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登,鄭延成,余麗雯,董三寶,孟 浩
(長江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北荊州 434020)
鉆井污水是由黏土、表面活性劑、油類和金屬鹽等構成的復雜體系,是油田污水的主要來源之一[1]。絮凝法處理鉆井污水,操作簡單,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適用范圍廣泛[2-3]。常用的無機絮凝劑為Al3+鹽系和Fe3+鹽系,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主要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鈉及其衍生物,但單一類型的絮凝劑已難以滿足實際的生產需求,通過制備改性的復合絮凝劑來提高絮凝效果,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4]。
聚合氯化鋁(PAC)用量少,效率高,但生產條件苛刻,穩(wěn)定性差[5]。聚硅酸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高電荷密度,將適量的Al3+引入到活性聚硅酸后,Al3+與硅酸可通過共聚形成穩(wěn)定的陽離子型聚硅酸,在混凝過程中同時發(fā)生靜電中和、吸附架橋及網捕作用,從而產生良好的絮凝效果[6-7]。為了達到凈化污水回注地層的目的,針對PAC的不足,現(xiàn)以硅酸鈉、硅酸乙酯和三氯化鋁為原料制備了聚硅氯化鋁(PASC),并對其絮凝性能和操作條件進行了探索研究[8-9]。
三氯化鋁、硅酸鈉、硅酸乙酯、鹽酸、氫氧化鈉、鹽酸羥胺、鄰二氮菲、冰乙酸、醋酸鈉等,均為分析純。
PAC、陽離子聚丙烯酰胺(CPAM)、陰離子聚丙烯酰胺(APAM)及非離子聚丙烯酰胺(NPAM)、聚合硫酸鋁(PAS)、聚磷氯化鋁(PPAC),河南環(huán)創(chuàng)凈水材料有限公司;鉆井污水,取自江漢油田。
稱取硅酸鈉與硅酸乙酯,按照質量比2∶1復合,加水稀釋到SiO2含量為5.0%,用稀鹽酸調pH值為5.0~6.0,熟化4 h。向熟化好的硅酸鹽中加入AlCl3,控制Al與Si物質的量比為1.2,攪拌40~50 min,在室溫下放置陳化3.0~4.0 h,加水稀釋使SiO2的濃度為1.0%~2.0%,得到聚硅氯化鋁溶液。
試驗采用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離子含量,該法靈敏度高、穩(wěn)定性好,容易消除鈣鎂離子的干擾[10]。在30 ℃下,取定量的污水水樣,加入NaOH溶液調pH至7.0,再加入絮凝劑和助凝劑,低速攪拌一定時間,靜置40~50 min,取1 mL上清液,加入1.0 mL 10%鹽酸羥胺溶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2.0 mL 0.15%鄰二氮菲溶液和5.0 mL CH3COOH-CH3COONa緩沖溶液,定容至50 mL,放置15~20 min待用,在510 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污水的鐵離子去除率。
實驗選取鋁鹽絮凝劑PAC、PAS、PPAC和合成的PASC,根據1.3的方法,向原水樣中加入不同濃度的各種絮凝劑,測定污水的鐵離子去除率,結果見圖1。

圖1 絮凝劑處理含鐵污水的試驗結果
由圖1可知,隨著絮凝劑用量的增加,除鐵效果越來越好,但絮凝劑用量加到80 mg/L之后,鐵離子去除率的增幅越來越小。在相同加量和條件下,PASC的除鐵效果最好,攪拌后可迅速形成礬花,分層明顯,上清液最為清澈,PPAC次之,PAC和PAS效果最差,因此絮凝劑選擇PASC。
固定PASC加量為50 mg/L,用20%NaOH溶液調節(jié)原水樣的pH值,測試pH值對鐵離子去除率的影響,結果見圖2。

圖2 pH值對鐵離子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pH值對鐵離子去除率有較大的影響。隨著pH值的增加,鐵離子去除率先增加后減小,在pH值為7.0時,除鐵效果最為理想,鐵離子去除率可達85%以上,而當pH值超過7.0后,鐵離子去除率迅速降低。這是由于pH值較小時,酸性條件下使得SiO2聚合沉積,減弱了PASC對污水中膠體顆粒的吸附架橋作用[11];而pH值較大時,OH-會中和掉部分Al3+,使得PASC的電中和能力減弱,阻礙了絮凝反應的進行,使絮凝效果變差。
將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和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復合使用后,會在膠體顆粒之間形成架橋,兩者的混凝效果較好[12]。助凝劑從CPAM、APAM和NPAM中篩選,調節(jié)水樣pH值為7.0,固定PASC加量為50 mg/L,改變助凝劑的加量,結果見圖3。

圖3 不同助凝劑與PASC復混處理含鐵污水結果
由圖3可知,助凝劑和PASC復合使用后,污水的鐵離子去除率明顯提高。在相同加量下,加有APAM的除鐵效果最好,結塊最大,絮體最密實。絮凝劑用量在未達到10.0 mg/L之前,鐵離子去除率隨絮凝劑用量的增加而增長較快;絮凝劑加量超過10 mg/L后,鐵離子去除率的增加趨勢逐漸趨于平緩。因此絮凝劑選擇APAM,對應的加量為10 mg/L。
調pH值至7.0,固定助凝劑APAM加量10.0 mg/L,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改變絮凝劑PASC的用量,考察PASC加量對鐵離子去除率的影響,結果見圖4。

圖4 PASC加量對鐵離子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4可得知,污水的鐵離子去除率隨著PASC用量的增加先上升而后趨于平緩,當絮凝劑達到50 mg/L時,污水的鐵離子去除率達到96%以上;當PASC加量增加到80 mg/L時,鐵離子去除率微增,基本保持穩(wěn)定;而當PASC用量增至100 mg/L時,鐵離子去除率開始降低。這是因為隨著PASC用量的增加,Al3+完全中和污水中懸浮顆粒所帶的負電核后,吸附在顆粒上的過剩Al3+會使顆粒帶正電,它與Fe3+間的靜電排斥作用導致絮凝能力降低。因此PASC的用量選50 mg/L為宜。
調pH值至7.0,保持PASC和APAM的加量不變,改變反應時的攪拌速度,考察攪拌速度對鐵離子去除率的影響,結果見圖5。

圖5 攪拌速度對鐵離子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5可知,隨著攪拌速度的提高,污水的鐵離子去除率也有提高,當攪拌速度達到60 r/min時,鐵離子去除率達到最高;但攪拌速度繼續(xù)提高時,鐵離子去除率反而迅速下降。這是因為適當?shù)牡退贁嚢铻樾躞w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吸附條件,有助于增加微粒間的有效碰撞;而過高的攪拌速度會使得剛形成的較小絮體被迅速打碎,不利于絮凝沉降[9]。
固定絮凝劑的加量和攪拌速度,僅改變絮凝反應的攪拌時間,測定攪拌時間對鐵離子去除率的影響,結果見圖6。初期適當?shù)匮娱L攪拌時間有助于提高鐵離子去除率,攪拌15 min的除鐵效果最佳,而當攪拌時間超過15 min后,鐵離子去除率開始逐漸降低。若攪拌時間不足,助劑與污水中的顆粒混合不充分,絮體生長時間不夠,除鐵效果不佳;而過長時間的攪拌,會打碎已成形的絮體,不能有效地使形成礬花沉降下來。因此,低速攪拌15 min為宜。

圖6 攪拌時間對鐵離子去除率的影響
1)采用絮凝法處理江漢油田的鉆井污水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技術方法,復合絮凝劑PASC和APAM對污水的處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一使用PASC。
2)以硅酸鈉、硅酸乙酯和三氯化鋁為原料制備了PASC,其最佳制備條件:常溫、常壓下,硅酸鈉和硅酸乙酯質量比為2∶1,pH為5.0~6.0,熟化時間4 h,Al/Si物質的量比為1.2,SiO2含量為1.0%~2.0%。
3)PASC和APAM復合使用處理鉆井污水的最佳操作條件:在30 ℃下,調pH至7.0,PASC加量為50 mg/L,APAM加量為10.0 mg/L,低速(60 r/min)攪拌15 min,靜置40 min,鐵離子去除率最高可達96.03%。
[1]李環(huán),劉烈煒,鄧皓,等.河南油田鉆井污水處理實驗研究[J].湖北化工,2001,1(1):21-22.
[2]于萌,汪偉英,陳會娟,等.復合絮凝劑新配方處理油田污水的實驗研究[J].應用化工,2012,41(6):1015-1018.
[3]Jasmin M,Barbara C,Armand M,et al.Polyaluminum chloride with high Al30 content as removal agent for arsenic-contaminated well water[J].Waterresearch,2011, 46(1):53-62.
[4]李海靜.絮凝劑處理污水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環(huán)境保護及循環(huán)經濟,2012,1(6):53-56.
[5]楊惠森,張栓,朱建勇.聚合硅酸氯化鋁的制備、結構和性能研究[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19(2):30-31.
[6]高寶玉,李翠平,岳欽艷.鋁離子與聚硅酸的相互作用[J].環(huán)境化學,1993,12(4):268-273.
[7]Gao Baoyu ,Yue Qinyan,Wang Bingjian.Properties and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of Coagulant Poly-Aluminum-Ferric-Silicate-Chloride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J].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Health,Part A, 2006, 41 (7):1281-1292.
[8]袁斌,呂松,陳桂榮.聚硅氯化鋁絮凝劑的研制及性能研究[J].華北電力技術,2001,1(1):4-6.
[9]周安娜,張文藝.聚合硅酸氯化鋁的研制[J].合成化學,2003,1(1):359-362.
[10]孟炯,陳瓊潔.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總鐵、不沉降鐵、可濾性鐵[J].西南給排水,2010,32(1):45-47.
[11]高寶玉,宋永會,岳欽艷.聚硅酸硫酸鐵絮凝劑的性能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03,29(3):230-233.
[12]康建雄,白云山.水處理絮凝劑的開發(fā)與應用[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4 (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