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開如
世間浩如煙海的卷冊中,大都蘊涵著哲學思辨、藝術(shù)審美及倫理道德等等,讀了這些書,往往使人明理悟道,洞明世事,讓人脫離卑俗,變得高貴美好。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讀書足以博彩,其博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讀書足以長才,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這足以能夠說明讀書的好處了。
讀書,是對生命的滋養(yǎng)。那些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增長了我們的知識,提高了我們的修養(yǎng),豐富了我們的情感,讓真、善、美的花兒在生命之旅中次第開放。讀《三國》《水滸》,耳畔便會揚起長風振林之聲;讀唐詩宋詞,心中便會泛起微雨潤花之美。讀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暢游在粒子、生命和星體的世界中,感受智慧的光澤;讀陶淵明的《飲酒》,體會“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那種置身鬧市卻人靜如深潭的境界;讀《巴黎圣母院》,讓我們在尋覓美的真諦的同時去追求心靈的高尚與純潔。魯迅使人深刻,錢鐘書使人智慧,林語堂則使人幽默……這就是書所彌散開來的熾熱的熏陶和感召力量。正如海倫·凱勒所說:“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船,載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不斷地駛向了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p>
可以肯定,不同的人讀不同的書,自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但大凡好書,只要認真去讀,無論是誰,都會有收獲,以至會使自卑者讀出自信,懶散者讀出勤奮,凄楚者讀出快樂,懦弱者讀出堅強,失望者讀出希望,甚而使貧賤者讀出富貴來。書會將一個廣闊的世界交付與你,使你的生命得到滋養(yǎng)。沿著一條由書籍砌成的路走下去,走到書的海洋中去,到那里發(fā)現(xiàn)自己,審視自己,洗滌自己,拯救自己,使自己擺脫淺薄、無聊、愚昧、恐懼、狹隘……使自己變得崇高而美麗。
而要讓生命真正得到書的滋養(yǎng),就不能浮光掠影、泛于表面地去讀,更不能僅僅局限于興致乃至于休閑和消遣。讀書趣味如果緊隨潮流,更不會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讀書,要吸取他人的聰慧和知識,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只有讀出書上所沒有的東西才算讀到了書的精髓。只有思想和智慧之旅的閱讀,才會是對生命的滋養(yǎng),才會如摘露的鮮花透視出美的熒光。讀書之美就像花環(huán),會簇擁在你頸間,讓你變得更加高貴美好!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jīng)鎮(zhèn)常青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