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剛
摘 要:近年來,我國城市化的步伐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而越來越快,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在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依然發揮無以替代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所的需求內容和層次也不斷增加和提高,在人口與土地資源、水資源矛盾日漸突出的今天,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節水灌溉農業逐漸發展起來,合理采用管理手段,對資源應用進行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引導農民學習技術、轉變傳統觀念,大力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從而緩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倡導科學發展觀,促進又好又快農業經濟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節水灌溉;工程管理;意義
引言
近些年來,由于城市化進程較快,資源需求量大,相對的對農業發展造成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水土流失、水資源匱乏、農作物產量低、農民節水意識不強導致本已匱乏的資源又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農民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作為糧食第一出口大國,更悉知節水對于農業長遠發展的重要地位,在新的政策扶持下,節水灌溉技術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大部分的城鎮和工農業生產用水都主要是靠開采地下水來供給源源不斷的用水緊張問題。無論出于哪一目的,方法只有一種,就是節水。而怎么樣加強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又是一大問題。
1 節水灌溉的必要性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124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徑流資源總量的6%;由于人口眾多,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500m3,約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為世界幾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我國消耗的水資源70%用于農業,灌溉占到了農業用水的90%以上,而灌概水的利用率僅為43%左右,與發達國家的80%的利用率相差甚遠,農業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不管是相對于國外,還是相對于我國嚴峻的缺水形式,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已勢在必行。
2 節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投入的資金少,基本的配套設施不全面
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與投入一般都比較大,一般地方政府投資沒有更多的資金去投入,再加上灌溉工程建設標準比較低,不先進。再加上農民生活水平較低,大部分收入都來源于農業生產,因而加之澆灌之后的水電費難以按時收回。政府在建設節水灌溉工程時,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導致配套設施不完善,有些工程因為長期的使用逐漸的老化,又沒有及時的修理。導致整個灌溉設施難以正常運轉。長期的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卻得不到好的效益,使群眾及地方上逐漸沒有動力再去推行節水灌溉工程,久而久之,節水灌溉技術得不到落實,因而從根本上影響的節水灌溉技術的進程。
2.2 農民保護灌溉工程的意識較低
人們對節水灌溉設施維護的不到位,主要是沒有形成自發的保護行為,導致節水灌溉設施經常出現損壞,有些群眾甚至故意盜取、損壞灌溉設施,而受損的設施得不到及時的修理,從而導致部分設備喪失作用,又需大量的資金去維修灌溉設施又或者重新購置灌溉設施,導致節水灌溉工程投資加大,政府壓力增大,而效果卻是一般,使人們失去動力。
2.3 節水灌溉工程推廣力度不夠
優越的政策標準離不開實地的考察,而如何將優越的政策更好的推廣與踐行,這就從根本上離不開宣傳的作用,有了好的宣傳,政策才會廣為人知,才能更好的去落實與踐行政策,才能讓群眾在政策實施之前對將要實施的新政策有所了解,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在農民的思想里很少存在合理的利用,這就需要政府要加大對節約水資源益處的宣傳,從而為節水灌溉工程埋下好的伏筆,使節水灌溉工程在后期的應用與實際操作中發揮顯著的效益。
2.4 地方上管理不到位,導致水資源浪費嚴重
由于前期地方上投入的資金較少,基礎的配套設施也不全面,進而導致部分地區管理分工不明確,目標不一致,落實不下去,發生滲水、漏水的現象較多,使水資源浪費嚴重,這就需要政府在相關政策上給予扶持,責任分工明確,切實的節約水資源,保證節水灌溉工程順利的實施,使節約水資源的目標盡快的實現。
3 加強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管理
3.1 加強節水灌溉的投資政策
農業節水灌溉涉及取水工程、輸水工程、田間配套設施、節水灌溉技術設備投資等多方面內容,是一項非常復雜系統工程。如此復雜和巨大的投入,僅僅依靠農戶和地方政府是難以完成的。因此,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應該出臺一些相互銜接、可持續的鼓勵投資政策,建立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節水灌溉項目投融資機制。農戶的投入可以采取資金和投勞兩種形式,所有的投入都計入用水成本進行核算,按照核算成本和相關規定進行水費征收。
3.2 建立農業節水法規,提高全民節水意識
推動《農業節水法》地制定和頒布,通過法律形式規范農業節水工程的建設管理,將節水任務納入政府業績考核范圍,確立涵蓋水資源成本的水費制定原則和方法,完善農業節水技術推廣組織體系。同時,加強節水法規和節水技術的宣傳,提高節水意識,促進全民形成良好的節水習慣。
3.3 加大對節水灌溉設施的維護力度
嚴格按照已經初步設計的建設規模、標準來要求進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實行目標管理,從而在根本上保障工程質量,在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中必須要與施工單位就建設過程中的先關事宜進行組織協調工作,監督和促使其建立健全工程建設的管理和維護方法,從而充分的發揮節水灌溉工程建成之后的巨大效益。節水灌溉工程設施是一個地區農民共有的資源,群眾應增強保護節水灌溉設施的意識,并做出相應的努力,完全可以實施誰破壞,誰負責的責任制度,一旦此設施被盜,可以讓這一地區受益的群眾共同的來重建此項工程,若此設施在一年中沒有發生過人為因素所造成的設備故障,當地政府可以相應的減少農民灌溉的費用,積極地引導大家,并對設備定期的進行檢查維修,以保證節水灌溉設施正常的運轉。
3.4 建立健全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
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不僅僅是為了農民,也是為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帶動整個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質量問題應由建設單位全權負責,對于工程的設計、監理、施工、材料的供應按照已簽署的合同和相關規定對各自所管轄的工程質量負責,施工單位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和水利局頒發的有廣場質量的章程和標準來進行工程施工,對工程質量不合格的部分工程,必須要求返工,否則不予支付工程款。在節水灌溉工程實施當中。各單位要明確每個階段的管理負責人,最好實行專項管理,工程的施工及運行務必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來執行。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加強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至關重要,必須充分重視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必須要采取合理管理手段,對資源進行宏觀調控,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轉變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改良灌溉方法,積極轉變農業的發展方式、改善灌區的生產條件,以推動節水灌溉管理的現代化。要真正落實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管理工作,真抓實干,抓出實效、干出效益。大力優化我國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管理,促進農業經濟的高速發展,以早日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恩.淺談節水灌溉管理技術—試論引大灌區節水灌溉管理[J].甘肅農業,2005(9).
[2]富軍,房春艷.沈陽市渾北灌區灌溉節水措施[J]東北水利水電,2001(4).
[3]武前明,楊路華,翟寧.節水灌溉發展水平評價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9(6).
[4]溫隨群,李立峰.我國農業節水灌溉問題及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