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馬年。對于“出生”于2001年的重慶北部新區而言,剛走完一個生肖年的輪回,金蛇未蟄伏,龍馬又精神。
在已過去的“本命年”,北部新區多項經濟指標繼續領跑,超過全市增速。2011年北部新區實現了“第一個破千億”,成為重慶第一個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的地區。2013年北部新區實現了“第二個破千億”,成為重慶第一個實現單個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的地區,汽車及零部件產值達到1164億元。
如果說北部新區12年前的第一次創業是白紙做畫,在一片荒野上建起了一座產業繁榮、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新城。那么,北部新區如今的第二次創業就是錦上添花,有了更高的起點,有了更高的追求,需要更大的努力。
再出發的北部新區,將以“一馬當先”的魄力開始“二次創業”。做好改革這篇大文章,以此為動力點;做好現代服務業發展這篇大文章,以此為增長點;做好科技創新這篇大文章,以此為發力點。
未來的北部新區,將形成工業、現代服務業、新興科技產業“三個梯級”產業結構,不斷為發展注入“血液”和“氧氣”,力爭到2017年工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努力躋身全國開發區前列,在內陸開放之路上再次“示范”。
發展,是北部新區的“基因”,是北部新區作為開發區的立區之本。
2009年,國務院曾為北部新區指明一條“示范”之路。如今,5年已過,作為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北部新區已逐漸成長為重慶市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并在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城市形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在短短幾年時間內,重慶北部新區已經成功轉型成有數十萬人安居樂業且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心。它為福特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會以擴大制造規模。我要感謝重慶北部新區,為我們的業務成長提供了極佳的基礎。”在福特亞太區總裁蕭達偉的眼中,北部新區走在發展的前沿。
與北部新區“同歲”的長安福特在過去的一年一躍成為中國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整車企業。正如電視里反復播放的廣告語“進無止境”,長安福特仍在憑借“1515計劃”繼續突破自我,2014年的長安福特正在努力實現北部新區的“第三個破千億”—首個產值破千億的企業。
但這不是只有福特的獨舞。在北部新區,本土公司與國外名企同場競技,行業大腕與自主新秀攜手共贏。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改革”與“發展”,“開放”與“創新”,不僅是中國前行的熱詞,也是北部新區加快發展的責任和標簽。
改革,是一種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進化,是一種永遠追逐的狀態。
雖然5年已過,但國務院寄予北部新區的希冀仍在肩上—“支持北部新區在土地、財稅、金融、投資、外經外貿、科技創新、管理體制等領域先行先試”。
作為“中國第三新區”的核心之地,北部新區不僅將借著兩江新區種種利好政策和優勢資源,爭做兩江新區大開發大建設的“排頭兵”,打造成為重慶的“宜居城市示范區、現代都市風貌展示區、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還將努力走在重慶新型工業化的前列、新型城市化的前列、科技信息化的前列,努力成為都市功能拓展區率先融入都市功能核心區的“先行者”。
“重慶店與其他城市店最大的區別是,將歐洲人習慣的開敞式收納變成了封閉式收納。并且,宜家重慶店賣場面積4.5萬方,是目前全國賣場中最大的。”宜家家居重慶店的店長馬諾介紹說。
將于3月27日正式開業的宜家重慶店,吊足了重慶及周邊消費人群的胃口。不少網友通過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分享著宜家家居在北部新區的建設進度。宜家重慶體驗中心在2月1日開放后,立馬引發了“圍觀”。
繼西部奧特萊斯、麥德龍之后,宜家家居已成為北部新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一筆。如今的北部新區正按照“一核”(禮嘉商務區)、“兩線”(金開大道、金渝大道)、“五片”(照母山片區、大竹林片區、金山片區、人和片區、龍頭寺片區)的規劃進行著商業集聚。
“北部新區將打造成為高品質的區域商業中心、重慶時尚消費中心和西部消費之都新核心,為市民和外來游客提供便捷舒適的購物環境。”北部新區商務局對未來北部新區商貿業的發展進行了定位。
而作為北部新區最有代表性的新興區域,作為重慶市新興十大片區之一,正在加快建設的禮嘉商務區,將建成國際品質的商務、消費、文化、休閑和旅游中心。
就在馬年春節前,禮嘉商務區迎來了華僑城新項目。華僑城擬在北部新區興建“四園、一帶、五中心”10個文化旅游項目,將按5A級景區標準建設,突出山城特色,科技含量高,預計年游客接待量不低于300萬人次。華僑城項目的興建,將填補重慶主城區沒有大型文化旅游項目的空白,促進全市文化旅游產業品質整體提升。
相同選擇的不止是宜家、華僑城,“大牌”們落戶北部新區,總有相似的感受。
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重慶)中心作為招商銀行在西南地區最早布局的私人銀行項目,其客戶群一直保持著高位增長。在其看來,“北部新區是一個很宜居的地區,這里具備財氣最‘旺’的風水。這里有足夠優質的客戶,蘊藏了足夠潛質的金融環境。”
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浙商銀行、南粵銀行……大量金融機構到北部新區“聚財”。如今,北部新區金融機構數量和銀行保險市級機構數列全市第三,新型金融機構總數列全市第一。
“瀚華的發展離不開北部新區開放的環境以及對金融業的大力鼓勵和扶持。”注冊資本30億元的國內最大民營擔保公司—瀚華擔保,之所以選擇北部新區,是因為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北部新區尤其看重金融業,在北部新區項目引進和招商引資方面,金融業也是亮點。目前重慶最具實力的三大擔保公司都在北部新區。瀚華認為,一個好的環境對于公司發展將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
秉持著“以高端為主,高中低全面兼顧”的原則,北部新區未來將重點引進和發展總部、金融、電子商務、信息、軟件、設計、文化創意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及高端品牌商業,完善社區商業配套,擴展汽車后市場,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0%以上,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0%以上,努力把北部新區打造成重慶重要的商貿服務業集聚區、金融副中心、高技術服務業基地、優質專業服務業示范區。
10年積淀,以園中園方式匯集的各類示范基地,成為北部新區最大的開放平臺。而最近5年,北部新區更是以平均每年獲得一到兩個國家級基地授牌的速度前進著。
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服務外包示范基地、數字出版基地、創新藥物孵化基地、高技術服務產業基地、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數塊國家級產業基地金字招牌,成為北部新區最獨特的創新平臺。現在,北部新區正在籌建“北部新區國家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全國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讓創新與示范繼續。
這一系列“國字號”成為北部新區做好科技創新這篇大文章的基礎。這也正好應了國務院在2009年的期待:“繼續發揮北部新區內各類國家級園區的特色和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一區多園、良性互動、錯位發展的格局。”
這里匯集著資金、人才、技術,正在以科技融合文化,以文化吸納人才,以人才促進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2013年,北部新區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總收入實現510億元,列全市第一。
僅在2013年10月,北部新區迎來了國內IT巨頭騰訊落戶建立研發中心,全國最大的整合IT服務提供商—神州數碼建立西南大區總部,世界500強企業NEC入駐造“云”。而一個月后,我國首家國家級院所整體改制上市的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公司,投資15億元打造的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汽車研發、檢測基地,在北部新區投入使用。
目前,北部新區擁有105個國家(市級)研發中心、123家高新技術企業。未來,作為建設“長江上游技術創新示范區”的生力軍的北部新區,還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級研發中心,擁有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
北部新區將把發展新興科技產業與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打造創新環境,完善扶持體系,集聚創新資源,扶持科技產業,吸引科技人才。北部新區不僅將著力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科技產品、創新能力轉化為市場能力,還將在重視孵化培育中小科技企業的同時,重視引入軟件及信息服務、研發設計、文化創意、數字出版、電子商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帶動強、輻射廣的行業領軍企業,鼓勵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
北部新區將做好政策、資源、人才的“三個保障”,規范扶持政策、提高扶持基金、打造支持中小微科技企業發展的孵化平臺,投入5億元建立科技創新基金,著重打造“創新驅動示范區、開放合作先行區、機制創新引領區、高端產業聚集區”,實施“千家科技企業、千億高技術服務業收入”的“雙千工程”。力爭到2017年,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
北部新區將以“二次創業”的智慧和勇氣實現“二次騰飛”。未來,北部新區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做改革創新的表率,做轉型發展的闖將,將繼續打造成為重慶市思想觀念最解放、開放意識最濃、投資環境最佳、創新氛圍最優、服務發展水平最高的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示范區,繼續做內陸開放型經濟最具活力的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