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倩
到河北曲陽縣城打聽甄彥蒼的時候,路人皆豎起大拇指說,這個人太了不起了,幫這里很多人找到了吃飯的營生。
早就聽說甄彥蒼帶領曲陽石雕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那里,足足有10000多農民在他的發起和帶動下,干起了石雕行業,其中還有不少人當起了雕刻師傅。如今,曲陽作為全中國最有名的石雕城之一,一年能為國家創造多少產值、創收多少外匯、交納多少稅金,沒有人統計過。許多人只是說:“我富起來是沾甄彥蒼的光。”
深林老者的哲思
見到甄彥蒼的時候,他剛從城郊的一個山林里回來。家人說,他大病初愈,本該臥床休息,可他根本聽不進去,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就爬山去了。他說:“別聽他們的,我說的才是最真實的。”說完拿本《古文觀止》開始翻看,一邊翻,一邊聊。
眼前這位75歲老人,他的雕刻人生可謂一部傳奇。古人勸誡“人過三十不學藝”,他38歲開始學雕刻藝術,60歲居然成為曲陽石雕界的領軍人物。42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首創西方人物雕刻法。70歲培養雕刻技工6000多人,徒弟遍布全國各地,形成石雕行業的“心模雕刻法”流派。
現在,他已把工作全權交給兒子甄從達負責,自己退居幕后專心創作。“恢復自由身”的他,希望自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再受旁人“控制”。他說:“只有到深山老林,才能聽見先哲的聲音,找到新作品的靈感。”
在山林里,他常常能聽見祖先對世人隨意毀壞人類生態平衡的行為的批評。他雕刻了由5只獅子組成的一家,取名《它們沒有冰箱》。意思是千百年來,獅子從不用冰箱儲存食品,只吃生鮮食物,因而它們高大威猛,生生不息。而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生活已經離不開冰箱,這樣完全違背自然規律,等待人們的將會是自然的懲罰。
近些年來,他反映環保主題的作品還有《瑞士首富》、《氧氣與黃金》等。他還寫了一首小詩來警醒人們:
煙籠山川霧籠城,
枯樹枝頭烏鴉鳴。
世人不知前途險,
猶掄財富填欲坑!
除了雕刻作品、寫詩呼吁人們注意環保問題外,他一有機會外出演講交流時,便會當場發表環保演說,以至于有些人說他得了“環保病”。但他我行我素,毫不介意。他淡然地笑笑說:“遲早大家都會患上這種‘病。”
在曲陽境內,誰都知道甄彥蒼有錢。可是他從來不穿名牌衣服;如果不宴客,也不上高級酒店,經常有人見他在小地攤上喝酒;他平時出門要么騎自行車,或坐大巴。他說:“富人炫富,是對窮人的精神侵犯。乘大巴既省錢又環保,何樂而不為?”
波瀾壯闊激揚人生
甄彥蒼只有小學文化,可是為何他能創作出那么多蘊含哲理的作品?還擁有哲人一般的生活態度?這一切與他波瀾起伏的雕刻人生有關。
1973年,35歲的甄彥蒼在農場下放,晚上閑得無聊,突然想雕京劇《紅燈記》里的李鐵梅。干歸干,難歸難,用一塊普通的石頭上雕刻出一個人來,對沒有任何美術基礎和雕刻技術的他來說,談何容易?但他硬是憑著驚人的毅力,用自制的簡陋工具雕了個李鐵梅。
看著用心血創造的成果,那種幸福是旁人無法想象的。他總結說:“雕刻一件作品,就像打一個小小的戰役。首先頭腦中要有清晰的模型。然后是眼要尖,手要準。因為石頭只能減不能加,既要統籌兼顧,又要步步為營。沒有十分把握,決不能盲目冒進,一釬子打缺了,整個作品就會報廢!平生掌握的所有知識,物理學、數學、光學……甚至是古代小說都能直接或間接地用在上面。” 這就是甄彥蒼首創“心模雕刻法”的核心精神。
農民的天職是種地,甄彥蒼竟然雕刻起石人來,不務正業的批評、冷嘲的話語、不解的目光,鋪天蓋地而來。但他泰然自若,毫不在意。他還跑到曲陽石雕發源地——羊平鎮,去拜當時手藝最高的雕刻師傅劉東元為師。因為做挖煤工人能享受標準8小時制,8小時之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雕刻。他就去煤窯當工人,一干就是六年。直到1978年考進縣辦雕刻廠,才正式步入雕刻行業。
首創西方人物雕刻
1985年,甄彥蒼已經是縣辦雕刻廠的廠長,可是他毅然辭去廠長職務,回山區老家創辦新穎雕刻廠。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丟掉鐵飯碗無疑是一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行為。可正是他的大膽冒險,掙脫國營單位的種種束縛,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叱咤風云的空間,醞釀已久的西方人物雕刻事業,終于可以大刀闊斧地開展。
當時,來曲陽的外國人慢慢多起來。他敏銳地感覺到,一個東西方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即將來臨。乍一看西方人就是個子高、鼻子高、眼窩深,實際雕刻起來才發覺到處都不一樣。當時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考,電視上的人物又一晃而過。于是他多次跑到北京車站,去詳細觀察西方人的相貌和神態,有機會便拍幾張照片。就這樣,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他的西方人物雕刻法摸索成功。
甄彥蒼在傳統線雕和透雕的基礎上,融入西方的影雕和圓雕法。既彌補了傳統人物雕刻衣飾扁平的缺陷,又增加了人物的曲線美和動態美。影雕如同用鐵筆在石板上點擊作油畫,注重寫實;圓雕講究透視關系的處理。據他介紹,用他首創的西方人物雕刻法創作的作品,近看、遠看、仰視、俯視,都會看到不同的形象,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此,雕刻時,必須選擇一個最佳距離為視點,該減的地方減,該加的地方加,使之實際上不成比例,這樣雕刻出來的影像,在視覺上才成比例。
方法摸索出來,第一批西方人物也終于雕刻成功。當時,他的雕刻廠只有10來個人,廠房更是簡陋,但廠子充滿生命力,就像即將起航的飛機。但甄彥蒼心中總是有點擔憂,因為他還沒有給這架飛機找到可以降落的機場。
一個月過去了,已經雕刻出10多件產品,外貿沒有來。
兩個月過去了,已經雕刻出20多件產品,外貿仍沒來。
大徒弟武士卿有點沉不住氣了,催促師父到天津或石家莊跑一趟。師父說再等等。他愛看兵書,深知“致于人”不如“致人”。果然,又等了半個月,河北外貿來人了。他們不但收購了所有的成品,連半成品都收購了,另外還下了很多訂單。又過了一個月,天津外貿也來了,但為時已晚,只好掃興而歸……
有了市場的支持,甄彥蒼的雕刻事業開始突飛猛進地發展。下一步,他最缺的是懂西方人物雕刻的人才。當時的曲陽,大多石匠只會用中國傳統雕刻法。甄彥蒼想,沒有人才,自己培養就是。
他開始大規模地在曲陽招收學徒,最多的時候,一次性帶200多個徒弟。他教徒弟有個特點,嚴格要求的同時,傾囊相授、毫無保留。他帶出的徒弟,技術過硬且能獨當一面。許多人離開新穎雕刻廠后,自己也成了當地有影響力的雕刻行家。而對有能力創業的徒弟,他出資金、出人力物力積極支持。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3年,他已經幫助徒弟們建立大小雕刻廠100多家。
傳統手工藝行業里,一直有條不成文的勸誡“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對此,甄彥蒼說:“我怎么會餓死?每天三碗稀飯就能養活我。”
用產品本身營銷
在當前廣告無孔不入的年代,甄彥蒼幾乎沒有考慮過做廣告,他堅信好的產品能用本身做營銷。2000年,他斥資2000萬元建西方風格的雕刻藝術宮一座。無論建筑本身,還是展覽大廳,到處都擺滿了人物雕刻:小到幾十厘米,大到幾米;男的女的,站的坐的,白的黑的,應有盡有,千姿百態,組成一座純美的的雕刻藝術宮殿。
客人們一走進雕刻宮,就會被里面精美的雕像吸引住,一時間,找上門來的業務越來越多。2009年,浙江橫店三教塔工程和瑤臺勝境工程,一次性簽訂了2000多萬元的訂貨合同;山東淄博要建孔子廣場,參觀這里的人物雕像后,一次就簽訂了1000多萬元的合同。
除了展廳式營銷,甄彥蒼狠抓質量管理也是行業中聞名的。甄彥蒼很少參加社會活動,絕大部分時間是抓質量,從下料到完工,不放過任何一個模糊點。有些雕刻得不完美的雕件,如果實在不能修改,干脆就砸掉重新雕。而為選一塊合客戶心意的石料,特別是大塊石料,往往需要幾天、幾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廠長甄叢達和其他質檢人員,受甄彥蒼的影響,也視質量如生命,嚴格把關。年代一長,甄彥蒼集團雕件的質量逐漸形成一種名氣,許多客戶都慕名而去。
為了杜絕市場上仿冒甄彥蒼作品的雕件欺騙客戶,2008年,他又用甄彥蒼的名字注冊了一個商標,出自甄彥蒼集團的作品件件都帶著商標LOGO,仿冒產品收斂了許多。
2000年后,甄彥蒼開始逐漸退居二線,投入到哲學化作品的創作中去。現在,他已經創作岀20多件新作,其中注冊專利的有10多件,例如哲理性的作品《博弈》、《填海》,環保主題作品《揚湯止沸》、《釜底抽薪》等。這些作品已經賦予了甄彥蒼的哲思靈魂,許多收藏家以擁有一件為傲。
而在甄彥蒼的心中,名利有關的東西已經不在自己考慮的范圍,他只希望能通過自己微弱的呼聲,喚醒更多人對環境和人性的關注。
對話
中華手工:您從事石雕藝術30多年,您認為最能提高雕刻者技藝的是哪種雕刻方式?
甄彥蒼:完全憑眼力在石頭上雕刻:先在選好的石料上,將要雕刻的題材粗略地畫好,用直線將大塊多余的部位畫出來;接著用鐵锨或大鋸,順著直線,將多余的部分去掉;然后用錘釬或小切割機雕刻大形;大形完成后,用刀子或電磨或小切割機雕刻細部;最后打磨,先用粗砂輪,后用細砂輪,再用粗砂布,后用細砂布。根據需要,一直打磨到亞光或反光為止。
中華手工:您的徒弟現在已經近萬,在您看來,哪種方式是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甄彥蒼:我只教他們會看。首先要自己會看,分各個角度、不同時段看,然后請人“會診”,多聽聽別人的意見,理性判斷別人意見中的可取之處,最后修改。
中華手工:您38歲才正式進石雕行業,是什么讓您那么快就在中國乃至世界石雕市場占領一席之地?
甄彥蒼:目光敏銳,能快速嗅到市場的需求,我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看到了石雕市場對西方人物雕像的需求,所以我是后來者居上,站在今天的角度,西方人物雕像已經不足為奇;另外,我不停求變。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的對外出口已經做得順風順水,但是當我在意大利美術學院看到那里精細的西方雕塑后,我感覺到了我們學院派力量的缺乏,回去后,我立刻派我們的總經理甄從達去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兩年。
中華手工:您對現在的石雕市場還有哪些指導性的意見?
甄彥蒼:第一,針對石雕出口,成立專業石雕管理委員會,達不到最低限價的產品,不辦批準手續。第二,定點生產。不具備一定技術實力的不批準辦廠,借以保證產品質量。第三,限定價格。根據石雕品種限定最低價格和最高價格。第四,發放承攬業務許可證。沒有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承攬業務。第五,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培訓專業人才,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藝術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