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士洋
(畢節市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與技術服務中心,貴州 畢節 551700)
論畢節市水利工程建后管護
簡士洋
(畢節市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與技術服務中心,貴州 畢節 551700)
水是“生態之基,生產之要”,抓好水利工程建后管護,是決定能否充分發揮其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基礎作用的關鍵環節,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對畢節這樣一個全省最為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區來說,建后管護尤為重要。實施水利工程對于抵御自然災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礎工程,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作物產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就目前來看,畢節市現有水利工程管理機制不順,特別是在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防洪、排澇工程建后管護上,導致“重建輕管”的問題日益突出,諸多水利工程沒有建立完善管護機制,造成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不能長期發揮效益。文章主要闡述了畢節市水利工程建后管護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水利工程建后管護的幾點對策,積極探索建立工程建后管護長效機制。
水利工程;建后管護;管理機制;運行效力
水是“生態之基,生產之要”,水利工程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工程,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德政工程。就目前來看,畢節市水利工程建后管護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管理機制不順、重建輕管、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缺乏有效的管護方法和思路等等。抓好水利工程建后管護,是決定能否充分發揮其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基礎作用的關鍵環節,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對畢節這樣一個全省最為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區來說,建后管護尤為重要[1]。
近年來,畢節市緊緊圍繞試驗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以政府投資為主,多渠道籌集資金,完成了46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成了4000余處飲水安全工程、126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及5處防洪、排澇工程。同時,金沙勝天、織金大新橋、納雍金蟾水庫等一批水源工程項目正在建設中,威寧楊灣橋雅木等2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即將開工,其他水利項目也在爭取立項建設中。隨著金沙勝天、織金大新橋、納雍金蟾水庫等水利工程的建設和投入使用,因工程建設任務重,建成工程多,現有管理機制不順,特別是在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防洪、排澇工程建后管護上,導致“重建輕管”的問題日益突出,這就要求務必提高對建后管護重要性的認識,著力加強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保護和利用,堅持“因地制宜、放開搞活、提高效益”的方針,強化水利工程建后管護,確保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效益,為畢節試驗區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本文結合畢節市實際,積極探索建立工程建后管護長效機制。
水利工程建后管護工作是一項關系千家萬戶的重要工作,目前畢節市水利工程建后管護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 管理機制不順,不完善,“重建輕管”問題突出
因為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的局限性,通常跨村的水利工程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壟斷色彩,沒有絕對公開的財務機制以及完善的監督機制[2]。部分水利工程建設之后,管護不到位,“重建輕管”問題突出,導致工程建成后不能發揮預期的效益。
1.2 管護經費不足,缺乏相應的監督
通過經驗估算,水利工程管護工作所需要費用大,要進行良好的管理和養護,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并需要相應的監督機制。但是,目前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在這一方面是十分缺乏的,再加上諸多的其他原因,使得大部分水利工程因為管護資金問題無法維持正常的管護工作,使其不能正常運行、長期發揮效益。此外,因為缺乏后續管護資金,導致部分水利工程損壞后不能及時修復。
1.3 管護技術力量薄弱,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全市水利工程建后管護人員不足,技術力量薄弱,整體素質不高,文化程度普遍比較低下,工作方法和思路相對落后,難以適應現代高科技信息化的水利管護工作。沒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沒有較高的管理知識,對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不了解掌握,某種程度上直接造成了管理資源的浪費,影響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發揮[3]。
1.4 水利工程點多面廣,違法監管困難,人為破壞十分的突出
因水利工程點多面廣,違法監管困難,加之部分工程管理不到位,常會出現一些違規現象,比如在河道中亂開砂場,在提防上放置違規物件等,導致工程相關設施遭到不必要的破壞,給管護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嚴重影響了水利工程正常運行。
1.5 缺乏完善的水利工程管護體制
目前,全市水利工程管護體制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①管理機制不順、缺乏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②沒有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③缺乏國有水利經營性資產管理運營體制,不能“以水養水”,工程不能長效運行。
水利工程建后管護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針對以上全市工程管理養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加以解決:
2.1 堅持建管并重,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針對水利工程重建輕管的實際,進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明晰產權,強化管理責任,建立靈活多樣的工程管理運行機制,使工程管理責、權、利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了工程完好率,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主要做到以下3點:①在工程實施啟動前,召開村民大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一事一議,落實管理承諾;②制定完善的工程使用管理制度,使工程運行管理規范標準,管理責任明確;③工程竣工后,在交付使用的同時,簽訂管護責任書,明確產權與管理責任,落實管護責任。
2.2 強化水利工程建后管護,做到有章可循
1)強力推進水利工程管理改革,按照“誰受益、誰負擔、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在明晰所有權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管養分離”的專業化管理、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和運行機制,不斷提高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嚴格執行“以水養水、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實行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3)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切實做到管護資金、人員、職責“三到位”,提高水利工程長效管護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管護資金到位:針對存在受益群眾經濟承受能力低,國家無專項用于管護資金的實際情況,市級財政按全市每年補貼部分管護資金,納入市級財政專項預算,實行專帳管理;縣(區)財政按全縣每年補貼部分管護資金,納入縣財政專項預算,實行專帳管理;按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提取的水利工程的管理費、折舊費、大修費也儲存于縣財政水利工程管護資金專戶,專帳管理。以上資金逐年累計,滾動使用。
管護人員到位: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群眾參與”原則,成立鄉鎮水利服務中心,建立市、縣、鄉(鎮)、村四級齊抓共管的長效管護機制。
管護職責到位:根據“水利工程建后管護辦法”,以工程為單位劃定管轄范圍,明確運行管護機構,制定因地制宜的管護辦法,明確各機構(單位)管理職責、管理要求、考核獎懲等。
4)將水利工程管理情況納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采取定期督查與常規巡查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隨機抽查與定點檢查相結合,專項檢查與交叉互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檢查考核,提高工作實效。做到有檢查必有反饋、必有跟蹤回訪。
5)建立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巡查制度,加強水政執法,對一切違反“水法”、“防洪法”及“水利工程建后管護辦法”等規定的行為堅決制止、依法處置。
2.3 政府積極引導,推行“三化”保障措施,提高工程運行效力
主要包括以下3點:
1)積極扶持引導農民用水戶協會組織發展,出臺相關優惠措施,簡化協會注冊登記手續,為協會的順利組建提供有利條件。
2)加強培訓、示范引導,積極培育協會建設的典型,并利用各種媒體,積極宣傳推廣用水戶參與水利工程建后管護取得的成功經驗,為協會的發展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針對當前工程管理養護隊伍中人員文化、管理水平低、業務素質較差、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要加大培訓水利工程管護從業人員投入力度,提升他們的技術能力,建立健全崗位培訓制度和獎罰機制,通過獎罰激發管護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
3)大力推行“三化”保障措施,提高工程運行效力。
a.經費多元化:要確保工程長效運行,經費保障是基礎。可采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式籌措管護資金,加大財政投入、用好社會投入、落實水價政策,為水利工程建后管護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b.制度規范化:切實強化制度建設,使工程管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包括以下3點:①在工程建設中,堅持把落實工程建后管理主體作為通過驗收、交付使用的重要條件,沒有落實管理主體的,不能通過驗收;②對實施產權“受益戶共有制”和“競標拍賣”的工程,由縣、鄉政府統一核發《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權屬證書》,把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讓農民吃上 “定心丸”;③完善農民用水戶協會的規章制度,為協會獨立運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奠定基礎。
c.隊伍專業化:建立專業維修隊伍是做好水利工程建后管護的關鍵。全市水利工程設施數量多、分布廣,雖然通過產權制度改革,部分工程交由農戶或者協會管理,但是部分控制性工程和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工程管理維護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以鎮水利服務中心為依托,組建專業維修隊伍,負責對轄區內所屬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維護進行技術指導、維護,并建立相關建后管護技術檔案。
2.4 從制度的層面加大資金投入,使水利工程建后管護工作有必要的保障
要不斷的完善水利工程管護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更新的力度,對一些陳舊管養設施設備進行淘汰,對管護設備進行合理的選擇以及維修,配備運輸機械,交通通訊工具等設備,以適應市場經濟大環境和工程管理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2.5 責任到人,各司其職
水利工程的管護工作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就需要在所有管護人員通力協作的基礎上加大管理力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格實行責任制,將把《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落實到工程管理養護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去,從而提高廣大群眾和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法制觀念,創造依法管理工程的新環境,有力地維護管理秩序。
2.6 積極引導和教育廣大群眾參與水利工程的養護中來,發揮大家的力量
要在宣傳和對大眾的教育上做文章,使群眾認識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時報告水利工程存在的突出問題,發揮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拓寬群眾反映水利工程養護和管理工程相關問題的渠道,及了解大眾的聲音,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當然,解決關于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方面的問題,其努力和突破口遠遠不至于這些,需要在切實的工作和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步完善相應的制度。
近年來,國家對畢節市水利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水利工程建后管護薄弱的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必須提高對水利工程建后管護的重要性認識,積極探索建立水利工程建后管護長效運行機制,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工程建后管護,努力開創全市水利工程管護工作的新局面。在實際工程中,應該針對水利工程具體情況以及工程的特點,從根本上改變從前重建輕管的現象,防止過去一年建、二年修、三年毀情況的發生,使水利資金投入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1]孫元德,李鋒,郝丹東,李占保,何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水利工程建后管護機制的探討[J].寧夏農林科技,2008(05):42-43.
[2]阿孜古麗·阿不力米提.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強化管理措施[J].農村科技,2010(01):62.
[3]錢治國,景永勝.新形勢下水保工程建后管護思路探討[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1,39(03):248.
1007-7596(2014)01-0261-03
2013-09-13
簡士洋(1976-),男,貴州納雍人,工程師,從事農村水利管理工作。
S15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