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影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高速公路建設也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為了保證高速公路建設的科學性就必須認真地對待路線設計方面,而且在設計路線的時候應該考慮到環(huán)境保護問題。這樣才能既滿足經濟效益也能滿足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文章主要從幾個方面對高速公路的路線設計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路線設計;發(fā)展要求;方案選擇;平縱設計要求;和諧發(fā)展
1 公路選線的基本原則
1.1 設計人員不可以隨便地進行公路選線,應該對公路建設項目的施工環(huán)境進行仔細的查看分析,選擇的路線應該盡量避開一些特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例如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等,實在沒有辦法避開的時候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護這部分的環(huán)境,盡量減少周邊環(huán)境的破壞,使高速公路路線和周圍的環(huán)境更加協(xié)調。
1.2 如果高速公路項目已經設定好控制點,在進行布局設計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到整個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橋梁等位置的設定,在選擇路線方案的時候除了要考慮到經濟性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到安全性,如果不能對制約路線方案的主要因素進行考慮,就影響整個路線設置的科學性。所以我們應該在設計路線方案的時候能夠考慮到環(huán)境保護方面,保證基本路線的同時能夠順應周圍的環(huán)境。
1.3 合理掌握平面線形標準
我國幅員遼闊,地貌特征十分豐富,而且地形城鄉(xiāng)混合交錯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帶路線的設計必須符合山脈、河流等的延伸方向,盡量避免破壞地形環(huán)境同時也要保證初始點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盡量短,以便于節(jié)省資金。在路線設計的時候會設計到平曲線,如果平曲線的指標過高的話,就會導致路基施工出現(xiàn)深挖高填的現(xiàn)象,所以應該注意設計路線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各種設計因素,選擇最佳的平曲線半徑,而且盡量保證路線和周圍的地貌特征相融合,在施工的時候,應該盡量減少土石方的開挖量,這樣才能夠減少對環(huán)境的破壞。在路線設計之前應該做好地質勘查工作,這樣才能夠了解地下地質情況,以便于采取措施,減少道路施工的難度。
2 路線平面線形設計
2.1 直線
在路線平面線形設計中使用直線線形的話,就必須對當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進行勘察,而且還應該對高速公路路線的周邊地物進行了解,同時結合平面、縱面以及斷面的情況并考慮到駕駛人員的視覺感受等方面來進行設計。如果使用這種直線設計方式,線形的指標就會高,這也是以往一直都使用的一種設計方式,但是它的缺點在于無法合理的和周圍的環(huán)境先協(xié)調,而且由于長線距離過長,就會導致司機在長時間開車的時候,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煩躁的情況,提高了事故的發(fā)生率。
在《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中,針對長直線的距離給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的直線長度不應該超過設計速度的百分之二十,不過實際的設計路線中如果特殊情況必須采用長直線的方法,為了彌補長直線的景觀單調現(xiàn)象,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措施,比如栽植不同樹種、設置風格各異建筑物等方式,以減輕景觀單調的感覺。同時,在強調線形設計以曲線為主的情況下,要從客觀條件出發(f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地追求以曲線為主,增加不必要的工程量和工程投資。力求線形與地形、地物協(xié)調配合,保持線形的連續(xù)暢通、美觀協(xié)調,同時又要結合地形,從實際出發(fā)做出符合當地客觀條件的設計。
直線線形不宜過短,曲線間設置直線段時,同向曲線之間插入長度不夠的直線,形成斷背曲線,駕駛員在行駛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把直線和兩端曲線看成反向彎曲的錯覺,整個路線缺乏連續(xù)性,容易導致駕駛失誤,不能實現(xiàn)反向變化的平穩(wěn)過渡,不利于安全行車。規(guī)范要求:同向曲線間最小直線長度(以m計)以不小于設計速度(以km/h計)的6倍為宜;當地形條件及其他特殊情況限制時,最小直線長度不得小于設計速度(以km/h計)的3倍,反向曲線間的最小直線長度(以m計)以不小于設計速度(以km/h計)的兩倍為宜。
2.2 平曲線
公路平曲線包括圓曲線和緩和曲線兩種。曲線線形能夠適應地形的變化,并能圓滑地將前后線形連接以保持線形的連續(xù)性,便于設置,并且能夠誘導視線,所以適用范圍較廣泛、靈活。規(guī)范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選用較大的半徑,但是半徑不宜過大,以免造成駕駛員的駕駛疲勞。只有在自然條件特殊時,方可采用小半徑,以滿足汽車運動學上的安全要求,但必須在一定路段設置緩和曲線使半徑逐漸變化,結合地形設計緩和曲線。在緩和曲線選擇時,一定要注意連續(xù)多個平曲線的過渡,相鄰卵形曲線半徑之比宜在0.2~0.8之間,S形曲線應在1~1/3為宜,連續(xù)路段的多個平曲線,其半徑值呈由大到小逐減或由小到大逐增的布置,半徑比應小于1.5,方能達到曲率的均衡變化。合理利用緩和曲線,能夠保證行車安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會增加工程量,以利用遵循安全、綠色、和諧發(fā)展的設計路線。
3 平縱線形設計的綜合考慮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在實際的路線設計中我們最好是選擇使用平縱組合設計方式,不過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在平縱線形設計中,應該保證平線和縱線的大小均衡,而且應該按照相關的固定設置豎曲線的半徑是平曲線半徑的十倍到二十倍,這種情況下取得的效果最好,而且還應該把平曲線和豎曲線相對應,而且還要考慮地形、地貌等限制,在縱坡差小于百分之一時,可以不必要求平縱曲線相對應,不過在縱坡差超過百分之一時,一個平曲線中包含的縱曲線不應該超過三個,而且延伸的方向應該經過仔細測量。為了避免司機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因為平縱曲線同時變化,而導致精神緊張出現(xiàn)車禍,我們在進行縱斷面設計的時候,最好不要把變坡點放在緩和曲線上。
對于公路平縱線形指標的選取,往往受地形、橋涵、通道等構造物的制約,故應充分考慮因地形而引起的路線的縱坡變化、構造物的設置而引起的縱斷面的變化。在平面線形順適,縱斷面縱坡均衡,滿足安全性、功能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利用合理的技術指標進行縱斷面設計,通過綜合設置來減少環(huán)境破壞,提高安全服務水平。在以后的高速公路項目中,要加強對環(huán)境保護、耕地占用的重視,不能片面追求高指標,不能機械執(zhí)行標準規(guī)范。公路設計者需要在深刻了解規(guī)范條文實質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走安全、綠色、和諧的設計路線。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路線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高速公路的后期建設,對于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掌握好設計的科學性,根據相關的設計標準,全面考慮可能影響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各種路線設計進行全方位的對比,選擇對環(huán)境影響最小的設計方案,不僅保證公路質量還應該使整個高速公路和周圍的環(huán)境相融合,促進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琳.加強公路環(huán)境保護推進公路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J].北方經濟,2007(12).
[2]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設計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JTGD20-2006.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