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帆
(瀏陽市水務局 長沙市 410300)
映,因此不管是哪一級的資金,資金來自哪里用到哪里去,均應納入部門預算,統一規劃,目前納入部門預算的資金,只是部分本級資金,年度中追加和調整的部分,沒有進行滾動調整,與實際收支和最終決算口徑有很大的差異。再次,與大多數其他單位一樣,預算工作具體業務上參與度有待提高,使后期的控制執行難以協同配合;信息化的軟硬件條件已具備,但是系統的建設落后,沒有將預算、國庫集中支付、賬務系統和決算系統有效集成,加上辦公自動化的滯后,使預算的控制手段不強,導致事中控制的弱化和全面預算工作應有效果得不到發揮,績效上總結不及時不完整,易流于形式,不能為下一年度的預算工作起到有效參考,難以形成良性循環。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生存的根基和生命的源泉,興修水利歷來為治國安邦的大計,在科學規劃基礎上編制的水利資金預算是否得到有效執行,關系國家的發展大計和國民的生存根本,意義重大。鑒于預算工作在國家發展和水利改革中的重大作用,本文結合縣級水務財務工作和部門預算的實踐,對如何加強預算執行和控制工作,促進水利事業的發展,進行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首先體現在沒有將預算工作作為年度事業活動綜合規劃、預測、計劃、執行、控制、調整、總結、考評等系列工作的系統性反映,使預算工作僅起到平衡收支的作用,其促進事業發展的效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預算的形成上,預算編制過于倉促,預算審核時間過長,從預算啟動到上報之間時間過少,后期的審核時間過長,使真正掌握實際業務需要的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投入以保障預算的科學和精細,預算工作的質量得不到保障,進而影響到預算執行和控制的有效性;部門財務沒有起到應有綜合規劃作用,預算工作應該是一個單位下一年度收支的全面反
預算工作從籌劃、編審、執行、控制、調整、考評,各個環節是一個整體,預算工作也是一個單位年度事業的全面規劃的反映,與業務息息相關,同時,預算工作是一個全員全程參與的有組織的系統行為,預算工作不能成為事業工作的障礙,而應成為核心的動力。因此,加強預算的執行和控制需從事業實際需要、組織有效保障、業務的緊密結合、財務的綜合規劃及信息透明化幾個方面進行強化。
(1)加強預算和事業的結合,提高預算的方向性,使控制和執行方向明確。
水利資金辦水利,勤儉節約辦事業,預算工作需緊密結合我們事業上的工作目標和階段性計劃,確保資金投入上的輕重緩急和成效。在預算工作的籌劃期,應形成下一年度的事業目標和框架,在編制的前期應予以細化。在水土資源和生態的保護上、防汛抗旱及農田水利上、城市供排水及污水處理上、在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維護上,擬訂需確保完成的工作,并將工作目標和計劃加以公開透明及明晰化。并以此為綱領,開展預算工作。使預算領導機構、組織協調機構、執行機構有預算工作的中心和依據,不盲目應急、不閉門造車、不將預算工作簡單地看成“我明年可以用多少錢,開支多少費用”。
(2)加強預算和組織的結合,提高預算科學性,使控制和執行具備可操作性。
作為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建立一個有效的工作組織和精干力量是確保預算效果的基礎。預算工作在啟動前,需有精心籌劃、定政策、做框架、打基礎,需要制定總目標、工作時間表、預算范圍口徑、編制基礎、表格文檔,任務分工、操作流程;該階段工作應確保在基礎年度的9月份完成;9月底完成啟動會的召開,明確工作組織和具體分工及責任人,10月份在基礎年度數據整理的基礎上,進入實質的編制階段。財務在11月中旬前,負責業務預算匯總、傳達、審核、平衡、報告,內部領導層核定,并完成資金和資本的預算的編制和內部報告核定,最終完成初步部門預算上報。11月中下旬,主管財政部門進行審核、平衡、協商、溝通,擬訂數據,12月上旬部門預算完成平衡修訂,12月中下旬完成審定并進行預算的分解下達。
(3)加強預算和財務的結合,提高預算可比性,使執行的進度可得到有效控制。
所有的財務收支納入預算,使資金從預算到收入、國庫集中支付,從收付到財務賬務、從財務賬務到決算及報告的統一整合成一線,既使資金狀況和流轉過程相互映襯勾稽核對、公開透明全局了然,又使預算的控制隨時有一個參照系,形成預警,使財務真正起到應有的綜合規劃和決策支持作用,更好履行財務管理和風險內控的職責。
財務支出上的分線分部門負責,預算也需要同口徑的分線分部門負責,各線各部門掌握本部門工作狀況的同時,掌控預算情況,在審批支出和控制收入的進度上有效調配,使事中的控制起到切實的效果。財務決算和報告工作與預算工作結合,使財務賬務處理系統、決算報告信息及時進行事中事后的反饋分析,促使預算工作執行的到位和預算工作水平的提高,進而促成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資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4)加強預算和業務的結合,提高預算的客觀性,使預算控制成為業務自覺行為。
加強業務與預算的結合,實質是提高業務參與預算的積極性和控制的自覺性。需要作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充分授權,權責上釋放;二是公開透明,監督上保障。業務全面負責可控制范圍內的預算,既負責預算的編制也負責預算的執行,同時負責預算結果的反饋,預算范圍內的資金有充分的管理權。同時業務預算堅持編審分離的原則,充分的依據是審核通過的基礎,編制的項目、內容、數據要求精細化,有理有據,將定性化的目標和量化指標結合,審核及權限審批人員可針對業務提出的預算,考慮實際需求、政策法規、資金狀況及平衡預算的需要加以控制。
(5)加強預算和信息技術的結合,提高預算透明化,使預算的控制執行高效及時。
預算執行控制要達到效果,信息的透明公開和及時共享是重要手段之一,在現階段,信息的透明公開及時共享必須要借助有效的信息技術手段,而在實際中各種信息系統因部門內職能的劃分,各自形成獨立系統,人為割裂連貫的資金信息流,沒有形成全局科學的系統構建思路,是造成信息化軟硬設施資源浪費效率提高有限的重要原因。為此系統的構建必須結合規劃需要、打通信息流、使各崗位和工作人員能及時地各取所需,并不斷優化。通過信息及時共享,結合預算目標分解到崗到人、差額預警及時治理、差異研究例會報告等預算控制手段,預算系統與收付系統、賬務系統、決算和報告系統及決策支持系統有效統一,并進行按年分季度、按季分月份的滾動預算方法,必然能達到預算執行和控制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