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佩

2014年,是我省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2月9日-10日召開的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沖鋒號,為新形勢下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總依據和行動指南。全會公報一經公布,全省各地干部群眾反響熱烈。
敢為天下先 一場深化改革的
攻堅戰
當改革開放的大潮開始涌向神州大地時,川人便立于潮頭。
在全國率先探索農村改革,率先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率先進行城市綜合改革試驗,率先開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四川,改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35年來,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一直闊步前行。
35年后,四川城鄉面貌發生滄桑巨變,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2013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GDP)達26260.77億元,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3個百分點。全省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這一數字為四川的改革發展做了最好的注腳,改革貫穿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但面對未來,正如省委書記王東明所說:“破解發展中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別無他途。”
怎樣勾勒出四川深化改革的路線圖?怎樣完成省委下達的任務書?
站在省委十屆四次全會重新標定的改革起跑線上,各地黨員干部對新征程的艱巨性已有充分的認識。
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是前提。“要跳得出,忍得痛,看得遠。”資陽市委書記李佳這樣認識:跳得出,就是要跳出四川看四川,站在全國甚至全球的高度來看待四川當前的形勢和不足,增強改革的緊迫感和主動性;忍得痛,就是要有大局觀,敢革自己的命;看得遠,就是要舍得一時小利,追逐長遠大利。
既要解放思想,又要扎實穩妥,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要求耐人尋味。歸結為一句話,就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步子如何穩得住?內江市委書記彭宇行認為,首先步子要小,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采用小步快跑的策略;其次,籌劃要全,在出臺改革措施之前要進行充分的論證,征求各方面的意見,謀定而動。
再看看四川的省情,四川的各個地方,資源稟賦不一,發展水平不等,改革的難點和重點也不一樣。“單兵突進不行。”自貢市委書記雷洪金說,重點改革就像是“牛鼻子”,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余相關領域就像是“牛腿子”,必須同時配合,協同推進。而“整體推進,重要的是要有系統思維。”眉山市委書記李靜這樣認為。
改革,行動是關鍵。瀘州市委書記蔣輔義說:“改革的決定一旦做出,就應該堅定信心,奮力推進,而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有為改革付出短期代價的膽識,現在誰改得快,將來誰就先受益,要有行動自覺。”
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認為,新一輪改革要啃的硬骨頭,就是要撬動政府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
一場自我革新已經開啟。四川,正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不甘人后的探索精神,迎接新一輪深化改革的攻堅戰。
回應百姓期盼 匯聚改革發展活力
對宜賓人張泉來說,2013年最具影響力的事件,是“煤炭經營許可”取消。這使得他的煤炭經營部不僅快速開張,還順利接到一筆百萬元訂單。而就在一年前,張泉因資金不足等因素,還不具備煤炭經營資質。
變化,源自2013年我省對2011年向社會公布的行政審批項目進行全面清理,“煤炭經營許可”在取消之列。
2013年底,由富臨集團聯合省內10家民營企業,共同發起籌建的天府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名稱預核準,與蜀商銀行、川商銀行一起成為省內首批民營銀行“候選人”。
不論是民間資本“擴域”還是行政審批事項“瘦身”,這僅是四川改革大潮中幾朵美麗的浪花。2014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四川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2014年2月11日一大早,成都市新津縣安西鎮月花村的村干部們已經圍坐在一起學習公報并開起了討論會。村委會主任鄭永成說,公報中提到的“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表述讓他深受啟發。他琢磨著,月花村依山傍水,去年打通了村上到成新蒲快速通道的連接線,如今村上應該打造一批農家樂和農家旅館,打響安西“魚頭火鍋”的品牌。
雅安市蘆山縣文化館館長陳克強特別關注公報上“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改革”這句話。在他看來,通過這樣的改革創新,民間資本將為公益性文化事業注入新鮮血液。
“大力促進教育公平,適時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健全更有利于促進居民增收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這些都是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住在開江縣普安鎮寶塔壩村的劉大祥仔細讀完公報后,期待著改革能讓農村少些留守兒童,少些空巢老人,有更多發家致富的產業,父老鄉親有更多幸福感。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省政協委員、閬中市法院副院長張利萍說,公報道出了老百姓的心聲,同時也對司法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她期待著,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能使司法活動在實體處理中,讓老百姓感受到公正;在形式上,讓老百姓感受到公開陽光透明;在程序中,體現出高效率、快節奏;在作風和態度上,體現出為民的精神。
《決定》中提到,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這在擁有豐富生態資源、正努力構建西部綠色經濟示范區的巴中反響熱烈。南江縣黑潭鄉南鷹村黨支部書記譚頂一以村里幾年來的變化闡釋他所理解的生態文明。南鷹村距縣城60公里,山高坡陡。以往,水利工程缺乏,“下雨山洪陡,天干吃不飽”。如今,村里依托“小農水”項目,引進公司發展稻魚輪作產業1000畝,不僅環境更優美,綠色發展也讓村民享受到生態紅利。
那么,改革、發展與穩定之間的關系該如何處理?在省住建廳廳長何健看來,“不改革,發展穩定就是句空話;沒有穩定,改革發展就是無根之木”,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猶如三輪車的輪子,要協調一致,改革才能順利前行。如何穩得住?他認為,改善人民生活就是處理三者關系的結合點,也是確保改革成功的關鍵。
“要讓老百姓得真實惠。”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說,如今的改革是一個利益重新分配和調整的過程,關鍵就在于始終依靠群眾,讓群眾受益。
搶抓機遇 促進改革發展新跨越
“估計今年底就能見效,給村民們分紅了。”正月初五,內江市中區永安鎮太平寺村村支書潘俊良說。
2013年,太平寺村啟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他們按照承包土地股權化、集體資產股份化、農村資源資本化的辦法,將村里的山平塘、集體建設用地、廣場等全部集體資產和建設用地作價入股,組建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在此基礎上,又引進城市工商資本,合伙組建新企業,統一經營管理,發展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試營業不到一年,新公司的營業收入達400多萬元,太平寺的人均年收入突破1萬元。
改革釋放的紅利在四川得到了很好的證明。2013年過去了,四川發展的答案已然清晰:搶抓改革機遇,向改革要活力,以改革促發展。
“土地制度改革牽一發動全身,如果沒有符合四川實際的頂層設計,就不可能有效穩妥推進。”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楊冬生認為,《決定》15個部分、58條內容涵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好的頂層設計,這是底氣足的關鍵。
“四川正迎來全面深化改革戰略機遇期。”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后強認為。當新機遇與新挑戰撲面而來時,各市州又將拿出怎樣的行動?
攀枝花瞄準的重點是:以加快建設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為契機,突出支持攀鋼主輔分離等國有企業改革及其他幾個領域的改革。
南充要從金融“強項”入手,積極推動南充市商業銀行在主板上市、推進縣級農信社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
涼山將搶抓全面深化改革的機遇,用好“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招牌,促進民族地區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阿壩將探索有利于生態保護的資源利用機制作為改革的優先選題……
甘孜州委書記胡昌升說,甘孜州下一步將發動農牧民群眾通過搞藏區旅游、民族文化產業、中藏藥業來脫貧致富,在此過程中,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都完全尊重農牧民意愿。
廣元市朝天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平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將通過深化‘川陜(朝天—寧強)黨建示范走廊建設、產業黨建、黨員黨性定期分析、推進‘三有三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基層黨建‘雙帶雙服務活動和‘強村行動,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心轉到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黨員、服務基層上來。”
“我們將加大對專業社會組織的培育孵化,并著力對網格力量進行培育,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用網格管理信息員,建立完善社會產品和服務提供制度……”遂寧市船山區育才路街道辦事處民政辦主任張偉說出了接下來的打算。
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改革行動已逐步展開。新的歷史階段,四川人有了更大的目標:“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面深化改革,四川任重道遠。(責編: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