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云,劉海洋
(長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論教師在旅游經濟類課程教學中的責任
魏鳳云,劉海洋
(長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旅游經濟類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基礎課程群,包括旅游經濟學、旅游市場營銷、旅游景區管理等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系統性。在教學中,需要特別突出培養學生的市場思維、競爭手段、供求關系、經濟收益等意識,提高他們運用經濟學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去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旅游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國內現有經典教材欠缺以及教師行業實踐經驗匱乏,教師陷入教學困境,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師在旅游經濟類課程教學中所處的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必要性,具體指出教師在走出困境中所應負起的責任,以期使旅游經濟的教學走向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
旅游市場營銷;旅游經濟;教師責任
隨著旅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旅游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逐漸凸顯。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其在拉動經濟投資、提供就業崗位、帶動相關行業發展等方面的作用逐漸被社會所認可。在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層面上,旅游經濟類課程是至關重要的。旅游市場營銷是典型的旅游經濟類課程,在所有旅游管理專業課程中占據著非同一般的地位。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理念以及選擇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1 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型教材
國內的旅游市場營銷教材復制性成果多,創新性、特色性成果少,重理論介紹,輕能力培養,旅游市場營銷特色不足,這樣的教材內容、結構的安排使得學生很難對旅游市場營銷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有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力感。
1.2 教師自身行業實踐經驗不足
我國的旅游教師隊伍嚴重缺乏“雙師型”教師。對旅游行業人才的培養造成很大的影響。張鵬在其碩士論文《旅游管理本科教師專業實踐能力提升研究》中指出旅游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明顯不足,僅有不足7%的專業教師有三年以上的旅游行業工作經驗。由于缺乏旅游業的實際行業鍛煉和相關閱歷,缺少開闊的實踐知識視野和解決旅游工作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教師在課程講授中容易出現理論脫離實際、照本宣科的現象,教學內容也缺少生動性、針對性和對實踐的指導性,不易為學生所接受。
2.1 走出困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路徑
專業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把對專業理論的理解運用于真實旅游企業經營,使學生掌握所學專業理論與市場實際相結合的思維方法,進而獲得分析問題和靈活運用專業理論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
2.2 走出教學困境是教師的職責
教師的基本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師對所教科目的理解不夠深入,就不可能充分起到教師的作用。如果教師不改善教學材料的局限性,旅游市場營銷教學就是在機械化地復制毫無現代營銷意識的平庸營銷服務員;如果教師本身沒有相關的從業經驗,教出來的學生只能成為脫離實際的“純粹學院派”。
3.1 改進教學方面的責任
3.1.1 不斷優化教學內容
教師必須掌握國內外相關的大量信息,精讀國外經典教材,如被譽為旅游市場營銷領域最經典的由美國學者Philip Kotler所著的《marketing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等教材;須批判吸收百篇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的思想和觀點,精讀至少十本相關的專業經典著作。在以上基礎上,不斷優化教學內容: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以能力培養為導向,增強旅游市場營銷的應用性。市場調研、市場細分和營銷技能組合的能力是旅游市場營銷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的主體能力。教師在對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和安排時,要以這三大主體能力的培養為基本目標。其次,教學內容要充分體現旅游市場營銷的特色。教師在選擇教學材料時要具有批判性思維,使旅游市場營銷擺脫傳統營銷的桎梏。旅游市場營銷是一門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的課程,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理論和工具來對這門課程進行有效的解讀和創新。所以教學內容應在本學科基礎理論知識的指引下,廣泛吸收市場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使教學內容得以充實和豐富,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再次,秉承時代性原則是篩選旅游市場營銷教學內容的重要考量標準。只有充分吸收旅游市場營銷的新趨勢、新理論,才能彰顯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時代性,才能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有效地運用于實際工作中。
3.1.2 積極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
旅游專業教師必須具備相當的科學研究素質、業界實踐經驗及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對教學內容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未來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樹立發展與戰略意識,重點培養學生的宏觀分析能力和市場洞察能力。如作為連接理論與實踐之媒介的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理論教學的單一性和不足之處。在理論講授之余,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領域內的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到實踐中對業界案例進行調研,激發其將問題深究下去的積極性和動力。
3.2 自我提升層面的責任
3.2.1 深化多層面理論知識
旅游市場營銷這門課程是在廣泛吸收管理學、經濟學、市場學、心理學、文化學等多學科內容的基礎上而形成的,需要教師對旅游市場、旅游企業進行宏觀的思索。教師要具有相關學科的知識和理論素養,具有從事旅游市場營銷工作所必備的人文精神和情懷。
3.2.2 擴展視野與充實實踐知識
第一,赴酒店、旅行社、景區等旅游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或從事企業兼職工作,了解旅游行業前沿發展動態,熟悉新的營銷方式與管理模式。第二,參與校內鍛煉與培訓。可以向學校申請組建學校旅行社、開辦學校酒店。在專家的指導下,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到經營管理中,增加師生的實際企業運作能力。第三,勤于出游。教師應深入到景區、旅游地,多欣賞、多研究、多體會、多反思,開拓視野,積累相關的教學素材。
3.2.3 踐行“言傳身教”的理念
教師在對旅游市場營銷的理論有了較深理解的基礎上,應積極深入旅游企業,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把自己打造成優秀的旅游市場營銷人才,以自己的學習與工作態度和行為方式對學生加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來激發、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教師還可以通過點評學生的課前演說、分析點評學生的讀書筆記、與學生通過E-mail、QQ、微信等網絡手段進行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起對旅游市場營銷學的興趣。
[1]戴斌.論研究生層次的飯店管理教學體系與教學方法[J].旅游學刊,2005(S1):183-186.
[2]王群,陸林,楊興柱.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法比較及創新[J].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6):63-66.
[3]倪瑞.旅游市場營銷教學內容整合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08.
[4]王朋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師職業能力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4.
[5]周鈞.我國旅游旅游本科院校師資結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6]張鵬.旅游管理本科教師專業實踐能力提升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4.
2014-08-12
長春師范大學考試制度改革重點項目(201307)。
魏鳳云(1981-),女,黑龍江佳木斯人,長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從事旅游市場營銷研究。
G441
A
2095-7602(2014)06-0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