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鵬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水土保持監督站 泉州市 362000)
“水清、水動、水滿、水活”的水景觀效果是目前小區水景觀建設的主要目標,要想保證水景觀達到其效果,就要在保證防汛安全的前提下,蓄水至安全水位,考慮規劃修建環湖路,使其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同時還要結合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堅持節約型人工景觀的設計理念,保證人工水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泉州市只有晉江和洛陽江兩大河流,水資源總量僅占全省8%,卻養育著全省近20%的人口,所以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在平時水景觀的設計中應當貫徹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的意識,促進全社會共同珍惜水、節約水、愛護水。建設節約型生態居住小區已經成為了我國城市住宅設計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在有限的空間內塑造能夠節約資源和能源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水景觀,同時在管理上也非常便利的節約型住宅小區已經成為了小區發展的主要方向。要想達到節約型和生態型的設計目標,必須充分考慮住宅區的合理規劃,其中水資源的調用和水利部門具有密切的關系。居住小區的水景觀設計不僅要能夠達到景觀怡人的效果,同時也要符合現代美學和傳統觀念的需要,滿足建筑住宅設計的需要。
水景觀在應用中的主要問題表現在需水量比較大,而且在后期的維護中由于水質惡化導致的換水等處理工作的成本高,同時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水景觀建設上也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例如在一些地區對住宅小區水景觀環境用水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水景觀應當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這使水景觀面臨著比較嚴重的水資源限制。同時水景觀中利用的水資源也是自然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保證水景觀用水過程中不對周圍水體造成污染,保證水質的清潔也成為了水景觀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水景觀換水清洗工作非常繁雜,如果沒有考慮節約性設計也容易導致日后的運行維護成本加高,影響其可持續應用和發展。
從維護人類和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節約性的水景觀設計是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人為方法來展現自然魅力的園林景觀建設形式。因此在水景觀的設計中應當重視自然觀的表達,通過營造自然的小區空間和場所,不僅能夠達到人類和自然親密接觸的效果,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人們對“自然”的理解,促進人們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些客觀上的要求對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師不僅要具有市場的意識,同時還應當從發展的角度來為業主考慮,通過節約性的設計來有效降低水景觀的運行成本。節約型設計成為了水景觀設計的主流趨勢,設計師應當有節約性的意識。節約性設計不僅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體現,也是節約型社會的需要。在水景觀的節約性設計中要考慮投入與效果的性價比,在合理的投入下做出相應的設計,從而滿足小區景觀設計的需要,同時也盡量滿足商業水景觀設計的經典性。
在水景觀的設計中,由于水體的多樣性,水景觀的建造和維護需要大量的投入,應當加強節約性設計。由于對于水質量的要求比較高,在設計中應當考慮到其有效性和節約性,降低建造成本,使水景觀能夠得到長遠持續性的發展。
(1)明確小區內水庫行政、防汛責任人及技術、管理負責人。經水景觀改造后的水庫應明確水庫管理單位為小區物業管理單位,明確水庫行政責任人為當地主管部門與物業管理單位共同擔任,共同做好水庫的安全管理工作。
(2)結合“山洪災害防治”及“非工程措施完善”項目建設,在水庫啟閉房內建設自動水位雨量站。該系統在網絡上實時顯示的氣象水文數據,為小區管理單位及各級水利防汛部門對水庫監管提供依據。
(3)制定防汛預、落實搶險隊伍及搶險物質保障。
在之前水利工程建設中,僅是對水利技術要素進行考慮,很少對其在城市發展中的其他功能進行綜合考慮,更不用說其在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了。目前居住小區節約型水景觀建設,幾乎已經成為水利工程建設的主要方向,因此在城市水利工程改造中,必須要加強改造成為水景觀的設想。因此必須要做好多元化設計方案: 對已經嚴重污染的河道進行定期清淤和治理,對人為造成的污染要加強管理力度和執法力度;對輕度污染的河流進行改造,可以增加相應的景觀設計。景觀設計應當考慮到整體景觀的和諧、景觀的個性化。設計的內容包括:岸線形狀、護岸形式、護岸材料的選擇、護岸材料的紋理和亮度、河岸休閑娛樂空間的創立、親水活動空間、近岸水生物的活動空間等。河流景觀的設計既要考慮到工程的要求,又要考慮景觀和生態的要求,不能簡單地把園林設計搬到水邊來,要創立獨立的河流景觀設計理念; 對未受人為破壞的河流的景觀建設要充分考慮城市居民的要求,建設一些與城市整體景觀相和諧的河流公園,使兩岸周邊成為最引人入勝的休閑娛樂空間。為了便于居民欣賞水域景觀,在景觀建設中還需要有親水性,即創造人與水接近的條件。如親水平臺、親水廣場等。
因此在小區水景觀的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到景觀的水源,包括景觀水資源的可持續性,滿足生態保護的需要。設計中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地利用好小區周邊的水資源,杜絕過分追求視覺的美感,而忽略了節約性和可持續性的要求,忽視人日常活動的影響。
(1)舍棄河道斷面為簡單的矩形或梯形的陳舊作法,河岸邊坡有陡有緩,能緩則緩;堤線距水面有寬有窄,能寬則寬。
(2)允許高潮位和小洪水淹沒某些岸邊設施。
(3)功能多樣化,可以有:環水公園、卵石步道、季節樹木、四季花卉、休閑廣場、露天茶座、臨水長廊、嬉水樂園、燈光噴泉、親水岸線、涉水臺階等等。
(4)在一定的長度中,要有個主題突出的亮點,可以是小花園,也可以是一組小品,切忌單調劃一。
(5)尊重河道的自然形態,在規劃設計河道時避免直線化和渠道化,多運用河彎、曲折、淺灘、瀑布、深潭、沼澤等手段。
(6)為了獲得更好的水環境,必要時應打破“兩堤一河”的傳統模式,讓雨洪從過去的直接入河,變為在土地上分散儲存。
(7)要重視非工程建設,例如視覺效果的考慮,包括倒影、夜景、透視等。
(8)設計需要電腦三維圖象或用模型。
城市河流景觀設計是水利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水利景觀設計還需要更多的人來參與,用一種新的立場、新的態度、新的視野、新的方法去進行研究,實現河道“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目標。
雨水的水質可以滿足城市綠地中的養護用水,景觀用水等需要,因此可通過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景觀用水,建立可滲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鋪裝,直接增加入滲量,同時結合設計雨水收集管道系統來收集雨水,最終匯集于園林的水體內或地下蓄水池中。在城市小區通過收集和有效地利用雨水,在解決景觀用水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南方多雨的城市具有良好的效果。
其措施包括有:小區建設要做到雨污分流,建設并管好污水收集系統及水處理設施; 對大壩上游的河道進行定期清淤和治理,對人為造成的污染要加強管理和執法; 小區物業管理設置專職或兼職的水庫管理崗位;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安全監管;做好小區居民的安全宣傳。位居城市中心區域內的水庫開發,首先要建立在防洪排澇安全的基礎上,充分地利用水庫資源創建居住小區的節約型水景觀環境,開發居民生活區的親水景觀。通過綜合規劃,使水庫的資源功能、防洪安全功能、環境功能及生態功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確保功能性改變的水庫資源能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服務,實現可持續發展。
水景觀的建造不僅給小區建設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同時也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了美好的精神享受。景觀管理是景觀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水景觀的維護管理是一項長期、周期性的過程。許多精致水景觀背后需要的是長期大量的投入,以及人力物力的支撐。對于大型噴泉的水景觀,更需要比較多的水資源,如果沒有精心的呵護和資金投入,精彩的水景觀將會很快變得雜亂荒廢。在水景觀的設計中還需要考慮到水資源不變質,生物系統能夠保持合理的循環,在設計中可考慮人工濕地、過濾池等凈化方式,降低維護的成本。在設計中應當從節約水資源的角度,建設具有旱濕兩用的可持續人工水景觀,滿足水景觀的長期觀賞需要。
[1] 李星.居住小區節約型水景觀設計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1.
[2] 張莉.德陽市居住小區水體景觀設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
[3] 鄒毅.組合型人工濕地用于小區中水回用及其景觀建設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2.
[4] 張琦.西安市居住小區節水型景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