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峰
1419萬元,對于長安基金公司高達2億元的資本金來說不算什么,但如果這個數字變成一個比較穩定的虧損數字時,人們或許很難知道其第一大股東長安國際信托公司和第二大股東美邦服飾公司的真實想法,但相信大多數人會想到股市里一個最生動也是最痛不欲生的詞匯,那就是一個字:“套”。
據上市公司美邦服飾近一年多的財報數據顯示,成立于2011年9月的、由其控股33%的長安基金公司,2012年全年與2013年中期(美邦服飾2013年年報預披露時間為4月25日)的虧損額分別為1093萬元與1419萬元。
說來也怪,2013年長安基金公司的業績也算過得去,但為什么成績還行卻仍然看不到扭虧為盈的希望?常年不改的虧損數據背后蘊藏的是什么?對于這些疑問,截至本文截稿,長安基金公司仍然不能給出合理解釋。
官網服務形同虛設
沒有人想成為雞肋。但長安基金公司卻無法扭轉這一宿命。
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火爆的一年。然而,《投資者報》記者瀏覽長安基金公司的官網,試圖找到其有效聯系方式給其發送采訪提綱時,卻意外發現一個與現在大環境格格不入的現象。那就是在其網頁的左下角最顯著位置,有著一個“電子賬單訂制”鏈接按鈕。本以為這是長安基金公司順應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適時之舉。然而當記者點擊進去后,卻發現該活動的時間為“即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一家目前管理著投資人幾億元人民幣資產的基金管理公司,卻能放任過期舊信息掛在自己的官網上長達近一年半之久,小伙伴們能放心把自己的資金交給其去打理嗎?
是長安基金公司人員匱乏嗎?確實,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公示的基金公司從業人員執業注冊信息,目前長安基金公司的從業人員數為47人,相比別的大基金公司動輒上百人來說真的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3年末,長安基金公司基金產品總規模僅為5.78億元。
規模兩年縮水超八成
品牌和服務放任自流,帶來的一個嚴重后果就是公司旗下基金產品業績向好時無人知曉背后的真正原因,投資人也就只好走為上策。這正是公司旗下產品長安宏觀策略基金的痛苦所在。
據Wind數據,長安基金公司旗下產品長安宏觀策略2013年表現不錯,近一年來收益率為40%,同類排名為28/542。這只產品的基金經理雷宇,在行業內擁有10年以上的從業經歷。可是盡管如此,從規模對比來看,2012年3月9日,長安宏觀策略的初募規模為3.84億份,然而到2013年底,已大幅縮水為0.49億份,不到兩年時間規模減少超過八成。
同樣的痛苦也在該公司其他產品上發生。2013年1月25日,長安貨幣A的初始募集規模為5.73億份,然而到2013年底,也縮水為0.25億份,這只貨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同樣減少超八成。
管理規模不增反縮,管理費收入必然捉襟見肘。按照長安宏觀策略2013年末的管理規模0.62億元,1.5%每年的管理費率計算,雷宇每年創收也就93萬元,估計也就剛夠他自己一個人的工資。如果扣除給銀行渠道的支出,雷宇連自己的工資都不見得掙得出來。
客觀地說,自從黃陳出任長安基金公司總經理以來,2013年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業績。但由于其他諸多方面的管理跟不上,市場對于長安基金公司和黃陳都知之甚少,也就理所當然地將其淹沒在眾多“60后”雞肋基金公司之中。相信如果2014年長安基金公司仍然渾渾噩噩,其仍然很難走出“雞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