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然 /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
喬布斯以一種絕妙的方式讓整個世界記住了自己,當他匆匆結束自己的腳步時,全球的人們便開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描繪著他們各自心中的那個喬布斯。
《喬布斯的發明世界》全景式地展現了喬布斯一生中所進行的各種創新和嘗試,作者以平實的言語、豐富的案例、翔實的資料娓娓道來,將已經被推向神壇的喬布斯原原本本地回歸于一個人。難能可貴的是,本書的作者并未過多地糾結于技術上的細節,而是超越技術的層面,以更加直觀的方式講述了喬布斯及其團隊所創造的發明樂園中每一項極具代表的產品——這也正如喬布斯所做的那樣,以簡單到極致的方式呈現極致的美好。靈感—創意—工業設計,每個階段都必不可少,三者的集合,就順利成章地變成了一件很酷的事。同樣,作者選取了很酷的案例、并用豐富的視角呈現了喬布斯一生中最重要的iPhone/iPad/iMac 系列產品。對于每一位讀者,即使你可能不是蘋果產品的受眾,但對于這些充滿著自我成就感的歷史的了解確實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精神上的享受。當然,如果你也是正在創業中的年輕人,也一定能從這些文字中汲取營養。喬布斯的每一件產品,是技術的、更是藝術的,甚至可以為了藝術上的完美暫時在技術上做出一些讓步——如早期的圍繞計算機散熱所做的決定,盡管終端產品的市場表現甚是糟糕,然而,恰恰就是源于這種看似冥頑不化的堅持不懈成就了后續iMac 產品的最終成功。這會是怎樣的啟示?或許,審美的哲學才是永恒的話題,而技術在某種程度上不過是這種進化的衍生品。
《喬布斯的發明世界》另一個很有趣的方面在于,作品將喬布斯對于蘋果系列產品的創新故事與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方面事務結合在一起,一同展現給讀者朋友。如果說喬布斯在技術上掌控了你的手指,在藝術上掌控了你的雙眼,那么同樣也可以說,他在對創意的保護上掌控了你的錢包。完美的產品是否一定要屈從市場的檢驗呢?至少在經濟學上,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喬布斯的發明世界》似乎又是要告訴我,這并非喬布斯的最初追求,或許他的堅持一開始就不適合用金錢或市場來進行衡量,那些只是最初的喬布斯并未想好如何將上帝的思想或意圖翻譯給世人。當一切純熟以后,交流便不再成為問題,每一個手勢,每一次切換之間世人總算讀懂了上帝。那么,請付費給這位同聲傳譯吧。不得不說,喬布斯對于專利的運用、經營已經達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從書中,讀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對于蘋果的每一項產品,伴隨而來的都備有大量的專利申請,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發明——這也成為喬布斯一手創建的蘋果帝國的最有力的進攻和御敵的武器。對于這部分內容的閱讀,一度我甚至曾經這樣地思考,在便攜式電子設備領域,很難說是蘋果成就了專利制度的發展,還是專利成就了蘋果的非凡。面對可能是數以百億美元價值來計算的市場,喬布斯的成功至少給了當今的創業者兩種深刻然而又簡單的啟示:做你自己的,并且,阻止別人做你自己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價值觀的勝利,盡管時常會顯得有些殘酷。
《喬布斯的發明世界》同時也是這樣一本書,一本很適合專利審查員來閱讀的書。與其他介紹喬布斯的書籍不太相同的是,《喬布斯的發明世界》中的一些橋段十分別致地介紹了這些發明的申請者與美國專利商標局以及歐洲專利局的審查員的互動。書中不僅給出了那些令人為之側目的發明的誕生過程,同時也給出了對于創新的一些新的理解。這樣,問題又回到了原點,那就是關于創造性的評判,書中十分精彩地介紹了諸如喬布斯關于一些圖標、Mac 顯示器搖桿、滑動解鎖手勢等的專利申請過程,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盡管對于很多設計創意,喬幫主并非原始作者,但他通過別出心裁的綜合、改進,完成了極其成功的集成創新,而對于這種創新,市場給予了最充分的肯定裁決,從這方面講,《喬布斯的發明世界》對于廣大專利審查員對于創新的深入一步的認識,應當會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