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毓慧,程莉芬,陳琴藍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杭州 310009)
暈厥是一過性全腦低灌注引起的短暫性意識喪失,特點為快速起始、持續時間短和自發完全恢復[1],常有面色蒼白、惡心嘔吐、頭暈眼花、出冷汗、脈弱、血壓低等表現。 隨著醫學影像學的不斷發展,增強掃描已是CT檢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即在靜脈內注射造影劑后進行掃描,通過提高病變區對比度及利用病變區血液動力學變化,以利于病變進一步顯示,并為病變的定性診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與普通CT比較,CT增強檢查的掃描要求及注意事項更為復雜,相對風險也更大。臨床發現,排除自身疾病或癔癥等情況,行CT增強檢查過程中部分患者可出現暈厥或暈厥先兆癥狀,不僅影響檢查,嚴重者甚至可以造成機體不同程度損害。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CT增強檢查過程出現暈厥139例,現將原因分析及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39例,男57例,女82 例;年齡18~84歲;暈厥發生時間:檢查前1 h內發生48例,檢查中發生9例,檢查后1 h內發生82例;暈厥急救處理后1 h內癥狀明顯緩解62例、2 h內癥狀基本緩解者31例,經急救處理后送急診留院觀察46例,均未見明顯后遺癥。
1.2 CT增強檢查的基本流程與方法 醫生開立CT增強檢查醫囑后,患者或家屬提前預約CT檢查的具體時間,CT室護士提供相關健康宣教知識,詢問患者既往史及過敏史等。患者在行CT增強檢查之前到達CT等候區,準備、待行檢查,根據患者檢查要求及血管情況選擇合適的留置針(選用18~22 G)進行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置管。掃描檢查過程中,通過高壓注射器將碘對比劑根據患者不同體型及檢查要求的劑量注入體內,以達到優質顯像過程。檢查結束后患者再回到CT等候區,觀察至少30 min后返回病房或離院。
2.1 暈針和(或)暈血 注射穿刺或出血等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誘發心率降低和(或)血壓下降,導致腦供血不足發生暈厥,如靜脈留置針后因暈針、暈血而引起的暈厥表現。本組24例穿刺或見血后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昏、眼花、惡心、出汗、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其中9例喪失意識。
2.2 精神緊張 精神緊張是發生暈厥的主要誘因之一。部分患者第1次行CT增強檢查,對CT增強的方法、過程及注意事項等都很陌生,而且擔憂自身或存在的疾病,常有焦慮、恐懼、抑郁、敏感、緊張等心理反應,進而導致出現暈厥癥狀[2]。本組13例檢查過程表現為過度緊張,出現心前區不適、胸悶、呼吸困難、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癥狀,其中5例喪失意識。
2.3 禁食時間過長 CT增強檢查常規要求禁食3~4 h,一般不禁水,但部分患者存在禁食越久、檢查效果越好的誤區,往往禁食時間長達8 h以上;當日檢查人數較多時,按序檢查等待時間比較久,進一步延長禁食時間,使血糖降低,出現虛弱、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頭暈癥狀,導致暈厥發生。本組65例禁食時間5~12 h ,導致低血糖性暈厥,微量法測血糖顯示57例血糖不同程度偏低、8例血糖達到危急值水平。
2.4 體位改變 CT增強檢查時患者平臥位,檢查結束后突然坐起下地,下肢肌肉、血管張力低,血液積聚于下肢,使回心血量及心輸出量驟減,引起腦供血不足而發生暈厥[3]。本組9例在檢查結束改變體位時出現眩暈、視力障礙等暈厥癥狀。
2.5 對比劑不良反應 碘對比劑不良反應也是引起暈厥癥狀較為常見的原因之一。本院CT增強檢查使用非離子型對比劑,如歐乃派克等。由于對比劑注射速度快、劑量大,以及患者個體差異等因素,部分患者注射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4],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輕度表現為眼結膜充血、面色潮紅,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輕度蕁麻疹等;中度在輕度的基礎上出現腹痛、腹瀉,心悸、胸悶,支氣管哮喘、呼吸困難,口面部水腫等;重度可出現抽搐、呼吸困難、心力衰竭、肺水腫,脈搏快而細、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意識不清、昏迷,心搏、呼吸驟停。本組28例對比劑不良反應均為重度,出現暈厥癥狀。
3.1 發生暈厥后急救處理 患者一旦發生暈厥,立即予平臥位;判斷患者意識,監測體溫、血壓、呼吸、脈搏等變化;加強保暖,予吸氧,根據患者病情迅速建立靜脈通路,按醫囑準確及時給藥,協助醫生做好患者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同時重視患者和(或)家屬的心理護理及安全宣教。本組139例經上述處理后,癥狀先后緩解,均未見明顯后遺癥。
3.2 CT增強檢查中暈厥的預見性護理
3.2.1 檢查前全面評估 CT增強檢查出現暈厥的高危人群為有暈針、暈血史,糖尿病史,其他物質過敏患者,以及年老體弱、精神極度緊張者?;颊咝蠧T增強檢查前,做好全面的評估,詢問患者一般情況、既往史、過敏史等;評估患者情緒變化,對于有精神過度緊張,甚至有哭鬧等現象的患者,及時報告醫生;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詢問已禁食時間,做好低血糖性暈厥的預見性護理。
3.2.2 心理護理 CT增強檢查前,做好注射前的心理指導,向患者講解增強檢查的過程、意義、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減少患者在陌生環境下造成的心理壓力。檢查過程中,事先告知注射造影劑會有全身發熱的感覺,部分患者可能會有頭昏、惡心,囑咐患者不用擔心,同時妥善擺放其肢體,保持舒適的體位。檢查結束后,告知患者檢查情況,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3.2.3 安全護理 對于年老體弱(年齡>60周歲)行動不便或危重患者,指導注意休息,避免勞累,由家屬陪同檢查,危重或急癥患者要求至少1名以上醫生陪同檢查;提前與病房聯系選擇合適的轉運工具,如輪椅、平車等,并安排專人護送,門診患者可以租借輪椅等轉運;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可以免費提供糖包,告知禁食3~4 h的原因,等候區配備血糖儀等設備;對比劑注射時注意速度;檢查結束起床時,護士耐心指導患者床上座位,雙腿懸在床邊片刻,再協助下床,可減少因腦供血不足的暈厥發生;CT增強檢查結束后,指導患者多飲水,促進對比劑排出,觀察半小時無明顯不良反應后方可離院或返回病房。
3.2.4 合理安排檢查時間 醫生開立CT增強檢查醫囑后,患者或家屬至CT登記窗口預約,住院患者申請電腦預約,告知檢查的具體時間,患者一般根據預約時間禁食3~4 h即可,以減少盲目禁食引起的低血糖等。
3.2.5 提高穿刺合格率及成功率 靜脈留置針穿刺置管時盡量選擇粗直、彈性好的血管,以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為最佳[5-6]。操作動作輕柔,準確度高,力爭一針見血,以緩解患者恐懼心理,降低迷走神經興奮性,減少暈針、暈血而引起的暈厥反應。
暈針、暈血、精神緊張、禁食時間過長、體位改變及對比劑不良反應是CT增強檢查中暈厥的主要原因。一旦檢查中發生暈厥,立即配合醫生做好急救處理;預防檢查中暈厥護理要點為檢查前及時全面評估,重視心理護理和安全護理,合理安排好檢查時間,提高靜脈穿刺合格率及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程中偉,方全.暈厥診斷和處理指南的解讀[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2,10(2):46-49.
[2] 張婉紅,顏柳英.心理護理在CT增強檢查中使用造影劑出現不良反應的護理研究[J].醫學信息,2013,26(2):64-65.
[3] 劉根紅,徐凌燕,施婷華,等.產后暈厥61例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1,10(3):237-238.
[4] 李梅,康桂榮,龐長珠.CT增強掃描造影劑不良反應26例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8,28(6):818-819.
[5] 程莉芬,陳琴藍,王曉彌.CT增強檢查中碘對比劑外滲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2,11(10):966-967.
[6] 王超琴,劉延錦,李素蘭.高壓靜脈注射對比劑藥液外滲與注射部位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5):1357-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