5%和92.5%,而對照組則為31.3%和77.5%,觀察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奧美拉唑聯合克拉霉素治療慢性胃炎效果好,不良反應少。
綜上所述,奧美拉唑聯合克拉霉素治療慢性胃炎確實有著較好的療效,可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尤其對于合并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療效顯著。
[1] 段芳齡.幽門螺桿菌與慢性胃炎[J].醫師進修雜志,2002,25(4):8-9.
[2] 廖利春.奧美拉唑聯合克拉霉素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觀察[J].工企醫刊,2005,18(2):15-16.
[3] 王淑英,吳玉娥.幽門螺桿菌與胃角潰瘍邊緣細胞增殖的關系[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3,13(5):19-21.
[4] 郭惠杰,田綺,高承志.未經治療和根管治療失敗的慢性根尖周炎的細菌學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1(1):71-74.
[5] 賈博琦.關于胃十二指腸潰瘍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根除[J].中華消化雜志,1995,15(1):1-2.
[6] 郝新宇,劉智永,盛芳,等.聯合應用不同根管充填糊劑治療慢性根尖周炎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1):22-24.
[7] 劉天舒,王吉耀,陳世耀,等.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部疾病的病理變遷[J].中華消化雜志,2001,21(1):15-17.
[8] 洪耀瓏.和胃片治療慢性胃炎的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2.
[9] 陳麗娜,王俊杰.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1999,5(2):15-16.
[10] 馬蘭,詹福良,矯貞濤,等.根尖周指數在慢性根尖周炎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2(4):320-322.
[11] 張少華.一次性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1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