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紅
(海河水利委員會漳衛南運河管理局,山東德州 253009)
2014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加強河湖管理,建設水生態文明”。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物質基礎。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核心組成部分,加快水生態文明建設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把水利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
漳衛南運河流域水資源匱乏,是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之一,供需矛盾突出,而且絕大部分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質較差,河流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近幾年,水質有所改善,但總體還處于較差水平,水生態環境容量有限。水生態文明建設,是漳衛南運河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今后一定時期內漳衛南運河管理局(以下簡稱漳衛南局)工作的奮斗目標和工作重點。當前,漳衛南局要著力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海委黨組根據水利發展新形勢,提出了“六個轉變”,即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由防洪保重點向全面保護轉變;由災害洪水向資源洪水轉變;由水生態局部治理向水生態全面保護與修復轉變;由行業管理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轉變。這“六個轉變”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漳衛南局要按照水利部、海委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漳衛南局實際,以實現“三大轉變”、推進“五大支撐系統”建設為切入點,加快觀念轉變,解放思想,統一意志,扎實推進漳衛南局各項水利改革步伐。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全局科學發展步伐,按照新時期水利部黨組和海委黨組治水思路,漳衛南局制定了《漳衛南局“實現三大轉變,建設五大支撐系統”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當前,要加強《實施方案》的宣傳工作,使廣大干部職工深入了解、領會《實施方案》,全面推進“五大支撐系統”建設。
——積極推進水資源立體調配工程建設。立足于本河系的雨洪資源,兼顧黃河水、引江水等外調水的資源配置,依托漳衛南運河搭建“一縱七橫”的水資源立體調配工程格局。積極爭取岳城水庫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聯網,開展李家岸引黃干渠平交漳衛新河引黃輸水線路研究,加強衛河、漳河涉河引水工程管理,強化外調水和流域水的合理配置和科學調度。整合現有河系連通工程,實現漳衛南運河水資源與外調水互連互通互補,提升流域水資源的綜合管理水平。
——狠抓水資源監測管理系統建設。以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抓手,積極推動形成河系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指標體系和監控評價體系,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監測預警機制。開展漳衛南局水資源管理辦法、取水許可監督管理辦法制定前期工作。以國家水資源監控系統(一期)、岳城水庫及漳河上游自動監測系統、辛集水文巡測設施設備項目建設的實施為契機,加強水資源監測能力和包括引水口門在內的水文站網體系建設,著力提高水資源監控能力。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加強對重點取水口的監督管理。
——探索建立洪水資源利用及生態調度系統。開展岳城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研究,加強樞紐水閘聯合調度,爭取多蓄水、蓄好水。積極利用雨洪資源,將洪水資源化課題研究成果、生態文明調度理念納入洪水調度之中,發揮水資源最大效益。積極探索河系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通過采取跨流域調水、上下游生態補水、提高突發性水污染預測預警能力、開展河流健康評估等措施,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保障河系城鄉供水和生態環境安全。
——認真做好規劃與科技創新工作。啟動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大力提高科技支撐能力,以漳衛南運河自然規律、關鍵技術、經濟生態等重大問題為研究重點,強化與社會科研力量協作,健全內部科技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整合科技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完善科技創新獎勵機制,建立河系水利科技資源數據分級分類共享服務體系,加強與外界科技合作交流,穩步提高技術水平。
——改革提高綜合管理保障能力。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制定出臺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的實施方案;嚴格預算管理,壓縮三公經費和行政運行經費;深化內部運行體制機制改革,理順事企產權關系;通過各項措施切實提高綜合管理能力,為履行漳衛南局職責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貫徹落實水資源管理各項制度,做好《漳衛南局水資源管理工作發展綱要(2013—2020年)與近期工作計劃》確定的近期工作。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加強引水口門、重點用水單位的監督管理和水量監測監督,推進大型取水口門水位自動測報系統試點建設,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和過程管理,并開展重點取水口取水復核工作。以水功能區為單元全面加強監督管理,配合做好水功能區達標率和污染物限制排污總量雙控制工作。配合開展省界緩沖區和省界監測斷面確界立碑工作。加大省界緩沖區及其他重要水功能區水質監測力度,拓展適應主要污染物入河排污總量控制需要的入河排污(口)監督性監測覆蓋面,提升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的應急監測能力。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工作,預防水源地突發污染事件的發生,保障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配合做好岳城水庫水源地達標建設檢查和評估工作。加強河道生物治污等關鍵技術研究攻關,完成“高效固化微生物綜合治理河道污水技術的示范與推廣項目”建設工作,維護河流健康生命。
河湖是水資源的載體,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結合漳衛南運河實際,漳衛南局要大力加強河道綜合管理,積極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完善全河水生態監測手段,對目前水生態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她的美好前景做好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重視水文化建設,將水工程管理、水文化節點與河道生態景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工程管理和景觀建設層次。著力發揮河流在生態環境中的支撐作用和生態經濟中的帶動作用,科學開發利用漳衛南運河水利風景資源。狠抓違章建筑、河道設障、堆放垃圾和環境整治工作。加強涉河建設項目監督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嚴禁擅自搭建臨時設施或停(堆)放物料、棄渣等。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嚴禁非法采砂。繼續推動“濕潤漳河”工作,改善漳河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岳城水庫棄水沖污,凈化河道。水資源管理與保護支隊要切實履行漳衛南局水資源保護、水文管理方面的執法職責。繼續深化河湖管理執法專項活動,突出重點,嚴格執法,維護河道管理正常秩序。要與沿河各省市縣加強協作配合,共同促進全河系水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漳衛南局要以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為契機,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工作部署和海委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漳衛南局實際,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各種形式廣泛開展普法活動,積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等法律法規進行宣傳。要大力推進依法治水,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加強自身建設,嚴格執法,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能,維護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保障正常的水行政管理秩序,加強河道綜合管理,嚴格管理、節約、保護水資源,積極推動漳衛南運河水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