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輝
(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水利局,遼寧 喀左 122300)
水土保持工程意義及建設管理措施
高興輝
(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水利局,遼寧 喀左 122300)
水土資源是農村經濟建設的基本保障,科學規劃與利用水土資源有助于實現經濟收益增長,為新農村建設機制實施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了解決早期農村水土資源流失等問題,喀左縣開始全面推廣水土保持工程,用以防范各種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文章結合喀左縣水土保持工作情況,對水土保持項目建設意義進行總結,提出現代化水土保持作業的管理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意義;建設管理;對策
喀左縣2009年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作現已全面展開,截止目前,該縣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完成總面積6093hm2,其中退耕還林133hm2,荒山小坑整地造林4733hm2,水平梯田700hm2,坡面水平槽整地53hm2,生態修復300hm2,其它工程173hm2。完成作業路17km,修筑土石谷坊30座。其中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大凌河項目區目前完成水平槽工程整地53hm2。喀左縣地處遼西低山丘陵區,總土地面積22.34萬 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9萬 hm2,年均降水量491.5mm。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對區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為水土資源調配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2.1 資源調配
資源是維持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充分利用水土資源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基于改革開放政策下,國家對農村地區現代建設給予了宏觀幫助,尤其在水土資源調配方面執行了宏觀調整,以資源利用最優化機制為參考,促進了固有資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工程是資源調配的主導項目,按照地區水土資源利用情況執行整改方案,對農業用水用地等綜合控制,這無疑促進了資源優化配置體系的推廣與實施[1]。
2.2 產業優化
農業經濟是依賴于各類生產要素的產業形勢,水資源、土地資源是農業經濟改革的核心要素,也是決定農業產業最終受益的關鍵因素。為了進一步優化農業經濟結構,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是解決農作物種植難題的有效方法。例如,喀左縣定期對水土資源實施勘察檢測,發現農業用地及水灌溉區的潛在隱患,提前為農業產業經濟做好生產要素準備工作,奠定了新型農業生產模式。水土保持對產業結構優化也是一種實用性的保障[2]。
2.3 效益增收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實現農業效益增收是廣大農民的一致目標,也是帶動農民參與種植活動積極性的前提條件。農村地區廣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實現了行業收益水平的穩步增長,從農產品數量、質量、銷售等方面進行改造,促進農作物種植收益額度增加,真正意義上帶領了廣大農民的“脫貧致富”。另外,水土資源保持也減少了農村地區的工程維修費用,創造更加安全可靠的農作物種植環境。
2.4 環境保護
環境是影響一個地區發展的常見因素,若一味地追求經濟產值增收,忽略環境發展在產業經濟中的重要性,這也不符合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農村地區開展水土保持工程,也是對本地區生態環境實施綜合保護的建設性對策。例如,喀左縣對農村水土資源進行污染整治,加固了水土區域的抗病害能力,降低了水土資源的流失量。同時,對于一些潛在的流失問題,及時采取水土加固措施也具有可行性的保障功能。
水土保持工程是農村地區建設的綜合項目之一,其從經濟產業、生態環境、人居生活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擬定了一套符合地區建設的整改決策。鑒于水土保持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喀左縣根據地區實際情況執行了多方面的整改決策,提供了一套與水土資源保持相結合的建設方案,從多個方面提升了水土資源的有效利用率[3]。
3.1 雙向管理
所謂“雙向管理”是對農村水土項目的雙向控制,既要保證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也要抑制水土流失現象的擴大化,帶動農村生態環境的綠化建設。“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建管并重,同步發展”是喀左縣在長期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中摸索出的成功經驗。該縣高度重視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成立了常年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通過雙向性的調控對策,幫助農村地區處理好各項水土流失工作。
3.2 監督管理
在精簡機構、減少人員的情況下,縣政府專門下文成立縣水土保持監督站,主要負責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同時,建立起縣、鄉、村、組四級監督管護體系,形成了上下一體、以專為主、群專結合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體制。監督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水土資源,降低生態環境的破壞率,為農村地區改造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喀左縣應不斷完善內控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監督站在水土資源保護中的應用功能[4]。
3.3 考核管理
有監督執法隊伍,再有切實可行、嚴格的管理、考核制度作保障,才能更好地鞏固和發展治理成果。工程建設中,縣里及時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目標考核責任制,出臺了封山禁牧公告,制定了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制度,各鄉鎮也相應制定了鄉規民約。對農村水土保持工作情況進行考核,提高了地區參與水土治理的積極性,這是抑制水土流失現象的科學管理機制。
3.4 整修管理
對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情況,實行了經常檢查與定期整改相結合。通過這些強有力舉措,有效地遏制了亂砍濫伐、隨意放牧、陡坡開荒、無序采礦、損毀水土保持工程等破壞生態環境現象的發生,促進了全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喀左縣定期對農業設施進行勘測檢查,判斷水土保持活動是否有足夠的整改空間,提前發現異常情況以做好設施整改工作。
3.5 工程管理
為了有效保持水土流失,增加糧食產量,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喀左縣積極開展水平梯田工程建設項目。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采取“硬抽人、抽硬人”方法,首先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以水利站、農業站及相關村的包村組長16人組成的領導小組,采取鄉長全面抓,分管領導分工抓,水利、農業具體抓的政策。水利工程管理是鞏固生態資源的關鍵,其結合了地域條件開展生態工程建設。
水土資源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新農村建設中急需解決的資源性問題。針對傳統土地資源整改存在的問題,農村地區要建立符合經濟產業發展的水土保持機制,及時解決水土資源工作面臨的問題,全面抑制水土資源流失現象。從喀左縣水土保持工作情況看,項目建設對資源調配及利用起到了保護作用,全面實現了水土資源戰略實施的目標,加快了農村經濟體制的多元化發展。
[1]劉禹彤,劉海燕.淺析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與途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29(11):36-38.
[2]鄒昆.我國水土保持發展戰略的探索性研究[J].消費導刊,2008,34(16):23-25.
[3]陳艷麗.論水土保持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及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8(04):72-74.
[4]畢華興,畢嘉敏,劉立斌,史宇,郭超穎.論實行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經濟學基礎[J].中國水土保持,2008,19(01):62-63.
1007-7596(2014)01-0277-02
2013-12-21
高興輝(1975-),女,遼寧喀左人,工程師。
S15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