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波
(長春師范大學圖書館,吉林長春130032)
“閱讀療法”一詞源于希臘語“bibliotherapy”,在希臘語中“biblio”是圖書的意思,所以最初名為“圖書療法”,即將圖書作為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后來,隨著國內外學者對圖書療法廣泛、深入的研究,出現了很多“圖書療法”的同義詞,如“reading therapy”、“reading treatment”、“reading cure”等,即閱讀療法。關于閱讀療法的含義,國內外學者給出的定義達幾十種。王波在《閱讀療法》一書中,通過對已有定義的對比分析,提出了一個“漢化和改進了的閱讀療法的定義”:閱讀療法就是以文獻為媒介,將閱讀作為保健、養生以及輔助治療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導他人通過對文獻內容的學習、討論和領悟,養護或恢復身心健康的一種方法。
當今大學生正處在社會變革、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正值求學、就業、擇偶等重要人生議題,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就更大、更多,這使得大學生成為心理問題的高發人群。圖書館作為大學的第二課堂,通過開展閱讀療法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其心理素質,塑造其健全人格,是圖書館發揮其服務育人職能的重要體現,也是圖書館適應社會發展提供深層次服務的體現。
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這些經過精心挑選、長期積累的文獻資料,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大學生施加影響,激發他們的審美情趣,陶冶他們的情操,改造他們的世界觀,具有知識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功能,這是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服務必備的物質基礎。正如美國精神病專家高爾特所說,“圖書館是一座心智藥房,存儲著為各類情緒失常者治療的藥物”。為了更好地開展閱讀療法服務,圖書館會加大相關文獻的采購力度及相關文獻的導讀服務。閱讀療法咨詢館員在研究閱讀療法、文獻的同時,會針對各種心理問題編制專題書目,推薦給廣大學生,讓他們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借閱。
高校圖書館寬敞明亮、安靜整潔、優雅舒適,裝飾著各種充滿生機的花草植物,張貼著各種催人奮進、發人深省的名言慧語,充滿書香氣息和人文氛圍,在這樣的環境里閱讀變成“悅讀”,可以凈化心靈,消除不良情緒,化解心中的壓抑、郁悶和困擾,逐漸形成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心情。這樣的環境,無疑是開展閱讀療法的最佳場所。
隨著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中國已逐漸進入信息化、網絡化時代。閱讀療法的宣傳推廣、應用實踐也離不開網絡。創建閱讀療法網絡咨詢平臺是宣傳、推廣閱讀療法的一項重要措施。伴隨著圖書館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發展,圖書館在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方面越來越成熟和完善,完全有能力創建閱讀療法網絡咨詢平臺,推薦針對大學生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而編制的專題書目,建立咨詢空間,開辟聊天室等在線、實時互動平臺,鏈接權威心理網站。
閱讀療法是以文獻為媒介,屬“內隱性、保護性、誘發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符合大學生“相對閉鎖、獨立自主”的心理發展特點,易于推行和被接受。在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過程中,相對于心理咨詢而言,閱讀療法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一,隱蔽性好,保密性強。圖書館是一個開放、自由的場所,每個學生都可以自由地在這里學習、閱讀。到圖書館通過自我閱讀或閱讀療法咨詢館員的指導性閱讀,來化解心理障礙,隱蔽性好,保密性強,不會泄露任何隱私,無需任何精神壓力和顧慮;第二,經濟方便,及時有效。在我國,專業心理咨詢的高昂費用是很多人對之望而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沒有經濟收入的學生更是如此。而且,即使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往往咨詢的時間也受到很多限制。而圖書館的閱讀療法服務是無償的,他們可以隨時通過實地或網絡進行咨詢;第三,心理平等,易于溝通。在閱讀治療過程中,患者體驗到的是館員與讀者、服務與被服務的平等關系,會使語言方面的溝通更真誠、更自然。
在中國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在適應環境、人際交往、求學深造、工作就業、交友戀愛等問題面前,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這使得大學生成為心理問題的高發人群。在普通大學生身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空虛、壓抑、孤獨、恐懼、焦慮等負面心理情緒。郁悶、成癮幾乎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流行病。然而,許多大學生有了心理問題或疾病,卻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愿意去進行心理咨詢。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他們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尋找解決的途徑,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課題。作為高校的第二課堂,圖書館應積極宣傳和推廣閱讀療法,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問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其心理素質,助其健康成長。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和范圍不斷發生變化。閱讀治療服務便是高校圖書館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而提供的深層次服務。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治療服務對拓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有利于高校圖書館強化育人意識,提升服務層次,挖掘服務內容。在當今社會條件下,圖書館在購置文獻方面,除了要滿足廣大師生教學、學習、科研的需求外,還應針對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購置符合他們在生活、交際、社會實踐活動、克服心理障礙等方面需要的、能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文獻,并對相關文獻展開研究,為他們的閱讀提供導航,從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履行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
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的大學生既是校園中的弱勢群體,也是校園中的不和諧音符,需要大家的關心和幫助。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服務,充分體現了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閱讀療法除了輔助治療疾病,還有指導并影響讀者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的功能。
閱讀療法作為人們用來與疾病作斗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王波在《閱讀療法》一書中說:“恐怕在甲骨文產生之時,閱讀療法就萌芽了。”但是,我國對閱讀療法的研究起步卻比歐美國家晚了80~90年。我國對閱讀療法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發展到今天才只有20多年的歷史,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離滿足我國人民對閱讀療法的需求還相差甚遠。因此,廣泛而深入地開展閱讀療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系統地總結國內外關于閱讀療法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并進行理論升華,探索出它的特點和規律,為人們進一步認識閱讀療法和更廣泛地推廣應用閱讀療法,使各種相關文獻得到更廣泛和有效的利用,維護和促進人類身心健康,是歷史賦予圖書館工作者和有關人員的神圣使命。因此,圖書館人應積極研究、推廣、應用閱讀療法,促使其繁榮發展,讓更多的人因閱讀療法而受益。
高校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深入開展閱讀療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這不僅對高校拓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對圖書館自身發展、圖書館學科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1]孫紅雯.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J].河北科技圖苑,2010(3):57-60.
[2]王燁.閱讀療法在大學生心理疏導中的作用[J].河北科技圖苑,2013(5):48-49.
[3]孔繁勝,付婉秋.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活動之實踐研究[J].圖書館學刊,2008(4):43-45.
[4]劉遠秀.淺談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的重要性及方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0):140-141,144.
[5]楊麗兵,孟默涵.閱讀療法——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新拓展[J].現代情報,2010(3):109-112.
[6]王波.閱讀療法理論和實踐的新進展[J].圖書館雜志,2010(10):25-32.
[7]張家武.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治療”服務初探[J].圖書館學刊,2004(4):121-123.
[8]肖紅琳.我國圖書館界閱讀療法研究評述與展望[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4):25-28.
[9]胡大敏.載媒體下大學閱讀推廣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