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亮
摘 要:對供應鏈環境下企業對供應商管理的方法以及基本思想進行了討論,并對供應商管理在跨國機械制造業中的實踐應用予以分析。供應商管理主要指在采購過程中針對不同的供應商分別采用購買期貨、簽訂框架協議、寄貨采購、全球比價、外包非核心業務等方式進行管理。用以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競爭力。
關鍵詞:供應商管理;供應鏈;跨國機械制造企業
1 基本思想
全球化的經濟轉變的不僅僅是社會的體制結構,同時還有人們的思想以及認識。在這樣的沖擊下企業的內部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企業的外部環境更是變化多端。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多變性,使得企業不得不面對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同時還要應對越來越短的產品生命周期,這些都關系到企業的生存以及發展。因此企業不能再繼續遵循傳統的產品驅動模式,而應當逐步的轉變成顧客驅動模式,這種新型管理中供應鏈管理便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管理模式。作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供應商管理要求將所有的供應商看做為市場中可以聯盟的組織,通過聯合供應商去擊敗其他供應鏈聯盟,這便是這種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所以,企業在選擇合作供應商的是后需要站在長遠的發展角度,對整個供應鏈的整體利益進行集成考慮。在這樣的管理環境中,企業通過利用供應商,加快度對市場的響應,只需緊緊把握最核心的產品方向以及市場便可。而生產,只需要制造關鍵的零部件。對企業關聯關系的管理以及創造對企業的發展以及在競爭中存活起到決定性作用。對于企業的經營戰略,供應商管理已經成為了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2 跨國機械制造企業的供應商管理
2.1 企業特點
機械制造企業的結構也隨著時代變化而發生了轉變,由大批量粗獷生產到柔性精品生產,最終向著敏捷化的方向發展?,F代機械制造企業基礎要求便是集成化,要求企業的工作過程并行化、技術敏捷化。這些要求企業所涉及的所有程序在合作、競爭以及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更加默契、主動的加強配合,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優質的方式最快的響應用戶需求,滿足用戶需要??鐕髽I的發展背景即上述環境,因此需要更加關注核心業務,保證資源的合理利用,注重全球化的合作分工。跨國機械制造公司往往會充分利用全球性的資源,將開發以及核心設計部門放在科技和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而針對需要加工制造以及裝配的業務放在勞動力、能源以及土地資源容易獲取的地方。
文章以某跨國公司作為案例,對其在中國設立的分支制造企業進行了簡述。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為橋吊以及輪胎吊。這些產品生產所需要的原器件以及材料都需要中國公司獨立完場采購。并且物料的種類以及需要采購的數量龐大,此外,很多物料國內都沒有,需要進口。所以,以集團公司一體化采購策略為基礎,中國公司對外采取靈活多變的供應商管理策略,在物料能夠保質保量按時交貨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降低采購的總成本。上述要求便需要從管理的角度對供應鏈管理環境條件下,企業該如何把握公司同供應鏈中各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加強合作,以最小的投入為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
2.2 管理方法的確定
2.2.1 戰略性物料供應商
某公司的戰略性物料主要是鋼材,一年的需用量為兩萬五千噸左右,其中百分之八十需進口.某公司2001年鋼材價格低谷時通過市場調研預計2002年鋼材價格會上漲,在這種情況下采用了買期貨和簽訂框架合同的方式進行采購.而這時候如果簽訂2002年全年的鋼材采購合同,對供應商與某公司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夠達到雙贏的效果。具體地說就是以2002年全年鋼材需求量并按2001年的鋼材市場價格簽訂了框架購買協議.通過簽訂框架合同和買期貨,某公司避免了2002年全球鋼鐵市場大幅漲價對企業經營的不利影響,有效地控制了采購成本。
2.2.2 一般物料供應商
該公司在生產中的消耗品即一般物料,對于該類物料供應商,可以通過寄貨采購的方式對其進行管理,用以解決上述問題。具體說來,是在同公司進行該類物料交易供貨的供應商中對其物料成本、交貨周期等予以綜合性的評價,選擇最佳的合作方。讓該供應商在該跨國公司的中國公司處設倉庫,公司需要物料則直接從供應商處獲取,物料清單則在月底根據實際做出。如此一來不但是對該公司的采購成本能夠有效地降低,同時由于供應商倉庫的設立,使得該類物料的交貨更加及時,同時也節省了供貨商的運輸成本,其庫存可以根據該公司的習慣有規律的進行調整,實現雙贏。
2.2.3 重要物料供應商
由于市場供應較為充足,因此重要物料的貨源較多,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價值使得重要物料價格較為昂貴,過多的庫存會使得企業資金占用過多。所以,針對該問題應當采用相應的供應商管理方式,使得企業投入成本降至最低。隨著市場的發展,全球化的經濟時代已經來臨,面對體制發生的變化,國外廠商已經開始意識到中國的市場前景十分廣大,很多跨國企業都在中國設立了分支機構。由于各地市場的差異,因此供應商采取的營銷手段也不同,同一種產品價格會因為空間的差異而有所差異。有的產品在中國銷售的價格可能高于其他市場價格,也有可能低于其他市場價格,因此,在進行重要物料供應商的管理過程中,需要根據采購的具體要求對比價格,降低成本。
2.3 框架協議的運用
所謂的框架協議是指:當很多小的重復交易建立了長期合同,就需要一個特殊的合同機制涵蓋這種關系和單個交易的需求。這被稱為框架協議(framework agree-ment):合同在一定時期內,為每筆單個交易作為一個框架進行運作??蚣軈f議提供了一種規則,雙方在同一合作的前提下發展成為戰略合作伙伴,深入合作,相互支撐服務。
對于標準元件,如一些長期需購買的標準產品,可以考慮運用框架協議減少采購管理成本??蚣軈f議的主要原則是對一些經常購買的標準產品,將一年或一段時間的購買量集合起來,與供應商談一個全年的價格。對采購方來說,避免多次重復詢價和談判,從而減少了采購管理成本;對供應方來說,避免庫存量過大引起成本增大,也避免了庫存量過小無法按時供貨的局面。
3 結束語
根據上述分析,針對供應鏈中對供應商基本的管理思路以及在跨國制造機械企業中,日常的采購過程中,針對物料供應商,可以采取的戰略管理方式為框架協議的簽訂、買期貨等方式,采用這種方式,在制造企業同供應商之間建立起一個穩定的伙伴關系,用以加強合作;而針對一般的供應商,在管理方式上則采取寄貨采購法,用以降低供應庫存以及采購成本,而庫存的降低、采購管理成本的減少使得企業在緊急采購情況的應變中,靈活性更大。通過全球比價的方式對重要物料的供應商進行管理,主要用以降低總成本。另外將非核心業務采用外包的方式,從核心提高公司競爭力,利用第三方,將自身的投資成本予以有效降低。
參考文獻
[1]鄭黎明.供應鏈管理在開隆公司的運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4.
[2]黃劍峰.訂單驅動下的混合型制造企業供應商關系及評價與選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
[3]姜萬生,黎永前,朱銘銓.現代制造系統中的供應鏈管理功能模型[J].制造業自動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