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瑩 趙洪庭

在信息技術快速提升的時代,井岡山以科技為引領,睜大發展的眼睛,張開騰飛的翅膀,在科技部第27屆扶貧團的幫助下,最大限度地釋放科技動能,努力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2013年3月,井岡山八角樓農業科技園被科技部批準為井岡山國家級農業科技園擴容增建園區,成為目前全國縣級市中唯一獲批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2013年11月,井岡山榮獲“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市)”榮譽稱號。
扶貧先扶智
“種養有困難,農家科技書屋有答案。”廈坪鎮菖蒲村農家書屋自2008年建成后,深受當地百姓好評,每年借書量達1260人次、3128冊。“我開辦了井岡山君先竹蓀合作社,菌種培植經常需要掌握相關知識和信息。書屋就是一個專家庫,為我解決了很多技術上的難題。怪不得老輩人說送金山銀山不如送一座書山!”正在書屋里翻閱種養知識的菖蒲村農民吳良華說道。
除了為農家書屋爭取資金購買農技類圖書外,扶貧團還以科技活動周為契機,邀請專家授課,大力開展一系列有關苗木繁育、特種養殖、醫療保健、節能減排等專題實用技術的科技宣傳和科技培訓活動,2013年共有1000余人次參訓,培養出600多名種養能手。同時,扎實推進科技特派員和科技人員下基層工作,由在井岡山市掛職副市長肖立春帶隊,采取面對面現場講解、手把手示范指導、入村入戶面授交流等方式,為當地群眾進行技術指導,并在全山倡導科學的精神,營造良好的科技氛圍。
爭資跑項忙
在科技扶貧團的帶領下,井岡山不斷完善科技項目庫建設,積極向上申報各類科技項目和資金。201 3年預計爭取資金近500萬元,完成包括《萬畝有機茶產品提升及加工》、《井岡山林區山葵種植技術示范》、《靈芝種植技術研發與推廣》、《井岡山金桔改良技術開發》、《無鉛壓電陶瓷觸控技術及制品》等在內的6大項目的立項。正在向上申報的還包括《優異茶樹種質快繁與產業化關鍵技術轉化及示范》、《凹葉厚樸葉資源化綜合應用及生產線在線監測研究與應用》等項目。以醫療技術應用為切入的國家科技惠民計劃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如能申報成功將帶來上千萬元的項目支持。扶貧團還積極爭取將井岡山列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村基本醫療衛生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重大項目技術集成示范市,組織以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德培院士為首的項目專家組和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協和、阜外心血管、中日友好等單位知名專家來山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教學查房和義診。
同時,充分發揮科技扶貧團的橋梁作用和協調功能,巧打“井岡牌”,加強橫向交流。先后與上海市科委、江蘇省科技廳、南京市科委、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局、江西省農科院等開展合作與交流,積極獲取技術支持和資金幫助。2013年,在扶貧團牽線搭橋下,通過遼寧省科技廳聯合企業為井岡山茅坪鄉捐贈LED大屏幕,價值100余萬元;扶貧團還聯系廣東、安徽高新技術企業為井企集團文水村和鵝嶺鄉捐贈130盞太陽能節能路燈,價值近70余萬元;通過雙胞胎集團飼料有限公司向井岡山養豬專業戶捐贈價值5萬元的豬飼料。同時,牽線井岡山科技局與南京市科委建立結對幫扶關系,江蘇省科技廳還協調江蘇白馬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與井岡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八角樓園區建立結盟共建合作關系搭建信息平臺,幫助井岡山引進具有一定規模、科技含量高的農業企業進駐園區,進一步推進園區建設。
打通致富路
科技是為了發展,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幫百姓致富。2013年,在第27屆科技扶貧團的幫扶下,井岡山圍繞“金桔、奈李、茶葉、有機大米、高山油茶、魔芋、山葵、金葡萄、無公害蔬菜、金銀花”等十大產業,科技需求和科技脫貧致富呈現百花爭艷、欣欣向榮的熱鬧場面。
以貧困村中煙村山葵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例,在掛職副市長肖立春的關心指導下,該合作社爭取到了科技扶貧項目《井岡山林區山葵種植技術示范》立項,獲資60萬元,并幫忙特聘山葵技術專家為顧問,幫助解決種植上的技術難題。據了解,今年該合作社在原有基礎上投資80余萬元,擴大種植面積100畝。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正常生產,預計到今年年底產值可達200萬元,每戶年均增收8000元左右。
扶貧團成員多次深入基層調研,指導井岡山科技扶貧工作,深入鄉村農家,走訪慰問貧困群眾,并送去慰問金。
一個個農技項目讓群眾歡喜開懷,一座座農技書屋成為百姓的好去處,一個個科技特派員活躍在田間地頭……在井岡大地上,科技致富的風潮已然興起。
責任編輯:劉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