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棟棟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政路橋工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市政路橋施工本身就具有一些特點,使得很難控制施工質量。為了保證市政路橋工程的質量,我們應該掌握施工特點和做好相關的技術控制工作,文章主要從幾個方面闡述了相關問題,希望給相關人士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臺背;預應力;蓋梁;支座;過渡段
1 市政橋梁下部結構施工特點及技術控制要點
1.1 深基坑鋼筋、模板施工
施工前應對鋼筋位置和高度精確測量,若需預埋鋼筋則應設置專業人員監督和指導,并應搭設腳手架和鋼筋定位架以確保預埋筋的高度和位置的準確性;鋼筋施工完畢后應按照要求設置墊塊,墊塊一般為塑料或水泥砂漿墊塊以保證保護層厚度;骨架施工完畢后應測量其尺寸以保證其和模板間距符合要求。
路橋模板多采用定型鋼模,模板支設前應先除銹并涂刷脫模劑,并應采用水平尺和砂漿來平衡支撐部位頂面的模板底座以保證模板高度和橋涵根部不出現爛根現象,并可通過在模板和螺栓接口部位填塞海綿條以提高單項結構強度并避免出現跑模和漏漿;拼模時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以保證上下順序和子母口位置,模板支護完畢后應將臺身和基礎接茬面雜物清除,鋼模螺栓旋緊時應采用正反交錯模式,并用腳手架緊固。
1.2 橫系梁、承臺施工
橫系梁主要是調節墩柱連接時所產生的偏差,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樁體的橫向整體性,承臺則是連接樁群,并可選用大直徑樁代替群樁以保證其整體性并可降低造價,在承臺施工前應先進行無損檢測,并將樁頂預留部分和薄弱混凝土層鑿除至密實混凝土層,應保證砂漿墊層平整且標高符合要求,墊層尺寸應保證能夠承擔承臺和系梁模板,在混凝土澆筑前應涂刷脫模劑,并防止污染施工縫;墩柱施工前應確保柱中心放樣準確,模板支護前應將接觸面雜質清除,并涂刷脫模劑,保證模板拼接密實并施作一定厚度的保護層,墩柱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串筒下料,澆筑完畢后應進行拉毛處理。
1.3 臺背回填
市政公路地基、路基及路面的壓縮可導致橋梁兩端路堤沉降,路基路面的恒載和車輛荷載導致地基的壓縮變形,填料的壓縮、固結等可導致路面結構層被壓縮,因而要求搭板上和橋面上應具有相同的面層結構和厚度方可有效避免沉降差的生成,或選用半鋼性填筑材料以減少路基工后沉降并提高壓實度,在臺背填方時應自地基開始對整個臺背回填,若條件允許則可用水泥、石灰等進行穩定處理。
2 橋梁梁體施工特點及技術控制
2.1 蓋梁施工技術
橫穿法施工蓋梁是預先在墩柱內埋設預留孔,并在孔內穿入鋼筋或型鋼來承受整個支架、模板及蓋梁重量;或采用預埋法,即在墩柱中預埋鋼板,待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在預埋鋼板上焊接鋼支撐來承擔支架、模板及蓋梁重量;支架法則是用鋼管或萬能桿件組裝成的支架來承擔蓋梁重量;抱箍法則是用兩個半圓形鋼板安裝在墩柱適當部位,鋼板用螺栓連接在一起以保證其與墩身緊貼。
2.2 臨時支座施工
這部分的施工通常采用預制混凝土塊,在施工的時候應該對保證這些土塊是對稱放置,在接頭部位的混凝土滿足強度之后再進行鑿除。在有些施工中經常會出現預制混凝土塊擺放位置不正確,薄厚不均勻等現象,而且梁體也存在一定的誤差,這就會導致臨時支座出現被擠的情況。在臨時支座施工中出現梁體拖動的情況,則會導致內部的混凝土不能鑿除,進而給后續施工造成一定的障礙。
2.3 混凝土搭板和頂層施工
在混凝土工程中經常會使用立模施工方法,能夠保證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因為在路橋工程中接近橋頭的搭板混凝土頂部基層厚度比較小,所以在施工中碾壓的時候會造成其破碎,所以在搭板混凝土施工中保證其底部和頂部之間的距離小于十厘米,在下層混凝土施工之前應該對已經完成的部分進行鑿毛處理,然后再用混凝土找平,進而保證臺背的高度滿足要求。
2.4 混凝土施工溫度
混凝土的澆注溫度會影響到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是造成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嚴格地控制好溫度,在拌合混凝土的時候可以使用冷水冷卻的方式來降低混凝土的澆注溫度。在高溫季節,更應該重視混凝土的澆筑溫度,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可以適當的縮短澆筑層的厚度,加快散熱的速度,盡量縮小外界溫度和混凝土溫度之間的差值。
3 路橋過渡段施工
3.1 合理設置
路橋過渡段的沉降會影響到整個路橋工程的正常使用。所以當前施工單位為了避免沉降現象的出現,需要在強度不同的交接位置設置合理的過渡段。大多數的過渡段施工都使用平臺填筑、搭接板等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主要就是為了能夠控制住反向破的安置,通過使用各種合成材料來對過渡段進行加固,進而減緩沉降甚至避免沉降現象的發生。通過,路面排水工程排出地基內部的水,盡量減少因為降雨等因素導致路橋發生破壞。搭接板技術就是對過渡段起到固定的作用,并根據計算出的數值進行移動,根據填筑平臺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合成材料,在壓實的時候應該保證每層的厚度在十厘米左右。
3.2 填料控制
過渡段的部分是整個路橋工程的重要部分,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而過渡段的填料則能夠反映出路橋表面的平整程度,內部是否出現塌陷情況,進而保證人們的車輛和人身安全,所以我們應該結合工程土體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填料,在選擇的時候要特別重視填料孔隙的大小,如果太大的話則導致很難控制壓實度,在路橋投入使用之后會造成地基變形,所以應該先對選擇的填料進行檢測,保證標準符合工程規定的指標。
3.3 土工格柵
這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夠增強整個路面的穩定性,其本身具有非常強的應力和分散能力,進而防止土體發生側面的變形。同時土工格柵具有很好的彈性,能夠減小車輛的壓力,進而減小路面的變形。此外,土工格柵還能夠對上部的荷載進行分配,減小了荷載對整個橋臺的應力,有效地避免了路橋的過渡段出現沉降問題,進而增強了整個路面的承載能力。
4 路面排水
為了做好路面工程,必須進行路面排水工作,這樣能夠有效地防止路面積水滲入到路面下部的混凝土中,導致內部的鋼筋和水反應而被銹蝕,使得路面遭到破壞。在進行路面排水施工中我們應該進行相關的技術控制,首先應該對管線和里面的基礎間進行處理,在地基內部的粘土層上挖個雙向坡,在其內部設置防水材料,出水口設置在地基的外部。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應該控制好初凝時間,并使用鋼刷使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如果施工人員發現混凝土的表面出現裂紋的話,就應該通過打毛的方式進行處理,保證防水層的防滲透功能的發揮。在路面施工完成之后應該對路面上出現的波浪等現象使用銑刨機處理,加強路面的粘結度。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對市政路橋施工中的特點和技術控制要點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希望能夠進一步保證市政路橋施工質量,進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此外,施工企業還應該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針對企業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能力。對于施工中的關鍵技術要進行嚴格的控制,針對實際的施工情況選擇最佳的施工技術并對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和掌握。總之,我們應該盡最大能力來保證市政路橋工程正常發展。
參考文獻
[1]盛右鑒,崔旭光.公路與橋梁施工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J059-95)[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劉伯剛.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中國建筑企業,2011(9);31.
[4]趙月蘋,姚永強.橋梁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建筑機械),2011,(1):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