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戴薇,肖德俊,鄒翠翠綜述,肖九長審校
(贛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贛州341000)
·綜述·
巨細胞病毒感染診斷方法的研究進展
劉聰,戴薇,肖德俊,鄒翠翠綜述,肖九長審校
(贛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贛州341000)
∶巨細胞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廣泛,其在我國成人的感染率超過95%,且存在地域差異。多數感染者表現為亞臨床癥狀及潛伏感染。但在感染后較大程度上可侵襲多種器官導致嚴重疾病,免疫功能減弱的情況下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孕婦和兒童感染巨細胞病毒后對身體損害較為嚴重,可導致胎兒畸形、兒童智力發育障礙等,因此巨細胞病毒早期診斷尤為重要,本文就巨細胞病毒感染診斷方法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巨細胞病毒感染;診斷方法;研究進展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4.06.019
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我國感染非常普遍,是皰疹病毒科最大的病毒[1],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如孕婦、兒童可導致嚴重的危害,有可能會發展為HCMV綜合癥,出現小頭畸形、聽力和視力損害等后遺癥[2]。因此對HCMV感染的早期準確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CMV屬于皰疹病毒的亞科,分子量約為150× 106,是線狀雙股DNA,內核直徑230nm,外核為110nm的二十倍體,二者合稱為核衣殼。其被膜上蛋白約14種,其中膜蛋白pp65可作為CMV活動性感染的檢測指標[3]。CMV存在于血液、唾液、眼淚、尿液、精液、糞便、子宮頸和陰道分泌物、乳汁等中。病毒可由乳汁、唾液及尿排出,可持續數周到幾年[4]。
CMV根據感染發生時間的不同可分為先天性感染(宮內感染)、獲得性感染(圍產期感染)及產后感染[5]。
2.1 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即宮內感染,經母嬰傳播是胎兒CMV感染的主要途徑[6],其具體途徑為:母親本身攜帶的巨細胞在其妊娠期期間,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并存在較高的幾率導致胎兒流產或死胎等,活嬰中約有5%會出現多系統、多器官受累,約5%會表現為非典型的臨床癥狀,90%為亞臨床癥狀。有文章報道,先天性CMV感染大約占新生兒0.15%~2%[7]。經母嬰傳播導致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率國外報道可達23%[5],其感染率比國內報道的要低。
2.2 獲得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獲得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即圍產期巨細胞病毒感染,是指分娩時巨細胞病毒通過產道傳播給新生兒[8]。它與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不同的是感染CMV的母親所生的孩子出生14d內無法診斷出CMV感染,要到新生兒出生3~12周內才能證實CMV感染[9]。
2.3 產后感染產后感染即出生后獲得的感染,是指在母乳喂養過程中經乳汁直接傳遞給嬰兒,也可由母嬰經唾液等水平傳播引起[10]。
成人感染CMV與自身免疫功能有密切的關系。CMV感染一般以潛伏感染的形式存在,當患者發生腫瘤或器官移植尤其是腎移植后等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時潛在的病毒才會復活增值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潛在感染及顯性感染的患者均可成為傳染源[11]。調查研究表明,不同區域和不同經濟情況感染率不同,其中亞洲和非洲感染率明顯比西方發達國家要高,且多發生在青少年階段。低收入人群感染率要高于高收入人群[12]。此外,CMV還可侵犯全身各器官,或可導致胎兒早產、足兒小樣、聽力及智力障礙等。
4.1 血清學診斷當CMV感染人體后,會出現一些特異性抗體,如IgM、IgG等,孕婦血清中檢測到IgM可證實感染CMV,要判斷胎兒感染的風險就要進一步證實孕婦是否發生原發感染。但是研究表明IgM的陽性率較低,要在感染2~4周之后才能檢測到,而新生兒和免疫力低下的人還有可能出現假陰性的結果[13]。有研究表明IgM水平與CMV的復制程度無相關性[14],而巨細胞病毒IgG在評估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巨細胞病毒活動性感染上無價值[15]。我國孕期女性CMV經胎盤感染新生兒的概率可達35%,因此對孕婦進行CMV檢測很重要。目前臨床上普遍采用ELISA法來檢測孕婦血清中特性抗體IgM是否為陽性來初步判斷CMV感染。ELISA法步驟簡單,時間短,便于臨床應用,但是存在陽性率低,且易出現假陰性,而且出現時間較晚等不足[16]。
4.2 病毒培養病毒分離是目前實驗室診斷CMV的金標準[17]。該法就是將檢測標本接種后檢測是否存在包涵體。這種方法容易污染,步驟復雜,不利于臨床快速診斷,還存在的最大問題是CMV只在人纖維母細胞中增殖,因此檢測周期較長,只適合用于科研途徑[18]。
4.3 巨細胞病毒抗原檢測目前國外文獻報道的CMV抗原檢測通常采用ABC法或免疫熒光檢測法[19]。CMV在細胞內復制6~24h后會產生結構蛋白,其中的被膜蛋白大部分是pp65。在20世紀80年代Vinder[20]就建立了免疫熒光定量等方法來檢測pp65。當CMV處于活動期時,外周血中會存在高水平的pp65抗原,其可作為CMV感染的活動性檢測。近年來檢測pp65抗原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發展,現在有些實驗室利用流式細胞術來檢測pp65抗原,只需約2h,其操作步驟簡單,靈敏度高,特異性好,步驟簡單,靈敏度和特異性都很好,值得臨床上推廣。Piiparinen等[21]認為血液中的pp65抗原的表達水平可預測發生HCMV感染的風險度。有資料表明pp65抗原檢測可用于診斷HCMV活動性感染,還可作為指導臨床用藥及監測藥物療效的一個監測指標[22]。
4.4 病毒DNA的聚合酶鏈反應(PCR)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病毒DNA與免疫酶鏈法、病毒培養等方法相比,具有步驟簡便,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優點,還能做CMV定量分析。但是普通PCR也存在不足,容易造成污染和假陽性的缺點。現在的新方法實時熒光定量PCR就是在原來的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可實時檢測PCR進程,進而實現定量分析的目的。此方法具有普通PCR的優點外,還能進行CMV感染的動態監測,重復性也好,還能進行早期檢測CMV[22]。
綜上所述,血清學診斷由于其陽性率較低,容易受到病人體質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造成假陰性結果,已經不能滿足臨床檢測對于高靈敏度和特異度的要求。病毒培養由于其操作的復雜性以及對培養環境的嚴格要求,也很難滿足臨床對于快速診斷的需要,實時熒光定量PCR雖具有其獨特的優點,但是同流式細胞計數比較而言,卻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實時熒光定量PCR引物的設計很關鍵,決定著實驗成功與否,還有RNA模板提取效率、反轉錄效率、標準品的選擇與制備、熒光閾值的設置等復雜實驗操作[23]。流式細胞術作為一個新興的技術已經從科研領域逐步過渡到了為臨床服務,因其具有高靈敏性和快速性的優點,逐步被大家所接納和認可。
[1]萬華,都莉.免疫低下狀態群體感染人巨細胞病毒的研究進展[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6)∶573-575.
[2]姚曄,萬瓊,王衛國,等.應用FQ-PCR和ELISA方法檢測人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臨床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2)∶172-173.
[3]董永綏.嬰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J].臨床兒科雜志,2006,24(1)∶74.
[4]Manuel O,Wójtowicz A,Bibert S,et al.Influence of IFNL3/4 polymorphisms on the incidence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after solid-organ transplantation[J].J Infect Dis,2014,Oct9.pii∶jiu557.
[5]Einsele H,Mielke S,Grigoleit GU.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ytomegalovirus 2013[J].Curr Opin Hematol.2014,21(6)∶470-475.
[6]李鳳中,黃永建,陳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巨細胞病毒DNA檢測的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0,28(4)∶390.
[7]Chen PY,Xie ZD,Wang T.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Ganciclovirapplied to treat nconatal CMV infection[J].J Chin Phycisian,2003,5 (4)∶502-504.
[8]裴蘊鋒.新生兒人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8):980-981.
[9]Azam A,Vial Y,Fawer C,et al.Prenatal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J].Obstet Gynaccol,2001,97(3)∶443-448.
[10]段泓宇,喻韜,萬朝敏.巨細胞病毒感染診斷及治療進展[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雜志,2010,6(1)∶68-69.
[11]Caruso C,Buffa S,Candore G et al.Mechanisms of immunosenescence[J].Immun Ageing,2009,6∶10.
[12]Ryan KJ,Ray CG.Sherris Medical Microbiology 4th[M].New York∶McGraw Hill,2004∶556;566-569.
[13]呂賽平,劉琴,鄒學森.自建檢測系統測定血清總蛋白精密度性能的評價[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4)∶314-316.
[14]Bendikse S,vanGhelue M,Rekvig OP,et 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serology and viruria fails to detect avtive viral infection in 20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J].Lupus,2000,9(2)∶120.
[15]吳國華,羅燦嶠,賴英榮,等.腎移植及骨髓移植受者術后巨細胞病毒早早期抗原的檢測[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10,14(44)∶8204-8205.
[16]熊陽瓊,楊雨文,黃丁能.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檢測HBsAg結果的對比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1)∶96-97.
[17]戴春來,尹艷娥,李恒,等.各種檢測方法在巨細胞病毒感染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2(14)∶2058-2059.
[18]陳平洋.新生兒人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實用兒童臨床雜志,2008,23(2)∶85.
[19]Egan JJ,Barber L,Lomax J,et al.Detection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antigenaemia∶a rapiddiagnostic technique for predicting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J].Thorax,1995(50)∶9-13.
[20]vin der Bij W,Torensma R,van Son WJ,et al.Rapid immunodiganosis of active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by monoclonal antibody staining of blood leukocytes[J].J Med Virol,1988,25(2)∶179-188.
[21]Piiparinen H,Hockerstedt K,Lappalainen M,et al.Monitoring of viralloadbyquantitativeplasmaPCRduringactive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of individual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J].J Clin Microbiol,2002,40(8)∶2945-2946.
[22]Solana R,Tarazona R,Aiello AE,et al.CMV and Immunosenescence∶from basics to clinics[J].Immun Ageing,2012,9(1)∶23.
[23]許小紅,劉在新,包慧芳,等.實時熒光定量RT-PCR技術及其存在問題和優化方案[J].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2006∶489-490.
R373
A
1674-1129(2014)06-0703-02
2014-05-04;
2014-10-16)
劉聰,女,1986年12月生,碩士,檢驗師,研究方向為臨床免疫學。
肖九長,男,1969年9月生,本科,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為臨床免疫學。