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
山東日照企業主導制定全省首個物聯網地方標準
由日照企業——活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導制定、提交的《物聯網中間件開發規范》順利通過省質監局評審并發布,于2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了解,該標準是山東省第一個物聯網專業技術標準。
哈爾濱市成立智慧城市科學研究院
哈爾濱市智慧城市科學研究院日前揭牌,來自國內外的四十余位“千人計劃”專家共同見證了哈爾濱智慧城市研究院的成立。
2014年云計算的走向及產業格局將改變
北京市經信委的姜貴平副主任說,“云計算產業發展與智慧城市建設相輔相成,云計算技術在工業、交通、能源、醫療、市政等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支撐城市的智慧發展。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城市的綜合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讓城市運營發展得更加智慧”。
2月10日
2014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 000億
中國傳感器的市場近幾年一直持續增長,增長速度超過15%。未來5年將是中國傳感器市場穩步快速發展的5年,2014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200億元。
上海2014年將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上海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2014年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廣泛應用,發展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推廣建筑信息模型的工程運用。建設智慧園區、智慧商圈、智慧社區、智慧新城,讓更多市民享受信息化的方便與快捷。
2月11日
亞洲總投資6.5億的最大云數據中心開始使用
北京酒仙橋新一代云數據中心開始啟用。據悉,該云數據中心是目前國內已建成的亞洲最大單體云數據中心,總投資達6.5億元。作為云產業鏈的關鍵環節項目,它在提供服務器托管、信息外包綜合服務的同時,還將成為眾多云應用業務的孵化基地和試驗田。
用手機可監控寶寶的健康狀況
Mino推出第一款搭載英特爾Edison芯片的嬰兒連體衣,可監控寶寶的呼吸,并將音頻和相關數據傳到智能手機上。該款設計將使父母無需無線網絡就能隨時隨地掌握寶寶的一舉一動。
物聯網技術突破或使折疊電視成為現實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仇志軍副教授與劉冉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日前宣布“建立水氧電化學反應與有機薄膜載流子相互作用的統一理論模型”成果,該成果有望加速柔性電子在物聯網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2月12日
智能腕帶今年出貨量將超800萬只 預計明年將增長2倍
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在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中預測,今年智能腕帶(佩戴在手腕上、能像智能手機那樣運行應用的設備)出貨量可能超過800萬只,預計明年將增長近兩倍至2 300萬只,2017年將進一步增長至4 500萬只。
2月13日
新纖維面料或能取代可穿戴傳感器
來自DoCoMo公司和東麗公司的最新系列智能服裝是一件襯衫。這件襯衫是由他們新研制的纖維制成的。這種纖維能夠取代電子傳感器。該纖維雖然本身不能連接到智能手機應用,但能通過內置在衣服里面的信號傳輸器進行連接。
工信部確定首批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示范地區名單
工信部確定首批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建設和應用試點示范地區名單,名單確定了北京市等18個省級地方和北京市海淀區等59個市(縣、區)。
2月14日
Silicon Labs推出業界首款數字紫外線指數傳感器
高性能模擬與混合信號IC廠商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有限公司)宣布推出業界首款適用于智能手機和可穿戴式產品的單芯片數字紫外線(UV)指數傳感器IC。
測繪地理信息藍皮書發布 我國車聯網建設發展潛力巨大
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13年測繪地理信息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正式發布了2013年測繪地理信息藍皮書——《智慧中國地理空間智能體系研究報告(2013)》。
2月17日
歐盟完成首版智能交通系統新標準
歐盟標準化機構ETSI和CEN確認已經根據歐委成員要求完成車輛信息互聯基本標準的制訂。該標準將確保不同企業生產的交通工具之間能夠相互溝通,并能與道路基礎設施溝通,比如,行車過程中能知悉前方發生的交通事故。
重慶將建設面向全球的跨境電子商務全業務大數據平臺
重慶市經信委、渝北區和億贊普公司簽署了《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全業務大數據平臺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將在重慶合作建設面向全球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
2月18日
上海推進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
上海市正著力推進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將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圍繞構建農業物聯網應用技術體系,組織實施一批應用示范工程,以點帶面,推動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研發、集成、示范和推廣。
全國物聯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國務院召開全國物聯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出席會議并講話。
2月19日
臺灣首部智慧城市政策正式出爐
臺灣第一套智慧城市產業政策出爐,桃園航空城將成為臺灣推展智慧城市產業的指標開發案。臺北市毛治國宣布了臺灣第一個智慧城市產業政策,據了解,臺灣行政院擬撥用4G標金協助推展本土ICT產業鏈整廠輸出,為臺灣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
韓國科學家發布K-Glass 稱智能手機時代即將終結
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的研發人員推出一款能夠同谷歌眼鏡相媲美的頭戴式顯示器K-Glass,并表示K-Glass的推出或將預示著智能手機時代的結束。
重慶計劃3年投入15億啟動物聯網技術應用項目
重慶南岸區已確定“智慧重慶南岸”十大重點項目,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小區、智慧醫療、智慧商圈、智慧南濱等。在全國文明城區創建過程中,重慶南岸區將宜居與創新融合,以實現城市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智慧惠民,志愿圓夢”目標。
廣汽集團攜手中科院 開發“無人駕駛”技術
據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透露,該院先進制造所與廣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簽訂“新能源汽車項目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合同。雙方將強強聯合,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與新能源技術融合,讓汽車行駛更加智能化。
2月20日
無錫依托物聯網技術打造全國農資商品信息中心
江蘇省無錫市2012年起承擔國家“農資物聯網”產業試點任務以來,部分項目已建成投用,作為與中科院合作的重要產學研項目,無錫“農資物聯網”通過對原有農資站進行智能化改造,用極低的成本讓農民感受到物聯網技術帶來的好處。
西安市成為西部唯一國家級云計算示范城市
以西咸新區信息產業園為主體,“西安-西咸新區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城市”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批準,這是西部唯一國家級云計算示范城市,西咸新區也成為示范試點中唯一的城市新區。
2月21日
工信部預測今年信息消費將超2.6萬億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布通信業發展新形勢展望,預計2014年我國4G投資將達到1 000億元,進一步拉動信息消費,信息消費規模將超2.6萬億。
2月25日
三亞首次啟用“退休人員資格認證人臉識別系統”
為了進一步簡化方便三亞市離退休人員今后各年度的資格認證手續,從今年3月起,三亞市將在認證工作中首次啟用“退休人員資格認證人臉識別系統”,建立起離退休人員的信息檔案,堵塞漏洞,防止冒領行為的發生。
2月26日
ST發布先進安全模塊 強化智能電網安全性和可靠性
意法半導體(ST)近日推出了KERKEY智能電網安全模塊,該安全模塊,可用于阻止黑客對智能電網網關、數據集中器和智能電表的惡意攻擊。
2月27日
北京君正推Newton平臺 發力可穿戴設備、健康醫療及物聯網
北京君正推出的集計算、互聯、傳感器于一體的智能互聯設備平臺Newton,采用“Wi-Fi+Bluetooth+FM+ NFC四合一”模組,可應用在可穿戴設備、健康醫療、智能家電、生物識別、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移動物聯網等各個領域。
澳大利亞工程師開發智能盔甲 可計算攻擊傷害
澳大利亞Chiron Global公司的工程師開發出了一種“鋼鐵俠”式高科技智能盔甲。這種盔甲可以實時計算和顯示自己的攻擊對沒有防護的對手的身體造成的實際損害,這或將對武術和競賽運動帶來革命性變化。
2月28日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日前宣告成立,并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李克強、劉云山任副組長,這再次體現了中國最高層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頂層設計的意志,顯示出在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展方面的決心。
陜西智慧城市創建亮點紛呈 城市服務日趨提升
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專門成立了創建專家組,為全省智慧城市申報和創建提供技術支持,并指導創建工作科學開展。楊凌示范區、咸陽市、渭南市、寶雞市、延安市,先后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成為試點城市。這些試點城市根據自身特點,并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推廣應用自主創新成果,取得了一定進展,創建工作各具特色、亮點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