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榮
(黑龍江省八五六農場水務局,黑龍江 虎林 158418)
羅家店水電站施工導流方案選擇分析
李炳榮
(黑龍江省八五六農場水務局,黑龍江 虎林 158418)
根據羅家店水電站工程的地形地質條件、河流特點、樞紐工程布置,對羅家店水電站工程攔河壩導流方案選擇進行分析。施工倒流擬定3種方案:明渠底孔導流、束窄河道孔導流和一次攔河道導流。經分析比較,推薦明渠底孔導流方案,并就此方案進行了倒流建筑物布置。
羅家店水電站工程;攔河壩;施工導流;方案選擇
東寧縣羅家店水電站壩址位于東寧縣羅家店村西側4km處的大綏芬河干流上游,壩址下游距原羅家店水電站壩址2.4km,距擬建老黑山水電站壩址36km,距大、小綏芬河匯合口94km,距東寧縣縣城所在地120km,地理坐標為E130°28′35″、N43°44′39,壩址以上集水面積2588km2。壩址、廠房和庫區均在牡丹江市東寧縣境內。
羅家店水電站水庫總庫容為2170×104m3,工程規模為中型,工程等級為Ⅲ等,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主要包括攔河壩、溢流壩、引水隧洞工程級別為3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5MW,為小型工程,工程等級為Ⅳ等,水電站廠房工程級別為4級。
本工程攔河壩為3級建筑物,廠房為4級建筑物。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L 303—2004)第3.2.1條的規定,大壩、廠房導流建筑物級別為Ⅴ級,相應土石類建筑物的洪水重現期為5~10a,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水文資料系列>20a),取規范的下限 5a一遇[1]。壩體施工期臨時度汛洪水標準采用重現期 10a。
根據本工程的地形地質條件、河流特點、樞紐工程布置,施工導流擬定3種方案:
3.1 方案一:明渠、底孔導流
明渠布置在右岸,底寬10m;底孔布置在左岸溢流壩段壩體內,共設2孔,每孔斷面4×4m,進口底高程為335.00m。
該方案亦分兩期施工,第1年保持原有河道過流,5月初進行右岸導流明渠開挖,同時修筑一、二期共用的漿砌石縱向圍堰(導流明渠左堤)。第1年6月1日主體工程開工,施工期5年大汛水位以上左岸重力壩段及右岸壩基。1期明渠導流,即第1年大汛后進行河道截流,由導流明渠導流,圍堰擋第2年大汛洪水,在一期圍堰保護下施工左岸重力壩段、溢流壩段,同時預留導流底孔;二期底孔導流,即第2年大汛后進行右岸明渠截流,由導流底孔導流,圍堰擋第3年春汛洪水,在二期圍堰保護下施工明渠段壩體,大汛前完成。
3.2 方案二:束窄河道、底孔導流
一期由右側束窄河道過流,二期由底孔過流。底孔布置在左岸溢流壩段壩體內,共設2孔,每孔斷面4×4m,進口底高程為335.00m。
該方案分兩期施工:一期為第1年4—6月,束窄左側河道,同時擴挖河道右岸,基本保持天然河道過水斷面,修建左岸一期圍堰,第1年6—8月施工左岸壩段、二期縱向漿砌石圍堰。第1年9月下旬進行河道截流,修建右岸二期圍堰,施工右岸約70m長的溢流壩段及50.4m(壩頂長)的重力壩段,圍堰擋第2年春汛洪水,第2年大汛淹沒基坑,此期間兩側壩體繼續升高,汛后重新修筑二期圍堰,第3年大汛前溢流壩段施工完成。
3.3 方案三:一次攔斷河道圍堰隧洞導流
導流洞布置2條,在右岸山體內,為圓形斷面,洞徑6.0m,進口底高程334.50m,洞長361.0m。
該方案為第1年大汛保持由原河道過流,施工大汛水位以上兩側壩體,同時施工右岸導流隧洞;第1年大汛后進行河道截流,第2、3年大汛洪水由導流隧洞宣泄,壩體施工全面展開。
3個方案導流工程量及投資見表1。
從技術上看,方案三需開挖2條導流隧洞,施工難度大,最大圍堰高度13.18m,圍堰填筑難度大。方案二中二期施工強度大(漿砌石2.3493m3,混凝土19145m3,不包括自動翻版閘門安裝),第2年大汛需淹沒基坑,增加臨時工程投資;方案一各年度施工強度較均衡,一期圍堰可充分利用引水隧洞開挖渣料,節省臨時工程投資[2]。
從投資上看,方案三比方案二增加181.07萬元,方案二比方案一增加19.53萬元。
綜上所述,施工導流方案推薦方案一,即明渠底孔導流方案。
4.1 攔河壩圍堰
一期上游橫向圍堰:圍堰擋第2年大汛洪水,由導流明渠過流。大汛P=20%,Q=480m3/s,H上=338.69m。考慮超高,圍堰頂高程為339.19m。圍堰在截流戧堤的基礎上形成,堰體利用引水隧洞開挖石渣填筑,采用土工膜防滲,編織袋裝碎石混合土防護。
一期下游橫向圍堰:根據壩下水位流量關系曲線Q=480m3/s,H下=336.33m。考慮超高,圍堰頂高程為336.83m。圍堰結構形式同一期上游橫向圍堰。
二期上游橫向圍堰:圍堰擋第3年春汛洪水,由導流底孔過流。經調洪計算,春汛P=20%,Q泄=135.33m3/s,H上=339.81m。考慮超高,圍堰頂高程為340.31m。圍堰結構形式同一期上游橫向圍堰。
二期下游橫向圍堰:根據壩下水位流量關系曲線Q泄=135.33m3/s,H下=334.95m。考慮超高,圍堰頂高程為335.45m。圍堰結構形式同一期上游橫向圍堰。
縱向圍堰:為漿砌石圍堰,一、二期共用(同時作為導流明渠左堤),圍堰頂高程為339.81~336.83m。縱向圍堰與壩體結合部位按水工設計要求施工[3]。
4.2 導流明渠
導流明渠布置在河道右岸,底寬10m,進口底高程334.50m,出口底高程334.00m,長度283m,左邊坡1∶0.7,右邊坡1∶2.0,進、出口采用鋼筋石籠護砌,護砌厚度0.3m,進口段護砌長度為70m,進口段護砌長度為30m,中間段開挖到基巖,無需護砌。導流明渠壩體段壩基按水工設計要求先期施工完成,包括開挖、灌漿等工作[4]。
4.3 導流底孔
導流底孔布置溢流壩段,2孔,孔斷面為4×4m,平底,底高程335.00m,長28.68m,混凝土襯砌厚度1.0m。出口消能采用鋼筋石籠護底,護砌長40m,寬30m,厚0.5m。
[1]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SL303—200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2]劉瑩瑩.水電站工程施工導流方案設計[J].中國水運,2009,09(10):185,187.
[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手冊編委會.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6.
[4]羅孝明,張云生.小灣水電站施工導流設計綜述[J].云南水利發電,2008,24(01):31-37.
1007-7596(2014)01-0086-02
2013-09-10
李炳榮(1969-),男,四川渠縣人,工程師。
TV55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