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侯


1946年5月18日東北民主聯軍撤出四平后,10月,司令員林彪帶領前線指揮所進駐雙城堡,直到1948年9月30日,即遼沈戰役開始后18天,東北野戰軍司政機關組成的遼沈戰役前線指揮所離開整整兩年時間,林彪在雙城堡。指揮大小無數戰斗,逐漸扭轉了東北戰場的被動局面,使東北民主聯軍由弱到強,發展到數十萬。
日本投降后,當李運昌率冀察熱遼八路軍、羅榮桓率山東八路軍、黃克誠率蘇北新四軍三師,三路人馬挺進東北時,還在去山東根據地途中的林彪,8月24日在河南濮陽接到中共中央電報,讓他轉赴東北。他日夜兼程,于10月初到達沈陽。這時,中共東北局已在沈陽成立了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林彪出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由于形勢緊張,林彪于11月19日從沈陽趕到錦州,指揮那里的部隊行動。11月22日,林彪在錦州向中央建議:“應準備放棄錦州,以及錦州以北二三百里,讓敵拉長分散后,再選弱點突擊……”
11月25日,蔣介石在美國幫助下,海運兩個軍在秦皇島登陸,攻占山海關后,即在錦州與我展開激戰。林彪于當天放棄錦州,撤向遼西腹地。錦州失守,形勢開始嚴峻。這時,林彪在阜新召開了一次營以上干部會議,會上他提出“等”、“忍”、“狠”的作戰指導方針和三條戰術原則,即“一點兩面”、“三三制”、“不打主觀主義仗”。
1946年2月,林彪在法庫按這一原則指揮了秀水河子戰役,以7個團的兵力,消滅了國民黨一個整團和兩個營,一舉振奮了士氣,毛澤東聞之給予高度評價。
遼西阻擊戰失利后,1946年3月13日國民黨軍攻占沈陽。3月26日,東北局得知蘇軍即將撤軍,為了搶占中長路要沖緊急制定了《東北大會戰部署》,將決戰地點定在四平。四平地處松遼平原中部,是鐵路交通樞紐,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東北民主聯軍于3月18日占領四平后,林彪就防守問題向中央和東北局談了自己的看法:“在蔣介石繼續增兵東北的情況下,我固守四平和奪取長春的可能性,和東北和平迅速實現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軍方針似應以消滅敵人為主,而不以保衛城市,以免被迫作戰,其結果既不能保衛城市,又損失了力量。故我意目前方針以應脫離被迫作戰,采取主動進攻?!毖韵轮?,占領四平和固守四平沒有多大意義,且是極為困難的。5月,國民黨軍以二十幾萬美式機械化部隊強攻四平,當主陣地塔子山即將失守時,林彪堅持不住了。但毛澤東仍嚴令林彪堅守。林彪遵命向毛澤東表示:“我守軍決戰至最后一人?!?/p>
5月18日,主陣地塔子山失守,部隊已傷亡到8000人,林彪決定撤出四平。他擬發了告四平全軍電文,命令部隊撤出了四平。5月23日,中央再令林彪撤出四平后“堅守公主嶺”,如不能堅守,應堅守長春。然而這時,林彪的部隊已經被打散,很難再組織起有效的防御了。林彪指揮部隊向松花江以北撤退的同時,自己帶“前指”向九臺、吉林撤退。撤到一個小村莊棋盤街時,敵人又追了上來,最后撤到吉林以北的舒蘭。在舒蘭,林彪給東北局發去電報,說他不準備去哈爾濱,要到伊春、雙陽打游擊去。6月1日,他又給中央發電報,建議如果敵人還要向北進攻,則放棄哈爾濱。6月2日,林彪接到東北局致電中央并告林彪的電報:“我軍自四平街、長春撤退后,完全處于被動。因此,下了很大決心:我們準備放棄哈爾濱,爭取擺脫被動,休整部隊,部署各地區獨立去堅守局面?!?月3日,毛澤東在給東北局和林彪電報中作了明確答復和指示:“同意你們放棄哈爾濱之準備……”
國民黨軍占領四平以后,沿中長路向北猛進,很快攻占長春、德惠、吉林,控制了松花江以南廣大地區。由于林彪大踏步北撤,在我黨政軍中引起很大震動,在東北廣大民眾中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各敵對勢力也借機一哄而起,我黨我軍進入了最困難、最危險的時期。而林彪之所以從山海關、錦州、四平、長春一退再退,主要還是手頭無兵。在撤退的路上,他為此氣哼哼地說:這是打得什么仗,窩囊透了。雖然林彪大踏步北撤,但杜聿明也因與我軍血戰1個月,在占領四平、長春、德惠、吉林之后,失去繼續北進的能力,且因戰線延長,部隊分散,占領區不鞏固,糧草接濟困難,不得不與我談判,雙方達成自6月7日起休戰15天的協議。這樣一來,東北民主聯軍也有了喘息時機,得以進行戰略部署、訓練、擴充軍備、沿江布防。15天后,國民黨軍由于北調兵力不足,又提出休戰延長到9月23日。
6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東北局主要領導分工的決定,林彪為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真、羅榮桓、陳云為副書記兼副政治委員。6月下旬,林彪從舒蘭到達五常,然后趕到哈爾濱。7月3日,東北局在哈爾濱召開擴大會議,林彪在會上說:“今天,我們在東北還沒有根據地,還沒有家,如果我們沒有家,沒有房子,就好比流浪者,漂來漂去的二流子,遇到狂風暴雨就會無家可歸,無房子可住,就會被狂風吹掉,被暴雨淋死,遇到嚴寒冬天就會凍死餓死……死無葬身之地。”此次東北局擴大會議作出了《東北的形式與任務》的決議,在軍事上確定了東北民主聯軍的作戰原則。決定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我軍的作戰原則不在于城市和要點一時的得失,而是力求消滅敵人。為此,應采取誘敵深入,待敵分散,以優勢兵力各個消滅敵人的方針。
9月23日,蔣介石撕毀東北“停戰令”,傾其全力向我南滿根據地進攻,以期先解決南滿之憂,再北上將我軍壓縮在北滿消滅,實現占領全東北的目的。
根據東北局主要領導分工和“七七”決議確定的軍事原則,林彪到前線指揮作戰。
到1946年9月下旬,東北戰場態勢已經明朗,南滿將成為主要戰場。林彪決定將前指移向戰區,他選擇了距第二松花江70公里、位于中長鐵路線上的一座古城雙城堡。雙城堡是哈爾濱的南大門,相距50公里。10月,林彪帶領由司政機關少數人組成的前線指揮所進入雙城堡,在縣城東北部選擇了一處民國年間建造的兩棟房子,一棟是三合院,一棟是四合院,兩院相鄰,面積1100平方米,有35間房子。這里遠離縣城中心,人口稀少,不太惹眼。雙城堡建立民主政權較早,敵對勢力較弱,且背靠后方哈爾濱,交通便利,作為指揮機關環境適合。endprint
林彪進駐雙城堡后,首先召開軍事會議,部署兵力準備在南滿與敵決戰。為了加強對南滿黨政軍的領導,又將陳云、肖勁光派往南滿。12月27日,鄭洞國坐鎮通化指揮8個師10萬人,向我臨江地區發起進攻。陳云、肖勁光指揮部隊奮起抗擊,形勢十分嚴峻。林彪在雙城堡前指召開主力部隊師以上干部會議,決定以3個主力縱隊、9個步兵師,越過第二松花江,策應南滿我軍作戰。林彪在會上對師長們說:“過江后,要與敵人展開‘硬拼戰的新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實行‘一點兩面戰術,以死打硬拼精神,拼掉敵人一部分?!睍?,林彪發電報給陳云、肖勁光,告之北滿主力將過江配合作戰。
此時的東北,氣溫已降到零下三十度。1947年1月5日,林彪趁國民黨軍進攻臨江后方空虛之機,在雙城堡指揮北滿主力,越過松花江突然出現在長春、吉林以北廣大地區,向敵要點其塔木、城子街、靠山屯揮戈橫掃,開始了東北戰場著名的“三下江南”作戰。一下江南勝利結束后,2月21日,杜聿明再犯臨江,林彪指揮主力第二次跨越松花江,全殲城子街殘敵2500余人;隨即圍攻德惠,但因在戰斗具體部署上未能貫徹集中優勢兵力于一點的原則,攻城戰斗進展遲緩,見敵援兵將至,林彪只好指揮部隊從德惠外圍撤出。3月7日,林彪第三次指揮主力三下江南,殲敵88師全部。這時,因松花江開始解凍,林彪于是指揮部隊返回松花江北,結束了三下江南的作戰。但杜聿明不甘心失敗,重整旗鼓后,又第四次進犯臨江,無奈已是強弩之末了?!叭陆稀?、“四保臨江”,是林彪進駐雙城堡3個月期間,與國民黨軍爭奪戰略主動權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消滅敵有生力量6.4萬余人,收復城市11座,極大地削弱了敵人有生力量,動搖了敵人士氣,使東北民主聯軍由被動轉為主動,使東北局勢發生了有利我軍的變化。
1個月后,林彪在雙城堡召開師以上干部會議,說:“準備戰爭的過程已經基本結束,現在是使用力量的時候了。過去,我們提出的作戰方針是‘等、忍、狠,現在是狠的時候了,要狠狠地消滅敵人,收復與擴大解放區……”兩個月后,東北民主聯軍前指在雙城堡發出政治動員令:號召廣大指戰員從現在起,要向外線大規模作戰,立即發起夏季攻勢。
5月13日,林彪在雙城堡指揮東北民主聯軍,從長春以西、吉林以東、鄭家屯以北、通化西北、冀察熱遼5個方向展開攻勢,集中優勢兵力,以攻擊懷德為起點,切斷沈陽、長春敵人之間戰略聯系,孤立長春,奪取四平。
夏季攻勢三戰四平,是林彪最大一個難題。在雙城堡作戰室,林彪反復掂量將圍殲四平的任務交給誰,最后下決心交給一縱司令員李天佑和副司令員李作鵬,并任命李天佑為四平前線總指揮。6月4日夏季攻勢打響,林彪在雙城堡三合院里坐鎮指揮。夏季攻勢歷時50天,殲敵8.3萬人,收復城市42座,橫掃黑土地三千里。然而,夏季攻勢在三戰四平指揮上,林彪也留下了戎馬生涯的一記敗筆。三戰四平在民主聯軍強大攻勢下,陳明仁落荒而逃,參謀長劉亞樓建議追殲,林彪未作表示。當劉亞樓又以用兩個縱隊攻取四平與敵兵力對比優勢不大,應改為3個縱隊攻取的建議提醒林彪時,林彪看了一眼劉亞樓說,我看沒有必要。
林彪未聽取參謀長意見;也未采納有戰爭經驗前線作戰指揮員的建議,果斷地在雙城堡作戰室發出了對四平總攻的命令。戰斗進行到第六天的時候,林彪見四平還未攻下,心里有些急了。他命令李天佑不惜重大傷亡一萬人,也要堅決拿下四平。到了第七天的時候,攻城前線總指揮李天佑將已經喪失戰斗力的一縱隊撤出戰斗,鄧華的六縱雖然傷亡過大,但未停止向城內攻擊。這時,在雙城堡三合院一夜未眠的林彪見四平久攻不下,站在軍用地圖前焦急的走來走去,他回頭問劉亞樓:如果一兩天拿不下四平怎么辦?劉亞樓說:陳明仁已經棄城逃跑,我們沒有追殲,已經喪失良機。現在,我軍還有足夠力量和時間給四平守軍最后一擊。林彪盡管征求劉亞樓的意見,但卻未采納劉亞樓的意見,反而說:拿不下四平,我軍將陷于被動,趁敵還未合圍快撤。于是,30日晨,林彪在雙城堡作戰室下達了撤出四平的命令。三戰四平,與只有兩萬敵軍的陳明仁血戰10天,卻沒有徹底摧毀敵四平防御體系,付出了1.3萬人的重大傷亡,第三次在四平交鋒又功虧一簣。
三戰四平結束后,一個被俘的敵團長告訴解放軍:“貴軍進攻四平街時,城區已被貴軍占領了五分之三;五分之二還為陳明仁所占有。此時蔣軍已彈盡糧絕,如果解放軍在懷德殲滅陳明仁的八十八師后長驅直入,四平唾手可得,但你們撤出了四平。”
四平失利后,7月2日,在雙城堡“前指”召開了主力縱隊司令員、參謀長會議,總結三戰四平經驗教訓。會上有點冷場,沒人發言,后來有兩位縱隊司令員發了言,語氣偏激,但未講到點子上。林彪坐在那里一言不發,但當羅榮桓、劉亞樓發言講到他們也應承擔責任時,林彪才站起來,嘴唇有點顫微,臉色發白,聲音低沉地說:“不要你們負責任,四平沒打下來,責任完全在我……”最后,會議總結認為,四平失利,主要是輕敵、急躁、兵力沒有集中使用,敵情沒有弄清,喪失戰機也是主要原因,未涉及林彪主觀上一些因素。
盡管四平沒有拿下,但從1946年10月林彪進入雙城堡,經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以及歷時50天的夏季攻勢,東北民主聯軍勢如破竹,改變了東北戰場的被動局面,夏季攻勢是一個轉折點,國共兩黨爭奪東北的勝券,已經操縱在共產黨手上。新華社在評論東北戰場的變化時說:“毫無疑問,東北民主聯軍組織者、訓練者和指揮者們,在這一年中,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但是,這個變化的最深刻的根源,確如林彪將軍所說,主要的應歸功于群眾?!毕募竟萁Y束后,東北民主聯軍又發起秋季攻勢,也是50天,殲敵69789名。隨后,又發起冬季攻勢,歷時90天,殲敵156383名,其中正規軍94063名。
夏秋冬三次攻勢結束后,國共兩黨爭奪東北的大局已定。這時,東北民主聯軍已經改為東北人民解放軍,民主聯軍總部機關改為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在雙城堡的“前指”也冠以東北野戰軍“前指”。偉大的轉折,迎來了充滿希望的春天。在雙城堡三合院里的東北野戰軍“前指”的指揮者們,心情是愉快的,因為他們正在迎著去年撤退的地方前進。林彪這時沒有離開雙城堡,還住在東北角上那座三合院里。林彪不習慣睡東北大炕,而是睡在他從延安帶來的一張軍用折疊行軍床上。戰爭期間他的生活用品也很簡單,一床軍用棉被,一條半新不舊的毛毯,以及一件冬天穿的軍大衣,這三件物品陪伴他在雙城堡度過了兩個寒暑。
林彪在雙城堡的兩年,吃飯也很簡單,當時部隊分大、中、小灶,林彪每餐吃的都是粗糧素菜,搞不清是哪個灶,不過黃豆他是離不開的。一次炊事員給他做了一碗紅燒肉,他對炊事員說:“以后不要做了,戰爭時期部隊還達不到吃肉的條件,戰士吃不到,也不要做給我吃?!?/p>
林彪在雙城堡的兩年間很少離開作戰室和他的辦公室,經常召開作戰會議,和“前指”幾位主要領導研究作戰問題。曾經到過雙城堡的領導除了東北局的彭真、高崗、陳云外,再就是部隊的幾位高級指揮員,如肖勁光、朱瑞、陳光、周保中。另外,林彪在雙城堡基本上沒有接待過私人來訪,只有一次例外,就是1947年秋,孫維世從蘇聯學習回國經過哈爾濱,來雙城堡看望他,林彪予以了熱情接待。兩人談了一上午,并一起吃了午飯,然后林彪叫工作人員將孫送到火車站,用“前指”專列將她送回哈爾濱。孫維世走時,林彪親自將她送到大門口。
林彪帶“前指”進駐雙城堡是絕對保密的,內部紀律十分嚴格。“前指”人員絕大部分來自南方,東北人較少?!扒爸浮币幎ú辉S在院內會客,不許家屬、朋友、戰友來探視,除了葉群來過一兩次,其他領導家屬都沒來過。上世紀40年代,雙城堡的老百姓只知道楊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東北抗聯將士,不知道林彪;對住在大院里的部隊,只知道是“八路軍”,不知道是什么官。
林彪在雙城堡指揮的最后一次戰役是遼沈戰役。1948年8月29日,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正式分開,林彪為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羅榮桓為東北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政治委員。1948年9月12日,東北野戰軍由司政機關組成遼沈前線指揮所,林彪在雙城堡指揮遼沈戰役17天后,于9月30日率“前指”離開住了兩年的雙城堡。當時我在新華社組成的遼沈戰役前線報道組,也隨“前指”離開了雙城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